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奉詔編集,濃縮了戰國至五代期間1300多年的歷史精華,可資人君治理國家的編年史巨著。書名《資治通鑒》,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分為294卷,共計300多萬字;另外《目錄》30卷,《考異》30卷。此書內容主要是政治史。司馬光把歷史上的君主,根據他們的才能分為創業、守成、陵夷、中興、亂亡五類。此外,《資治通鑒》還有許多很有價值的關於軍事、經濟、文化、學術思想、史學等方面的歷史記載。《資治通鑒》所搜集的材料十分豐富,在收集史料、考訂事實、編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潤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孔子《春秋》和《左傳》之後,古代編年體史書的最高成就。對禮樂、制度、歷數、天文、地理等的記述,也是十分詳贍,是瞭解中國古代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基本典籍。
?
本版附有司馬光《通鑒考異》和元朝胡三省的注釋,由顧頡剛、齊思和、聶崇岐、容肇祖等著名歷史學者點校而成。近七十年來,不斷重印,為學術界最權威最通行的整理定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