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經濟學人英文寫作指南:如何寫出精簡又有風格的英文

經濟學人英文寫作指南:如何寫出精簡又有風格的英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736074
萊恩.格林
吳煒聲
經濟新潮社
2025年9月13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6267736074
  • 叢書系列:自由學習
  • 規格:平裝 / 392頁 / 23 x 17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5歲~85歲
    自由學習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組織/管理











    用綜觀全局、探究細節,

    英文寫作告知、說服或娛樂你的讀者!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從1843年出版以來,即使每篇文章的作者不同,其用詞精簡、行文流暢的風格,讓所有文章看起來像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這是因為《經濟學人》的作者和編輯,都嚴格遵守內部的寫作手冊。

      現在,《經濟學人》專欄作家暨駐西班牙特派員萊恩•葛林(Lane Greene),將內部的寫作手冊整理成這本書,幫助我們用清晰簡明的英文寫出見解。

      葛林指出,讀者可以向《經濟學人》學習的英文寫作風格包括:



    1. 文句原創

      如果每讀一句你的文章都看到陳腔濫調,難免思緒渙散,甚至放棄閱讀。若能善用新穎的意象、類比和措辭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你的文章就會讓人愛不釋手。



    2. 清晰易懂

      文章應該像散文,有起承轉合。全文應該整體連貫,段落邏輯縝密。想寫出好句子,善用短語就能清楚表達。如果字詞冗長,往往會模糊意義或暴露用詞浮誇的弱點。

      

    3. 言簡意賅

      讀者很忙,容易受到網路或其他報章雜誌吸引。如果讀者閱讀自己的文章不會浪費時間,就要讓每個字都發揮作用。



    4. 誠實坦率

      盡量將被動語態轉為主動語態,句意會更直接明瞭。誤用被動句,會讓讀者不知道句子中「誰」做了「什麼」。別忘了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的名言:「錯誤被犯下了」(Mistakes were made)。



    5. 謙遜虛心

      把自己的文章多讀幾遍,無論是刪除字詞、潤飾文句,或讓文意更加清晰,每次都要毫不留情調整文字。即使你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但要用日常英文描述它們,讓文章讀起來像是有你這位聰明的朋友,正在對他解釋某件事情,而不是說教。



    6. 簡單扼要

      多寫簡單的句子,少用複雜結構。如果你的語法清晰,即使偶爾出現較長的句子,也不會讓讀者負擔過重。



      這本書從英文語法、標點符號、常見錯字、英式與美式英文,到如何使用數字、專業術語都有詳細介紹。如果你也想要以清晰簡明的風格完成英文寫作,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編按:本書單字和用語多為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略有不同,特此說明。)





    【導讀】珠玉滿地,拾者有幸  文�吳煒聲 3

    作者簡介 11

    序言 19



    第一部分 綜觀全局  ?



     第一章 古老且簡短:字詞  ?27



      為何老字簡短又好用?給各位科普一下歷史 28

      不列顛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維京人 29

      征服與復興 31

      名詞如岩石 38

      做某些事情的動詞 43

      委婉和誇張用語 46

      使用和濫用行話 47

      何時以及如何使用專業術語 50

      一籮筐糟透的單字 51



     第二章 運用文字:措詞、意象、隱喻和風格 51



      (陳腔濫調的)新聞文體 61

      隱喻魔法 65

      借用專業術語 67

      變化、優雅與不優雅 68

      請勿自創辭語,截稿日期快到了 69

      冗詞贅字 70

      尊重和清晰 73



     第三章 連詞構句:文法 77



      讓句子簡短 78

      句中句 80

      被動vs主動 83

      避免模稜兩可 86

      標點符號的作用 87

      其他常見的混淆情形 89

        Whom(誰) 89�Between you and I(作為你我之間的秘密) 90�單數、複數和主詞與動詞一致性 90�主詞太長,帶有不必要的逗號 92�平行結構 93�

        用逗號隔開的旁白(同位格) 94�「融合的分詞」,或所有格後接動名詞 94�假設(虛擬)語氣 95�分裂不定詞 97�位於句末的介系詞 99�連接詞位於句首 99

        �懸吊的修飾語 100�單數的「they」 102�「假所有格」 104�「which」vs「that」 105�may 和might 106�無生命的「whose」 109


    ?


