推薦序一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如何幫助聽損兒童有效發展語言與溝通能力,並在融合的教育環境中建立完整的社交與學習能力,成為聽障教育與早期療育領域的重要課題。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推廣「聽覺口語法」,此理念強調家庭在聽障兒童療育中的關鍵角色,提升照顧者的能力並強化家庭功能,使家庭成為支持聽損兒童日常學習聽與說的核心力量。聽覺口語法特別注重在自然情境中促進聽語能力的發展,幫助聽損兒童在普通教育與社會環境中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第一版面世以來,便深受華語地區的教學者、專業團隊與家長的推崇。基於多年的實務經驗與實證研究成果,雅文基金會的團隊不斷累積與深化專業知識,推出了內容更加豐富的第二版,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聽覺口語法的理論基礎,結合大量實務案例,為教學者、專業團隊與家長提供了寶貴的指引。
本書以家庭為中心,結合聽覺口語法的核心理念,系統地呈現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包括家庭系統模式與生態系統模式,並透過案例分析,深入探討如何在不同家庭結構與社會文化脈絡中為聽損兒童提供個別化的教育計畫。內容涵蓋從聽能訓練、語言教學、說話訓練到認知與溝通能力的培養,書中提供具體的評估工具與教學策略,方便聽語專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學習者運用此教學資源。對處於融合教育環境中的聽損兒童,本書提出了許多實用的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更順利地融入普通教育,提升他們在學習與社交互動的成功機會。
此外,本書更強調早期介入的重要性,引用實證研究說明在嬰幼兒時期進行聽語療育對其長期發展的積極影響,這些科學證據不僅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實務工作者與家長提供實證本位的訓練策略。書中對於家庭支持、幼小轉銜服務與聽能管理的探討,呈現出特殊教育與醫療體系跨領域整合的系統性觀點。這些內容幫助教學者不僅能深入理解理論,更能有效地應用於實際教學情境中,真正兼具理論和實務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詳細闡述了家長與專業團隊合作的模式,並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引,幫助家長從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逐步轉變為療育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書中以實證研究為基礎,包含多個實例分析與具體的教學範例,例如「聽覺三明治法」與「支持性情境介入」等策略,為教學者在日常活動中有效促進聽障兒童的聽語能力發展提供具體的實踐方式。
最後,我要向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表達最誠摯的敬意。多年來,基金會不僅致力於推動聽障兒童的教育與療育,更成功將國際先進的聽語療育理念本土化,建立了「華語聽覺口語法」的完整體系。這些努力讓更多家庭看見希望,也幫助更多聽損兒童步入聲音與語言的世界,開啟嶄新的未來。
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大武山學院前院長
黃玉枝 謹識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