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世界史中的小故事與大變遷:以「大歷史」的宏觀角度,重新看待宇宙、世界與人類

世界史中的小故事與大變遷:以「大歷史」的宏觀角度,重新看待宇宙、世界與人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091343
大衛•貝克
林金源
漫遊者文化
2025年9月10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4091343
  • 叢書系列:大人的教科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人的教科書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

    篇幅最短、時間跨度最大(138億年)的作品

    ◆◆◆

    將眼光拉遠鳥瞰138億年

    能使我們超越人類事務的紛亂

    看清歷史的整體樣貌和軌跡

    ◆◆◆

    跨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界限

    以比爾•蓋茲大力推行、全新的「大歷史」角度

    看待地球與人類的起源與發展

    ◆◆◆

    《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約翰•葛林(John Green)專文推薦

    ◆◆◆

    只要花一個下午閱讀,就能獲得改變人生的知識與觀點



      這是一本為每一位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理解世界的人而寫的書,

      也是一場穿越生命、宇宙和一切事物的迷人旅程,

      不僅將重塑你對世界與其歷史的想像,

      也會讓你敬畏自身的存在,

      並從中找到在未來蓬勃發展的生活方式。



      全球第一位「大歷史」博士大衛•貝克,以最簡潔易懂的文字,帶領我們橫跨138億年的世界歷史,了解關於解宇宙與人類的故事。

      書中涵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從最初的大爆炸、原子到生命的演化,再到人類和我們所創造的事物。

      透過作者巧妙幽默的比喻,讀者不僅能很快心領神會,還會常常為之莞爾:



      ●? ? 多重宇宙就是桌面上的一個個咖啡杯印

      ?? ? 宇宙就像一片朝任何方向不斷延伸擴展的桌面,可觀測宇宙只是其中的一小區塊:就像桌上咖啡杯留下的一圈痕跡,而地球,只不過是那圈咖啡印內某處一根微小的木頭纖維。至於「多重宇宙」,也只不過是桌上不同的斑痕或咖啡漬。



      ●? ? 宇宙中最複雜的結構是什麼?

      ?? ? 人類社會是由八十億個飛速運轉的大腦所緊密交織而成的網絡,每個大腦的節點和連結數量比銀河系中的恆星還要多,是整個宇宙中迄今最複雜的結構。



      ●? ? 「集體學習」是人類的超能力

      ?? ? 人類之所以能達到今天的成就,並非因為我們都是超級天才。粗略檢視一下政客、名人或你的姻親,就足以證明這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一眨眼的時間就從石器工具發展到摩天大樓,靠的是「集體學習」的力量。



      ●? ? 人類最適合過的是覓食生活?

      ?? ? 就生物學角度和本能而言,人類最適合過著覓食的生活。這是我們演化設定的本質。自農業發明以來,一萬兩千年間發生的所有巨大改變,並未留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演化和趕上變化。簡言之,我們是穿著時髦鞋子的穴居人。



      ●? ? 21世紀發生的事情無比重要

      ?? ? 在宇宙日益變複雜的大背景下,現在活著和未來幾年將出生的人類行為將產生放大的影響,其重要性會遠超過以往三十一萬五千年來的任何人。因此,你一生中所做的每件事都很重要,可能會影響未來——以前極少有個人行為能做到這一點。



      作者融合了化學、物理學、生物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等跨領域的洞見,回答了一些最根本的問題:

      時間是如何開始的?為什麼物質存在?是什麼讓地球上的生命成為現在的樣子?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他不僅以宏觀的視角審視歷史,更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以及我們仍可以在地球命運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最清晰的圖像。



    本書特色



      ★ 以比爾•蓋茲大力推行的全新「大歷史」研究方式,結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全景式地呈現地球歷史的完整圖像。



      ★ 作者為全球第一位「大歷史」博士,也是知名YT節目《大歷史速成課程》(Crash Course Big History)的撰稿人,善於將複雜的知識化為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內容。



      ★ 篇幅極短,文字淺顯易懂、深具啟發性和幽默感,搭配清晰有趣的圖表,令閱讀過程充滿樂趣



    好評推薦



      蔡政修│台灣大學生科系副教授

      周樑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林郁梅│北一女中地球科學老師??



