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升遷不單靠努力,讀懂空氣更順利:職場小白必學工作話術與人際觀察

升遷不單靠努力,讀懂空氣更順利:職場小白必學工作話術與人際觀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58619
蔡祐吉
方智
2025年9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861758619
  • 叢書系列:生涯智庫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0.8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涯智庫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溝通說話











      職場緊急避難包!

      見招拆招、一瞄就懂,「讀」出你的競爭力!

      口語表達及危機處理顧問,

      傳授?逢凶話吉?的超級應對與人際技巧!



      搞懂潛規則、建立好關係、避開職場風險……

      聽懂話、說對話,別讓一句話奪走你的成功契機!

      面對主管、同事、客戶,任何狀況都能聰明應對!



      很多時候你以為沒事,但主管其實已經不爽了?

      讀懂空氣、避免踩雷、摸透人心,

      「聽」「說」這樣做,工作更好做!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公司在考慮升遷名額時,總是輪不到你?

      明明別人都有空,工作卻總是硬塞給你?

      問題可能出在你沒有掌握那個「差一點,就差很多」的說話應對之道。



      在職場上,專業能力雖重要,但聽懂別人的話和給予適切回應,這種「聽」和「說」的微妙技巧,卻是決定職涯發展的重大關鍵。

      

      為工作中最常遇到的45種狀況成功拆彈,讓你安全避險、更上層樓!



      本書收錄職場人士最常碰到、也最想知道如何應對的45個主題,先以和讀者互動的情境破題,接著解構其原因,後提出最有效的實際解方。讓你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局勢,都能聽懂弦外之音,適時適地說出適當的話,為自己在工作場合中,建立正向影響力。



      除了「說話術」之外,作者更帶你洞察職場中的眉角細節,掌握各種工作準則,或必須?讀空氣?才知道的潛規則,讓你提升自我競爭力、改善人際關係,職涯大加分。



      說話的技巧,決定了你在職場上

      「過得去」還是「過得好」!

      .錯誤的發言→如何避免一場社交災難?

      .你總被排除→怎麼自然地加入團體中?

      .自以為沒事→但其實上司已經不高興?

      .說多惹人厭→話少沒人理,如何拿捏?

      .貴人不可求→如何巧妙開口創造機會?

      .加薪有技巧→如何讓主管主動認同你?

      .功勞被搶走→如何避免成為隱形貢獻?

      .錯誤難避免→怎樣做才不會毀了職涯?

      .為未來鋪路→離職時如何優雅地告別?

      更多你想知道的解答與技巧,盡在本書!



    專家推薦



      王介安│GAS口語魅力培訓R創辦人

      方植永(小安老師)│知名企業人才培訓講師

      羅鈞鴻(小虎老師)│知名講師、聲音教練

      鄭凱云│資深主播.知名健康節目主持人

      鄭匡宇│激勵達人



      •加入職場不難,如何在其中游刃有餘地發揮,箇中的生存眉角與應對進退,是除了專業技能之外,必要具備的人際手腕。作者清楚以職場情境分析與說明,幫助你讀懂空氣、有效避雷,讓你職場優升靠實力!──方植永(小安老師)•努力很重要,但溝通能力才是使專業1+1>2的關鍵!本書深入剖析說話時機與潛規則,讀懂空氣、說得有分寸,是新鮮人必讀的人際導航書!──羅鈞鴻(小虎老師)



      •恭喜祐吉出第五本書!職場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察言觀色的智慧。他結合三十多年職場歷練與教學現場的口語傳播技巧,教你讀懂空氣、說對話,成為值得信任,安心的好夥伴。──鄭凱云

    ?


