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道藏三十六真經

道藏三十六真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19868
孚佑帝君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2025年9月10日
200.00  元
HK$ 190  






ISBN:9786267519868
  • 叢書系列:傳世經典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傳世經典


  • 人文社科 > 哲學 > 中國/東方哲學 >











      「道藏三十六真經」通常指的是道教經典中的「三十六部尊經」,這些經文是道教修行的重要文獻,涵蓋了道教的教義、修行方法和理論。根據證據,這些經文分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每洞各包含十二部,共計三十六部。

    ?

      具體來說,「三十六部尊經」包括:

      洞真十二部:主要講述天地造化、陰陽變化、九轉還丹、金液煉形飛仙之道。

      洞玄十二部:涉及消災治病、謝過祈禳、濟度薦拔存亡之道。

      洞神十二部:闡述治國治家修身之道。

    ?

      這些經文在道教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認為是修行者必須研習的經典,其內容融合了佛道兩家的思想,強調修心養性、行善積德、清淨無為等修行理念。此外,這些經文還被收錄於《正統道藏》中,並在歷史上對隋唐時期的道教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玉清經洞真十二部

    上清經第一、偈曰:當捨難捨、以難捨故、以身無損、是名正道。

    妙真經第二、偈曰:智者聞是、解脫法門、皆應恭敬、頂受此法。

    太一經第三、偈曰:如此之時、無有顛倒、是諸性相、無礙自在。

    妙林經第四、偈曰:離諸問答、等既無生、故知非有、不可思議。

    開化經第五、偈曰:皆獲善果、最大利益、無憎無愛、同承妙力。

    仙人經第六、偈曰:無有障惱、復有良醫、能救病言、自然安樂。

    黃林經第七、偈曰:令見日月、是大經典、開發智慧、令得安住。

    上真經第八、偈曰:善哉妙法、方是深奧、以是義故、成就果實。

    道教經第九、偈曰:神照深遠、得其玄妙、真實不動、得無畏力。

    上鍊經第十、愒曰:中及五苦、自然消滅、萬裡鐵城、崩落如山。

    上妙功德經第十一、偈曰:何為不得、是諸眾生、貪者不識、若明皆悟。

    功德經第十二、偈曰:得於諸法、乃無可盡、以諸眾生、本自先證。



    上清經洞玄十二部

    洞玄經第一、偈曰:往至彼所、隨處擁護、說是法者、普令成就。

    元陽經第二、偈曰:普利沄子、虛靜還源、成我弟子、既靜且常。

    元辰經第三、偈曰:不能常住、深可悲湣、微妙之道、皆為無量。

    大劫經笫四、偈曰:以其身心、令解調伏、尋道根本、真正智慧。

    上開經第五、偈曰:永不復犯、故現諸法、皆信是行、至無上道。

    內音經第六、偈曰:了達真源、洞達杳冥、更能信受、而復度人。

    鍊生經第七、偈曰:寬格為心、捨除四惡、行大功德、作無礙心。

    靈祕經第八、偈曰:種種諸業、不見所有、不見所無、念道求法。

    消魔經第九、偈曰:智慧具足、有相無相、最大智慧、離諸他念。

    無量經第十、愒曰:天地陰陽、皆調和氣、一切人民、皆得自在。

    按魔經第十一、偈曰:如此蓮花、行此道時、上德之子、眾相具足。

    上通經第十二、偈曰:得大光明、無為妙相、悉令具足、利益如是。



    太清經洞神十二部

    太清經第一、偈曰:心意柔軟、所說修行、多增智慧、以為覺悟。

    徹視經第二、偈曰:施無畏力、發無道心、普伸啟請、而示其行。

    集仙經第三、偈曰:一切無礙、普入法門、皆有是心、悉皆得度。

    洞淵經笫四、偈曰:令得成就、了斷諸惑、常存好事、得法深重。

    內祕經第五、偈曰:施以無畏、學者正意、莫迷一術、結種種願。

    真一經第六、偈曰:無為之法、成道名字、無礙解脫、是名真道。

    集靈經第七、偈曰:具足真道、無復染滯、汝等當知、如此經典。

    中精經第八、偈曰:一切眾生、當信是言、受此正教、精勤奉行。

    無量意經第九、偈曰:既沒之後、還歸苦輪、若不聞法、永無解悟。

    集宮經第十、? 愒曰:善者智得、念念是心、常得法味、精進賢遠。

    黃庭經第十一、偈曰:故有斯法、濟度?生、識法宗本、入道因緣。

    小劫經第十二、偈曰:而成正悟、真為妙身、皆成微妙、悉從願來。






    王清?相。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