    專業推薦



      ●? ? 大衛•貝克帶領我們探索的不只是人類這個物種,也包括無垠宇宙的歷史。明白宇宙歷史的廣闊,會讓個人或物種感覺到自身的極度渺小。然而,這也提醒我們生命是多麼神奇、多麼驚人。──約翰•葛林(John Green),《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人類事評論》作者



      ●? ?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我觀看世界的方式,以及我所重視的價值觀……真希望每個人都能讀這本書。──讀者Skana Gallery



      ●? ? 濃縮百億年歷史的最大障礙,就是如何加以簡化,又不致過度簡化。貝克泰然自若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僅用兩百多頁的篇幅就涵蓋了從大爆炸到現在的歷史,甚至還推測了地球可能的未來。──鮑伯•摩爾(Bob Moore),澳洲《好讀雜誌》(Good Reading Magazine)



      ●? ? 本書的規模如此龐大,以至於不可避免地會觸及永恆與深奧之事。──庫爾特•約翰遜(Kurt Johnson),《雪梨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 ? 將這個大歷史濃縮成一部最短的歷史,確實是一個壯舉。——《洞察雜誌》(Insights Magazine)



      ●? ? 本書將啟發人們更深入審視周遭的世界。——賈斯珀•林德爾(Jasper Lindell),《東河紀事報》(Eastern Riverina Chronicle)



      ●? ? 對於那些對時間的科學敘述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段有趣的旅程。——大衛•費雷爾(David Ferrell),《區域新聞》(The Area News)


     





    【前言】不只人類,也包括無垠的宇宙? ? ? ? 文╱約翰•葛林(John Green)? ??

    【自序】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



    第1部? 無生命階段──一百三十八億至三十八億年前

    第1章? 宇宙大爆炸?
    ??

    我們如何知道宇宙大爆炸發生了?╱宇宙長什麼樣子?╱什麼是多重宇宙?╱我們該如何理解宇宙大爆炸?╱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如何從無到有?╱宇宙最初時刻的意義



    第2章? 恆星、星系和複雜性? ??

    恆星的浴火起源╱星系的形成╱恆星的壽期╱宇宙的生態╱含有化學元素的恆星╱貫穿歷史的共同模式╱複雜性的機制╱複雜性的誕生╱複雜性的消亡



    第3章? 地球的起源?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與其他╱地球的誕生╱地球母親的尺寸╱地獄般的地球╱第一片海洋╱



    第2部? 有生命階段——三十八億至三十一萬五千年前

    第4章? 生命與演化? ??


    去氧核糖核酸:最性感的酸╱演化的源頭╱第一批行光合作用者╱氧氣大屠殺╱板塊構造學說╱臭氧層與第一次雪球地球╱真核生物的崛起╱性感的真核生物╱最後一次雪球地球(但願如此)╱多細胞生物的複雜性╱生物的特質:主動尋找能量,為生存而戰



    第5章? 爆炸與滅絕? ??

    埃迪卡拉紀:六•三五億至五•四一億年前╱寒武紀:五•四一億至四•八五億年前╱奧陶紀:四•八五億至四•四四億年前╱志留紀:四•四四億至四•二億年前╱泥盆紀:四•二億至三•五八億年前╱石炭紀:三•五八億至二•九八億年前╱二疊紀:二•九八億至二•五二億年前╱三疊紀:二•五二億至二•○一億年前╱侏羅紀:二•○一億至一•四五億年前╱白堊紀:一•四五億至六千六百萬年前



    第6章 靈長類的演化? ? ? ??

    大猩猩的「戰爭」╱我們最親近的表親:黑猩猩╱可惜我們沒有更像倭黑猩猩?╱雙足行走帶來的好處╱巧人:溝通與結盟的需求漸增╱直立人:外觀與智力都更接近人類╱第一次集體學習??