     





    序 在職場中,最會說話的人,不是話最多的人



    PART 1:細心解讀,職場中的隱形規則

    了解職場上有許多不明說的潛規則,才能避免踩雷。

    1.你以為沒事,但主管其實已經不爽了──如何察覺自己正在被冷落

    2.對你友善,不代表他站在你這邊──如何識破職場中的表面友好

    3.你沒被開除,但已經被邊緣化了──如何察覺自己正在失去影響力

    4.會議結束後,真正決定你前途的討論才開始──如何影響幕後決策

    5.一個錯誤的發言,讓全場瞬間安靜──如何避免職場社交災難

    6.好心幫忙,卻讓自己惹禍上身──為什麼你的提醒被當成找麻煩

    7.他們笑了,但不代表你該跟著笑──如何讀懂職場幽默的潛台詞

    8.話越多,機會越少──為什麼有時候沉默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9.潛規則不是明文規定,但能決定你的未來──如何適應公司的遊戲規則

    10.他伸出援手,不代表他真心幫你──如何區分職場中的真心與陷阱

    11.你說了很多,但沒人當一回事──如何讓發言變得有分量

    12.功勞全被搶走,你卻無話可說」──如何避免職場「隱形貢獻」

    13.主管說錯話,該不該當場糾正?──如何平衡專業與職場生存

    14.資訊封鎖,讓你變成局外人──如何確保自己掌握關鍵情報

    15.他們總是一起行動,但你總是被排除──如何加入職場小團體

    16.怎麼拒絕聚餐,才不會變成團隊邊緣人──溫柔拒絕的職場說話術



    PART 2:把話說好,讓人喜歡與你合作

    說話的技巧,決定了你在職場的影響力與人際關係。

    17.主管問有沒有問題,他想聽的不是你的答案──如何正確回應

    18.當他說「不用太認真」,其實是在測試你──如何聽懂主管的真意

    19.拒絕幫忙,卻不會得罪人──如何優雅地說不

    20.Email不是筆記,而是你的職場形象──如何寫出讓人願意回覆的郵件

    21.話太多會惹人厭,話太少也沒人理──如何掌握適當的發言比例

    22.一句玩笑話,可能毀掉你的職場形象──如何拿捏幽默的界線

    23.這不是你的工作,但主管希望你做──如何回應額外工作

    24.當主管過度稱讚你,你該擔心──如何避免被同事視為威脅

    25.他老是裝內行,你該怎麼讓他閉嘴?──別為人作嫁還幫忙數鈔票

    26.求助不是示弱,而是建立連結──請同事幫忙反而讓同事開心

    27.八卦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麼回應──如何應對職場隱私詢問

    28.年齡差距,不該是交流的障礙──如何與不同世代的同事溝通



    PART 3:避開職場風險,穩健前行

    如何在複雜的職場環境中,安全避險並持續成長。

    29.你沒有選邊站,但別人已經幫你選了──如何應對職場派系

    30.主管今天心情不好,你該如何自保?──如何面對情緒化主管

    31.你以為是升遷,別人卻當成你的墳墓──如何處理職場嫉妒

    32.給建議,卻讓對方不覺得你在批評──如何給出建設性回饋

    33.主管對你的態度變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何判斷潛在風險

    34.錯誤無可避免,但別讓它毀掉你的職涯──如何坦誠面對失誤

    35.不需要高調,但你需要被記住──如何用低調的存在感提升影響力

    36.離職,不只是換工作,更是為未來鋪路──如何優雅告別



    PART 4:真正聰明的你,這樣讓自己升遷

    升遷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策略,讓自己成為關鍵人才。

    37.貴人不會主動幫你,除非你學會開口──如何巧妙請求機會

    38.他看起來沒你努力,但卻升得比你快──如何提升職場競爭力

    39.為什麼比你混的人都升遷了?──在職場默默做事錯了嗎?

    40.你只是好用,還是不可取代?──如何提升你的職場價值

    41.讓別人為你說話,比自己爭取更有力──如何累積職場聲望

    42.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有心機──如何應對升遷競爭

    43.加薪談判,不是請求,而是讓主管認同──如何讓主管主動升你

    44.公司裁員了,走的是他不是我──讓自己成為裁員絕緣體

    45.混口飯吃VS.站穩腳步──你想在職場「過得去」還是「過得好」



    ?