     第四章 利潤:數字寫作 111



      一般算術 111

       相關和因果 111�統計顯著性 112�平均值、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114


      背景和可比性 115

      各種陷阱 117

      商業語言 120


     收入、現金和資產負債表 122


      金融和市場 125

      令人沮喪的科學 126

      不那麼令人沮喪的科學 130

      日漸暖化的世界 131



     第五章 潤色修飾:編輯 135

       謀殺摯愛 136

       先簡化,再誇大 138

       調整節奏 139

       活躍、清晰和具體 140

       收攏 142

       校對 144



    第二部分 探究細節 



     第六章 容易混淆的詞語和可以刪減的內容:個別舉例 149



     第七章 為雞毛蒜皮的事傷腦筋:標點符號和字詞用法 245

       標點符號 245

         撇號 245�括號 247�冒號 248�逗號 248�破折號 251�句號 251�連字號 252�引號 257�問號 258�分號 259


       數字 259

       標題和說明文字 264

       縮寫 267

       日期 272

       貨幣 273


    英國 273�美國 273�其他英文稱為dollar 的貨幣 273�歐洲 274�其他貨幣的金額均以全名寫出,數字在前 274�中國 275




    頭銜(人物) 275


    學術頭銜 276�神職人員頭銜 276�軍事頭銜 278�貴族封號、爵士頭銜等等 279�職位名稱 280�例外 282


    大寫 282



     第八章 名字內藏玄虛:世界各地的人物、組織和地點 283

     ? 大寫的詞語 283

       組織 283�地點 289�飲食 293�植物 293�商品名稱 294

      公司名稱 295

      國家及其居民 297

      地名 301

      翻譯外國名稱和單字 305

      讀音符號 307

      各國的命名和其他慣例 308

        阿拉伯語詞語和名稱 308�孟加拉名稱 313�白俄羅斯名稱 314�柬埔寨名稱 314�華人名稱 314�荷蘭名稱 315�衣索比亞和厄立垂亞名稱 315�

        法國名稱 316�德國名稱 316�冰島名稱 312�印尼名稱 317�義大利名稱 317�日本名稱 317�紅色高棉 318�韓國名稱 318�

        吉爾吉斯、吉爾吉斯語 318�馬來西亞頭銜 318�緬甸的名稱和頭銜 318�巴基斯坦名稱 320�葡萄牙名稱 320�羅姆人 321�俄國詞語和名稱 321�

        雪巴人的名稱 322�新加坡名稱 323�西班牙名稱 323�瑞士地名 324�土耳其、突厥語的、土庫曼人等 324�烏克蘭名稱 325�越南名稱 325




     第九章 令人困惑的表兄弟:美式和英式英語 327

       介系詞 331

       時態 332

       詞性變化 333

       標點符號 336


    條列項目的逗號 336�句號 336�連字號 336�引號 337


       拼字 337


       主要拼字差異 338�常見的拼字差異 342


       日期 344

       教育 344

       文化參照 345

       測量單位 346

       美英詞彙表 346

       特殊問題 355



     第十章 參考 359

       大寫和小寫 355

        (雜項) 359�小寫(雜項) 360

       以連字號連接的詞語和複合名詞 362

        頭銜 362�雜項 362

       斜體、羅馬字體和引號等等 371

    外來語和短語 ?371�報紙、期刊、電視和藝術作品 372�訴訟 372�複數 373

       常見的拼字問題 375



    用語表 383

    致謝 389







    【導讀】珠玉滿地,拾者有幸



    文╱吳煒聲



    坊間英文寫作書籍林林總總,多不勝數,但內容千篇一律,了無新意。本書浩繁廣博,統整《經濟學人》的寫作風格,非窮一人之力而成,乃是集眾人心血的結晶,其中義理考據,博通淹貫,廣而深厚,甚至能透析世故,啟人心智。此外,書中所用英語典故,信手拈來,不露餖飣堆砌之痕,亦能兼具情趣,令人莞爾一笑。



    本書分成兩大部份,一是綜觀全局,二是探究細節。



    作者率先引述邱吉爾名言,「短字是最好的,而老字若是簡短,則是最好的」,藉此概括《經濟學人》的用詞哲學。邱吉爾口中的短字,大都出自盎格魯─撒克遜語。如今的英語(English)是以盎格魯人來命名,亦即盎格魯語(Anglisc)。縱觀歷史,大不列顛曾數次遭到入侵,語言深受種種影響,常被稱為「混合語」,但骨子裡仍是盎格魯─撒克遜語。它並未和凱爾特語、拉丁語、法語、挪威語和希臘語真正混合,而是汲取這些語言,變得更為豐富。是故,簡短的盎格魯─撒克遜語單字占有獨特地位,不僅是最古老的英文詞語,也是最常見的單字。



    第一章列出簡短詞語,它們具體而生動,可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象。作者勸戒讀者要多使用具體名詞和生動的動詞,如此寫作才能生動,牽引讀者思緒,使其融入故事情節。