    第3部? 文化階段——三十一萬五千年前迄今

    第7章? 人類覓食者:集體學習的力量? ??


    從直立人到智人╱人類最適合的生活╱冰河時期╱第一次大遷徙╱第二次大遷徙╱過時的本能╱覓食者的生活與社會



    第8章? 農業的黎明

    僅僅播下一顆種子,便帶來驚人的複雜性╱早期農業時代:酒精、疾病和排泄物╱問題讓村莊來解決……╱權力與階級制度╱邁向「傳統的」歷史



    第9章 農業國家? ? ? ??

    城市興起╱文字的出現╱帝國的興衰╱農業國家的複雜性╱農業國家的演變╱農業國家以外的世界╱絲綢之路╱印刷術的演變



    第10章? 世界的整合? ??

    中世紀的全球化╱第一次大分化:中國差一點引發工業革命╱隨著絲路蔓延的黑死病╱中國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漫長而可怕的奴隸貿易史╱世界區域整合的驚人代價╱複雜性不等於進步



    第11章? 人類世

    第二次大分化:工業革命造成的勞動力分化╱世界各國努力趕上工業化腳步╱一九四五年至今的「大加速」╱人類世的影響與問題



    第4部? 未知階段:現在到距今1040年後

    第12章? 近未來與深遠未來? ??

    預測未來╱分析近未來╱「自然的」深遠未來╱複雜性的深遠未來╱超級文明的樣貌╱「大挽救」的境況╱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誌謝

    圖片來源





    前言



    不只人類,也包括無垠的宇宙

    約翰•葛林(John Green)




      人類喜歡好故事,而且因為我們是一個有點自戀的物種,所以特別喜歡關於我們自己的故事──我們如何、以及為何出現在這裡。如今,我們稱這個故事為歷史,但長久以來,我們對歷史採取狹隘的定義,結果大大扭曲了現實。



      就讀高中時,我學到「有記載的歷史」(recorded history)始於大約五千年前文字發明時。然而,這個定義忽略了幾乎所有、或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類故事。當然,我們無法像了解成吉思汗或埃及豔后克麗奧佩托拉(Cleopatra)那樣深入地了解十萬年前的人類,但將他們從中抹除,會使人類的故事看起來比實際上新得多。當你想像我們的故事是始於農業、文字或任何特定的創新出現時,人類的故事看似是一條上升曲線:人類的壽命逐漸延長。人們愈來愈少挨餓、愈來愈不貧窮,教育程度也愈來愈高。我們更廣泛地共享技術的進展,各種創新不斷湧現,讓我們的生活得以日益改善。



      然而在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期,情況不盡然如此。隨著小型社群將知識代代相傳,重大的創新出現了,但人類的生活並非總是持續變得更健康或更具生產力。正如你將從本書中了解的,早在我們弄清楚如何發展出農業、蒸汽機或抗生素之前,我們差點就滅絕了。在人類歷史中,我們成為這個星球上的強勢物種的時間,不過是極短暫的一瞬,如果不理解這一點,我們就無法有意義地估量我們對地球及其生物圈所造成的劇烈與驟然的改變。



      狹隘的歷史觀也常錯誤地將「硬」科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與「軟」人文學科——歷史、文學和人類學截然二分。我們不能獨立看待人類的故事——誠如我們若不了解造成鼠疫的耶爾森菌(Yersina pestis)和傳染它的老鼠,就無法了解十四世紀歐洲。如果我們不能領略時間的起點,以及我們每個人都源自於星辰,那麼我們就無法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在本書中,大衛•貝克(David Baker)帶領我們探索的不只是人類這個物種,也包括無垠宇宙的歷史。我們既非這段故事的結束,也非其開端,而是出現於這個即使我們消逝之後、仍會繼續延續下去的故事中間。明白宇宙歷史的廣闊,會讓個人或物種感覺到自身的極度渺小。然而,這也提醒我們生命是多麼神奇、多麼驚人。如同貝克所言,當我們仰望夜空,我們觀看的不是宇宙,我們就是在看著自己的宇宙本身。



