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全球貿易戰,晶片、石油與美元的三重對決:在封鎖、制裁與去風險化中,誰能掌握下一輪全球經濟的勝利規則?

全球貿易戰,晶片、石油與美元的三重對決:在封鎖、制裁與去風險化中,誰能掌握下一輪全球經濟的勝利規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083768
喬友乾
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2025年9月17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4083768
  • 規格:平裝 / 334頁 / 17 x 23 x 1.6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全球經濟











    美中角力升溫、歐洲動盪、中東重構,全球權力正加速洗牌

    制度與能源成為新戰場,大國間的博弈不再止於軍事



      ▎權力的天平正在移動

      冷戰結束之後的世界並未走向和平,而是進入了另一種緊張的重構。美國雖然一度掌握主導地位,但隨著新興勢力崛起、地區衝突升溫、經濟焦慮蔓延,舊有的單極秩序開始裂解。權力的轉移,不再靠戰爭,而是透過策略與制度的重新書寫。



      ▎掌控利益的人,才能定義正義

      全球秩序表面上是由國家間的博弈構成,實則由更深層的結構推動。政商菁英、金融資本與智庫系統織出一張看不見的網,操控議題設定、話語權與政策走向。他們的影響力不在聚光燈下,卻滲透每一次國際談判與戰略部署。



      ▎經濟的邊界正在回縮

      從自由貿易到本土優先,企業逐利的路線逐漸與國家安全產生矛盾。貿易依存的黃金時代正在退潮,經濟民族主義的聲浪反撲,重新喚起人們對「自主生產」與「產業保護」的渴望。這不是短期政策,而是全球供應鏈邏輯的根本轉變。



      ▎談判桌越來越小,協議越來越重

      多邊協商日漸失效,愈來愈多國家選擇轉向雙邊或區域協定以求實利。國際機制的影響力逐漸衰退,不再具備約束性與公信力。大國不再信任規則,而是用實力與利益交換主導地位。



      ▎能源的布局決定談判的籌碼

      石油、天然氣與礦產儲備成為地緣政治的新焦點。誰能掌握能源輸出、誰能替代供應線,誰就在衝突中握有發話權。能源,不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一場深水中的賽局。



    本書特色



      全球權力重心正在位移,從冷戰後的單一霸權走向多極分化的世界。本章聚焦美國如何從全球主導者轉向戰略防守者,分析經濟民族主義興起、國際機制弱化、能源與地緣政治交錯等關鍵轉折。透過政治、貿易、能源三大視角,描繪當前世界秩序的動盪輪廓。

    ?


     





    序言

    第1章 全球權力轉移與戰略背景

    第2章 美國內部壓力與經濟根源

    第3章 貿易戰的戰術與政策槓桿

    第4章 對手與盟友的反應

    第5章 能源與資源戰場

    第6章 金融市場與全球經濟衝擊

    第7章 供應鏈重組與產業轉移

    第8章 科技、資料與心理戰

    第9章 國際秩序與規則重塑

    第10章 未來情境與對策



    ?





    序言(節錄)



      ◎規則的消長,決定了權力的流向

      二十一世紀的國際舞臺,不再只是地圖上的疆界與軍事基地,而是一套由貿易、科技、金融與資料交織而成的無形網絡。這張網絡的走向,影響著國家之間的競爭,也深刻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冷戰時期的國際秩序,主要由軍事同盟與核武威懾構築;冷戰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將規則與制度推上權力中心。從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多邊談判,到自由貿易協定的雙邊合作;從美元在國際結算與儲備中的霸權地位,到半導體產業鏈的精密分工;從石油、天然氣的能源通道,到資料主權的爭奪,每一條看似遙遠的新聞,背後都是權力角力的縮影。



      例如:2022年歐盟啟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表面上是為了減少碳洩漏與促進環保,但實際上對鋼鐵、水泥、化肥等高碳排產業出口國造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這是典型的規則戰:用環保標準包裝貿易壁壘,改變國際競爭的成本結構。



      ◎為什麼我們需要重新理解這場遊戲?



      長期以來,全球化被視為單向的大道:商品、資本、技術與人才跨越國界,追求效率與規模。然而近十年,這條大道開始出現岔路——保護主義、地緣衝突、科技封鎖、供應鏈重組……這些現象讓全球化不再是無條件的擴張,而是有選擇、有條件的合作。



      2025年的川普貿易戰,其實是過去三十年變化的結果。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從1,740萬下降到2019年的1,270萬,雖然GDP總量提升,但中產階級的收入停滯,加上貿易逆差長期存在,為保護主義政策提供了政治土壤。



      理解這些背景,不只是為了知道「誰對誰加了多少關稅」,而是要看清整個國際規則的底層邏輯——誰能制定規則,誰就能影響遊戲的勝負。



      ◎規則戰的本質:權力的再分配



      規則看似中立,其實背後充滿權力。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不只是因為它穩定,更因為二戰後美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使它能主導布列敦森林制度的設計。即使在1971年美元脫離金本位後,石油美元體系仍確保美元在能源交易與國際金融中的核心地位。



      但多極化的世界正在改變這種平衡。2010年全球美元儲備占比仍高達62%,到2024年已降至58%,雖然仍是第一,但下降趨勢反映了去美元化的現象。例如:中俄貿易中超過90%已使用人民幣與盧布結算,巴西與阿根廷也嘗試以本幣進行雙邊貿易。



      同樣地,WTO多邊機制的影響力也在減弱。從1995年到2015年,WTO爭端解決機制平均每年處理20起以上案件,但2019年上訴機構癱瘓後,許多爭端被迫改在雙邊或區域框架內解決。這直接推動了區域協定的崛起,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




    其 他 著 作
    1. 錢包自救手冊,存款、消費與保險的理財祕技:十二存單法×貸款優惠×炒金時機×團購交易,財富源源不絕的關鍵
    2. 速讀管理,18條核心定律鍛鍊超強領導力:鯰魚效應×250定律×懶螞蟻效應×墨菲定律,搞懂員工心理,不當盲目主管,零基礎也可以超速入門
    3. 管理學巨人,開創與革新的交融:菁英思維!20位管理大師經典,教你從掌握人性到領導變革
    4. 創業缺錢又何妨,沒有手段才是真絕望:白手起家69招,從致富故事學道理,誰說窮人沒資格賺大錢!
    5. 錢永遠不夠!不理財就從小康變清寒:窮人在尋找財富,平民想守住財富,富翁能創造財富,不規劃就只是白日夢
    6. 簡單管理學:十八條管理核心定律,管理新手也可以迅速升級
    7. 讓自己化身財神:信神信佛,不如信奉理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