    在職場中,最會說話的人,不是話最多的人




      闖蕩職場三十多年,見證橫跨戰後嬰兒潮、X世代、Y世代到Z世代的主管與同事互動,我有一個深刻體會:你不一定要最有能力,但你一定要會「讀空氣」。

     

      職場,是個比你想像中還要「有味道」的地方——那味道不是咖啡香、不是便當味,也不是會議室裡涼颼颼的冷氣——而是一種無法明說、卻無處不在的「空氣感」。



      以前的辦公室空氣,是封閉的、壓抑的。長官說一句話,底下的人不敢有第二句,偶爾頂一下嘴,隔天就有人辦公桌的電腦桌面,就會多出一個「辭職信模板」。



      那是一種「話說太多就是找死」的時代。



      但現在呢?現在是一個「話說太少也會被當成透明人」的時代。



      你的意見如果沒有人聽見,會議結束的五分鐘後,你就會被當成「這人可有可無」的角色。



      溫良恭儉讓的時代過去了。



      現在流行「有話直說」、「直球對決」。不爽就說、要加薪就講、不同意主管的決定也能在LINE上立刻「開啟一個新討論串」。



      從絕對權威的領導時代,走向現在的「大缺工」時代,辦公室裡的對話方式,也跟著翻天覆地地改變。



      可惜的是,雖然我們開始「勇敢說出來」,但我們卻還沒學會「怎麼說,才讓人願意聽下去」。



      一句話說得好,氣氛會暖;一句話說得不好,就算你沒有惡意,也可能被誤會成「公主病」、「權謀鬼」、「討拍仔」。



      這些年,我陪著不同世代的職場人工作。年輕的Z世代,說話帶著自我意識與理直氣壯;年長的主管,則常覺得自己講的都是經驗,但怎麼一出口,底下的人就開始滑手機、關靜音。



      我理解這些世代的差異,也理解職場上的「語氣誤會」,其實比「意見衝突」更傷人。



      你以為主管只是皺了眉頭,但其實他已經在內心扣了你一分;你以為同事講話只是「開開玩笑」,但其實人家根本是用笑聲在包裝批評;你以為自己「沉默是金」,但其實大家早就覺得你「神隱又難親近」。



      所以,在辦公室裡,「閱讀空氣」這件事,從來不是日本人的專利,而是每一個想好好過職場生活的人,都要學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這本書,就是為了你而寫的。



      你也許是剛進入職場,還搞不懂誰是誰的菜鳥小白;你也可能是資深同仁,每天都在想「我說這句話,是不是太直接了?」你可能是主管,總是想怎樣讓年輕人願意聽你說話;你還可能是下屬,想讓主管記得你不只是「聽話」,更是「會說話」。



      這本書整理了四十五個職場實境的說話情境,每一則都像你曾經碰過的、或快要碰到的劇情。



      我不是想教你如何花言巧語,也不是要你曲意逢迎,而是希望幫你建立一個概念:



      說話,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為了讓對方願意靠近你。



      有時候,是「多說一點」,讓別人理解你的立場;有時候,是「少說一點」,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像個對立者;有時候,是「換句話說」,讓整件事情聽起來圓潤又專業。



      說話的關鍵,不是話術,而是態度。



      懂得說話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學問的那一位,反而可能是那個每次開會,都讓大家鬆一口氣的人。



      職場,不是辯論賽,也不是演講比賽。你不需要句句有理,只需要句句有人願意聽。



      這是我第五本書,也是第二本以口語表達為主題的專書。



      剛好今年,我卸下十一年的企業公關與發言人職務,回到母校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與新聞學系任教,得以進一步應用所學,分享口語表達的專業,彷彿是人生新的圓滿。



      多年沒有出書,特別感謝方智出版社的經理真真、主編淑雲,總是溫柔地提醒我:「老師,該交稿囉!」而且永遠像一位堅定的製作人,把每一段我寫得不夠好的地方,挑出來修正,讓文稿從格式到案例內容都盡可能接近讀者。也謝謝責任編輯振宏,在後期繁瑣的編輯作業中,耐心細心地完成每一個細節,展現細膩的編輯功力。



      沒有你們,我是不可能在忙碌的教學與顧問工作間,準時完成這些文字的。



      也謝謝每一位推薦人,以及總是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們。



      最後,我希望這本書不是教你「說漂亮的話」,而是協助你「說出能被聽進去的話」。



      畢竟,在職場裡,真正厲害的人,從來都不是最會說話的那個,而是最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該「不說」的那個。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