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永續未來:AI時代的跨域閱讀、思辨與數位敘事

永續未來:AI時代的跨域閱讀、思辨與數位敘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265717
吳婷薇,李皇穎,侯雪娟,張加佳,張鳳玲,莊文福,蔡琳琳,廖仕閔,劉國平
新學林
2025年9月04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5265717
  • 叢書系列:大學國文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學國文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文史哲類 > 中文 > 文學概論











    ? ?——九大主題單元,拓展語文課堂的邊界,重新觀看世界——

    急促的AI時代,保留深思與留白的空間

    在數位洪流中,保留「慢讀」的深思力量

    跨越文學、科技與文化的多重視角

    結合理論閱讀與自我觀照,提升批判與創造力



    ★本書適合大專院校語文、通識及跨域課程教材選用★

    ?

      數位時代中凝視書寫的緩行,文學與未來對談、思辨的讀本

      我們活在一個螢幕閃爍不止、言語日漸倉促的時代。而閱讀,是一種沉靜的反動。「永續未來」試圖在快速與浮泛之中,保留一種深思的留白。在AI主導的當今,跨越鄉土、科技、民俗與美感,打開閱讀與數位敘事的雙重視窗。每一單元,都是一次對現實的凝視與自我的回應,進而透過閱讀重新觀看世界。



      九道窗景拓展課堂的邊界,在閱讀中重拾語文的重量與溫度

      依憑事類,略分為:鄉土情懷、民俗典儀、飲饌風流、科技生活、經世濟人、美感藝術、行旅見聞、玄覽自然、生命敘事,共九大單元。選文兼顧永續關懷、思辨趣味與跨域視野,回應院系教學需求,也為學生預留一方練習觀看、理解自己的空間。

      


     









      我們身處於數位資訊的浪潮中,在AI人工智慧高速運轉,語言碎裂而倉促的時代,演算法技術蓬勃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知識取得與傳播方式,也重新塑造了我們與文字的距離,與世界的關係。在這樣的時代裡,「閱讀」與「書寫」所承載的意義,需要被重新發現,值得被再次重視。



      當生活被各式螢幕碎化為許多片段,「語言」與「文字」卻也從未在重複的滑動與點擊中失去重量,「閱讀」與「書寫」在眾聲喧嘩中沉靜緩行,是向內凝視的旅程,是與自己,與世界,與未來對話的方式。



      永續已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人工智慧已成日常,我們面對的不只是科技如何改變生活,也是人類如何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與世界的關係。在這變動的時代,「跨域閱讀力」、「思辨力」與「數位敘事力」不僅是知識的交會點,更是邁向永續未來的關鍵素養。教育者的角色也不再只是知識傳遞,而是更進一步引導學生跨域理解、思辨未來,並能敘事溝通無礙。



      《永續未來──AI時代的跨域閱讀、思辨與數位敘事》不僅關注科技發展與人文精神的平衡,更嘗試在快速、碎片化的時代中,保留閱讀的深度與語言的溫度,是一本為時代所寫,也為未來預留空間的讀本。



      本書從跨域的視角出發,規劃九大主題單元,涵蓋:

      第一單元「鄉土情懷」追溯土地與人情的記憶,喚起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第二單元「民俗典儀」展現民俗與儀式中的文化智慧,傳承集體經驗。

      第三單元「飲饌風流」從飲食中閱讀文化與風土,體會生活的厚度。

      第四單元「科技生活」關注在AI、數位轉型下的日常變革與倫理省思。

      第五單元「經世濟人」探討人與社會、經濟與環境的永續關係。

      第六單元「美感藝術」透過創作與審美的培養,探索心靈的自由與感知能力。

      第七單元「行旅見聞」從移動中拓展視野,在行旅中認識世界。

      第八單元「玄覽自然」由凝視自然萬象,思索人與萬物的共生與尊重。

      第九單元「生命敘事」回到個體經驗,書寫自我、理解他人。



      從地方文化到全球視野,從傳統民俗到當代科技,從感官經驗到哲思省察,各單元不僅是內容分類,更是一次次跨越知識疆界的探索,發現語文學習的多重可能。本書不僅回應大學通識與專業課程的多元需求,更企圖在跨域閱讀的思辨之中,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永續願景與人文素養。



      願《永續未來──AI時代的跨域閱讀、思辨與數位敘事》成為你我在數位時代中的微光,照亮閱讀的路,也照見永續未來的方向。


    大葉大學國文教學群

    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八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