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陸海之間:東南亞與世界文明

陸海之間:東南亞與世界文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2373792
王賡武
香港中文大學
2025年6月01日
237.00  元
HK$ 213.3  






ISBN:9789882373792
  • 規格:精裝 / 208頁 / 14.6 x 22.3 x 2.9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亞洲史 >











      金耀基 作序| 濱下武志、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鄭永常 聯袂推薦

      陸海之間的東南亞,如何在古往今來各大文明的

      沖刷下,不斷重新自我定義?

      史學大家王賡武60年學術積澱,思考文明的本質與出路



      「有兩個畫面始?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中:其一是「陸地盡頭」(Ujong Tanah),其二是「漂泊」(merantau)。帶著這兩幅浮現的畫面,我以嶄新的眼光觀察了新加坡與眾多世界之間許多意想不到的聯繫。…… 前者讓我思考文化和文明的起源,後者則引領我探討全球化世界中現代文明所面臨的民族問題。」



      史學大家王賡武以六十年學術深耕為基礎,結合其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多元文化環境的親身體悟,精要概述印度、中華、伊斯蘭等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在東南亞的互動與交匯,以及東南亞地區如何在世界歷史多重脈絡的層疊交織下,發展出自己的歷史和傳統,講述一個在古往今來的文明洪流之中「調整和適應的非凡故事」。王教授以此對「文明」與「文化」這一對經典命題提出了新的闡釋,並嘗試為當代世界的衝突與焦慮提供可能的解方。



      王賡武帶領我們進入東南亞的「發現之旅」。在這裡,王教授展現了史學家充滿慧見的歷史學的想像力。本書由遠至近、由小見大,不止為東南亞,這個二戰前沒有名稱的地方,譜寫了一部可以傳世的「微觀區域文明史」,更將世界四大文明與東南亞的千年互動的絢麗長卷,譜寫了一部生生不息的「文明互動」的大歷史。

      ——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作者試圖從歷史和當代的角度來界定新加坡與東南亞,將當地文化特質歸結為一種開放性的區域文化。藉此,新加坡、東南亞乃至東盟得以基於一種新的、「微積分般」的思考方式,作為一個全球文化綜合體在當今世界發揮作用,不僅提示了一個新視角,亦向推崇競爭和對抗的現代社會發出了警示。

      ——濱下武志

      東洋文庫研究員暨研究部長、東京大學榮譽教授



      在這個充滿身份認同衝突的全球化時代,世界亟需具備全球格局的新思想,但鮮有學者具備提出宏大命題的膽識與資格。王賡武教授畢生浸潤於多種不同的文化並提出了深刻的剖析,始終對所有文明抱持同情與好奇精神,由此鑄就了他在這些議題上的權威。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

      澳洲國立大學榮譽教授、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



      王賡武先生雖然強調本書並非專注於東南亞史,但他能以古今文明發展之視野與維度,回顧當地歷史如何與各大文明交融互動,呈現出一幅充滿歷史厚度的東南亞圖景。新加坡作為陸地盡頭、漂泊之島,已然成為多元文化的國際中心,在未來能否孕生出新的文明,正是先生所寄予的期許。

      ——鄭永常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


     





    金耀基序 / ix

    前言 / xix

    第一講 文化與文明 / 1

    第二講 向全球海洋開放 / 39

    第三講 啟蒙的現代 / 79

    第四講 生生文明與民族文化 / 115

    後記 / 153

    參考書目 / 157





    ?




    其 他 著 作
    1. 心安即是家
    2. 家園何處是
    3. 更新中國:國家與新全球史
    4. 香港史新編(全二冊)(增訂版)
    5. 十九世紀以來的中英相遇:戰爭、貿易、科學與管治
    6. 移民與興起的中國
    7. 香港史新編 (上冊)
    8. 香港史新編 (下)
    9. 中國與海外華人
    10. 歷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