    第二章探討文字運用。寫作時不免套用陳腔濫調或過時隱喻,偶爾為之尚可,但通篇如此便是欠缺思想,毫無新意。作者指出愛用陳腔濫調的新聞文體,舉例說明記者堆砌陳腐措詞,讓意象紛陳,猶如大雜燴,行文拙劣不堪。



    此外,借用專業術語時也要謹慎。音樂的漸強(crescendo)是逐漸增加音量,並非峰值音量的那一個點。颶風的暴風眼(eye of the storm)非常平靜,風勢並非最強。量子躍進(quantum leap)源自物理學,其中的量子是極小能量的固定倍數,用來描述沒有中間階段的突然變化,而非大躍進。



    作者甚至還外揚家醜,指出《經濟學人》下標題時曾多次參照戲劇名稱,表示這等著名雜誌偶爾也懶得發揮創意,重鑄新詞。



    本章也提到以there is/are開頭的句子,好比There are three issues facing the country,作者建議最好改成The country faces three issues(國家面臨三個問題)。我在大學執教多年,經常看到學生如此落筆,不僅文字拖沓,甚至在一句話出現兩個動詞而犯下文法錯誤。



    作者最後說明如何用簡單的英語把話說清楚,但又能尊重描述的個人或群體。這段言之有理,值得深思。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說過關於委婉說法(euphemism)的相聲段子,痛斥美國人偏好拐彎抹角,不肯開門見山,實話實說。這位黑色幽默大師與作者隔岸呼應,雙方不謀而合。本書後續也不時指出,掩飾逃避的英語說法讓文章死氣沉沉,令人難以卒讀。



    第三章探討連詞構句的文法。作者強調閱讀讓人燒腦,應該盡量讓讀者輕鬆,故行文要簡潔,別套用複雜句型。本章有幾處值得詳讀的內容。



    1. 句中句:避免讓名詞片語過長,書中舉出明確的案例和改寫之道,可打破俄羅斯娃娃的嵌套結構。



    2. 被動vs主動:主動結構明確,意思清楚,被動結構冗長,語義模糊。然而,在某些場合之下,使用被動式更為合適,譬如維持焦點、維持語流和施事者未知或不重要,這些都是我在寫英文時考慮的要點。有了作者的提點和背書,日後更能拿捏主動與被動的使用比例。



    3. 主詞太長,帶有不必要的逗號:某些作家會隨意添加逗號,好比Tragedies such as the wars that ravaged the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Yugoslavia in the 1990s, suggest that peacekeepers are best deployed early(前南斯拉夫國家在一九九○年代遭受諸多戰爭之類的悲劇,暗示最好儘早部署維和人員),因為在這麼長的開場主詞短語之後,會覺得需要停頓一下。話雖如此,此處不能使用逗號,因為我們不會寫They, suggest that peacekeepers are best deployed early。其實,這類文青筆法在中文屢見不鮮,早已蔚為風氣,氾濫成災。君不見,二十七歲的我,絲毫不比十五歲的我聰明。這類翻譯俯拾皆是,可見譯文良窳足以影響後世,不可不慎。



    4. 懸吊的修飾語:在文學作品和《獨立宣言》中,這類修飾語司空見慣,只是大家視而不見。問題在於,懸吊的修飾語偶爾會讓人感到荒謬,修飾語是分詞時尤其如此。Walking down the street, it started to rain.(走在街上,天開始下雨。)不管此處的「it」指誰,它都不會走在街上。中文原本沒有這種結構,但西風東漸,不少人學習外語之後,英文非但沒學好,中文反而搞砸了,寫出「直接而充滿情感,肖像照帶領我們近距離欣賞野生世界」這種荒謬句子。



    5. 不可分裂不定詞:這是莫名其妙的文法規則,寫作的關鍵是符合邏輯,著迷於文法正確的迷思,只會誤己害人。總歸一句,不合理的英文什麼都不是。讀者若有興趣,可細讀書中《經濟學人》的錯誤案例。



    6. 單數的「they」:這是值得推廣的觀念。單數they指涉someone、anyone、no one和everyone之類的先行詞時特別自然,可以寫Someone left their purse here.(有人把錢包遺落在這裡了。)這樣總比用his or her更好。柯芮.斯塔柏(Kory Stamper)在《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Word by Word)一書的〈前言〉中也大聲疾呼:用單數的「their」來代替不牽涉性別的「his」或笨拙的「his or her」可追溯到十四世紀。優良作家早已這樣使用,英語也沒墮落到不堪聞問的境地。