    自序



    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本書追溯了宇宙中所有「事物」的連續歷史變遷,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演化、再到人類的歷史,從簡單的氫氣團轉變成為複雜的人類社會。歷史讓我們得以體驗到許許多多、而非僅只單一的生命歷程,這個獨特的故事也灌輸給我們融合了數十億年的經驗。如果一般人至少能像了解自己國家歷史的關鍵時刻那般了解「萬物故事」的關鍵節點,那麼許多關於人類身分、哲學和未來的困惑就能夠得到釐清。



      將眼光拉遠鳥瞰一百三十八億年,能使我們超越人類事務的紛亂,看清歷史的整體樣貌和軌跡。宇宙中複雜性的興起是貫穿這整個宏偉敘事的主線,從第一個原子到最初的生命,再到人類以及我們所創造的一切。它讓我們得以穿越漫長的時光而不被細節淹沒——因為答案所需的細節多寡,取決於問題的本質。在本書中,我們只簡單地問一句: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說到未來,我指的是接下來的百年、千年、百萬年、十億年,甚至一兆年、千兆年,直至宇宙可能的終點。這也是本書所要探索的。



      科學恐懼症患者,請你們放心,書中不會出現數學方程式,而且我會用簡單的白話文來說明奇異的宇宙現象。對於歷史愛好者而言,人類可能如同我的某位同事所說,在漫長的一百三十八億年中,只占了有如「艾菲爾鐵塔頂端一層最薄的漆」,然而基於極其真實且客觀的原因,人類在這個故事中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據我們所知,人類社會和技術是整個宇宙中迄今最複雜的結構。我們是由八十億個飛速運轉的大腦所緊密交織而成的網絡,每個大腦的節點和連結數量比銀河系中的恆星還要多。下一回複雜性的興起很可能來自我們──或至少是宇宙中其他地方和我們以相似方式演化的生物。



      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曾將近代歷史上的政治事件比喻為時間深海表面的氣泡和翻騰的浮沫,今天存在,明天就消失了。想要真正了解我們所在何處與將往哪裡去,必須探索更深層的水流和潮汐。宇宙的繁複性不斷增加,推動著這整片歷史的海洋。這種日益複雜的趨勢創造了我們,並持續改變我們。令人驚訝的是,具備自我意識的人類,如今已有掌控複雜性未來走向的能力。



      我們的過去可分成三個階段。



      •無生命階段(The Inanimate Phase):一百三十八億至三十八億年前

      •有生命階段(The Animate Phase):三十八億至三十一萬五千年前

      •文化階段(The Cultural Phase):三十一萬五千年前迄今



      每個階段都對應著複雜性的大幅提升。無生命階段涵蓋了從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時的無生命宇宙。有生命階段始於地球海底的第一個微生物生命,並見證了無數複雜物種和生態系的演化。文化階段則始於人類能在短時間內累積更多知識、發展工具和技術的能力,儘管我們在生物層面並沒有太大變化,但這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在每個階段,複雜性都會急劇增加:從宇宙的轟鳴撞擊和閃電雷鳴,到天擇的世代演化,再到文化進化或集體學習。歷史變遷的節奏也迅速加快:宇宙產生變化可能需時數十億年,演化的改變要數百萬年,而文化變遷則以千年、百年、年——甚至以天為計。



      每次複雜性的變化、以往的每個重大事件,還有每種新出現的演變形式,無不建立在先前事物的基礎上。



      我們的故事還有第四個階段──未知階段,在這個階段,複雜性將再次躍升,並開啟宇宙演化和歷史變革的全新階段。或許人類將讓位給具有自我意識、加速創造和創新的人工智慧力量。也許人類會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電腦並穿越銀河系。也許量子物理學將能前所未有地操縱宇宙的構成要素和基本定律。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除非複雜性被徹底摧毀,否則複雜性愈來愈高只是遲早的問題。而且在人類世界裡,變化發生得愈來愈快了。生活至今的世世代代人類,在這開展了一百三十八億年的故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藉由理解這這段悠久的故事,我們將能更完善地制定未來幾十億年的長遠計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