    第三章探討的範圍很廣,最饒人興味的是末尾指出「may和might」的差異。這是讓《經濟學人》作家跌倒的絆腳石。一字之差,句義反轉,可謂差之毫釐,繆以千里。作者列出兩個例子,若能細細體會,洞徹其中奧妙,便可豁然開朗,更上一層樓。



    第四章是本書精華之一,此處獨有,別處難尋。書中娓娓道來,指出相關(correlation)不等於因果(causation),後續更提到統計顯著性(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的概念,若非作者思路清晰,難有此洞見。另有探討平均值的章節,說明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用法。我譯完這段文字之後,有股茅塞頓開之感,不再會被欺騙文字所蒙蔽。



    此外,作者還提到各種陷阱,雖然翻譯時很燒腦,卻能訓練邏輯,掌握脈絡。舉例來說,將大的數字與GDP比較能讓讀者體會規模大小,但此時要小心,別暗示某些東西是GDP內含之物。例如,匯款(remittances)可能等同於(be worth)GDP的10%,但永遠不會占(make up)GDP的10%,因為匯款不屬於GDP定義的一部分,並非國內生產的商品或服務。我教翻譯課時,發現學生有時會犯這類邏輯錯誤,不是他們英文不好,而是常識不足或考慮欠周。



    第五章是潤色修飾,說明該如何編輯文字,產出最好的文檔。作者提出「謀殺摯愛」和「先簡化,再誇大」的原則,告訴讀者該如何用批判的眼光審視初稿,使其更加完美。



    第六章開始探究細節,逐一講解重要單字。我翻譯時力求文字清楚易懂。讀者可視各自需求瀏覽內文。此處稍微提幾個有趣的條目。在美國,quite是一個強化副詞,類似於very;在英國,它通常表示moderately或reasonably,所以用它修飾某個字,通常不是讚美。動詞table在英國的意思是提出某件事來採取行動,但是在美國,情況恰好相反,表示擱置。此外,若要用administration表示國家的政治領導層,最好只用來指實行總統制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採行議會制的政府可用government,而administration可以指常任的行政部門。cartel(卡特爾�同業聯盟)是控制供應以抬高售價的團體,別用它描述舊的syndicate(辛迪加�財團)或一群生產者(特別是毒販),除非他們做出卡特爾的行為,亦即集體哄抬價格。Frankenstein(法蘭根斯坦)是小說《科學怪人》的那位瘋狂科學家,不是他製造的怪物。那隻怪物的名稱是Frankenstein’s monster(法蘭根斯坦的怪物),小說常以「生物」、「魔鬼」、「東西」和「不幸者」稱呼它。



    第七章說明標點符號和字詞用法,其中探討頭銜的章節值得一讀,這是華人學習英語的文化盲點。



    第八章跟第四章一樣,屬於本書精華。世界各地的人物、組織和地點,其名稱皆內藏玄虛。作者詳細解說各國情況,對阿拉伯語和俄語名稱著墨最深。我逐條審視,詳查資料,一字一文之譯,雖未踟躕旬月,卻是盡力推敲,內文不足之處,便附加譯註說明,讓讀者不僅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



    第九章講解美式和英式英語的差異。作者舉出英美使用時態的差異,讓我茅塞頓開,一解昔日困惑,就是美國人會在沒有給出日期或時間的情況下迴避完成式,而這是有爭議的用法。因此,不要寫Your salary just got smaller so I shrunk the kids(你的薪水變少了,所以我把孩子縮小了)。用英式英語來說,這就是Your salary has just got smaller so I’ve shrunk the kids。



    此外,作者針對教育領域提出的英美用法差別也很值得留意,比如public school在這兩地就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第十章列出常見的單字和經常誤拼的字詞,有需要才去參考內容。



    感謝經濟新潮社將這本處處珠玉的書籍交託本人。翻譯本書雖是苦差事,卻讓我享樂其中。寫作要高明,講求字斟句酌,行文誠懇動人。作者集眾人智慧和經驗,孜孜不倦,爬羅剔抉,方能成此體大思精的鉅著。



    然而,語文是溝通有無、傳達概念的工具,而各國民情文化迥異,語種多不勝數,故語文問題牽涉甚廣,疑難雜症眾多。本書涵蓋雖廣,所發掘及揀拾之物,十不及一,好比未能深入探討華人極度欠缺的時態與冠詞觀念,只是蜻蜓點水,約略提到。冀望有志之士,來日補續,造福讀者,甚感欣慰。





    (本文作者為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目前任教於陽明交通大學,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近期譯作:《經濟學人英文寫作指南》、《博物館裡的臺灣史》、《高效領導力》等。)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