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成功只是倖存者偏差?從健康、投資到事業,讓每一個風險變好運的決策指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24364
史畢羅斯.馬克里達奇,羅賓.霍格思,阿尼爾.加巴
吳鄭重
樂金文化
2025年9月26日
173.00  元
HK$ 147.05  






ISBN:9786267624364
  • 叢書系列:VISION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1.8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SION


  •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黑天鵝效應》作者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 羅伯特.席爾迪尼?

    聯袂盛讚推薦



    統計學家 × 心理學家 × 決策科學家

    帶領你我有效破除「控制錯覺」,做出真正穩健的選擇。



      ◤不努力,才能大成功?

      擁抱不確定性,打破複製成功迷思的人生攻略◢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類生來有一種想要控制周遭環境的欲望,所以用盡方法希望能夠掌控未來。



      我們出門前查看天氣預報決定是否帶傘,上路前確認哪條路擁塞須避開,每天早上起床必看星座運勢,買房刻意避開4樓,手提包別著開運護身符,在機房設備放乖乖──我們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控制一些不可控制的事,不願面對運氣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大角色。



      本書綜合三大領域專家的跨界研究,揭示「控制錯覺」的真相:



      ▍盲選的股票投資組合,其實獲利比金融分析師的建議更佳?

      ▍以為遵循養生之道就能長壽,但能活多久的關鍵可能跟你我以為的不同。

      ▍認為手握著方向盤就更安全,但事實上開車遠比搭飛機危險!



      在這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我們仍然無法準確預測天災、戰爭及對立會在何時、何地出現。

      唯有認清機運與不確定性無所不在,才能真正做出讓好事不斷發生的抉擇。



    各界好評



      國內好評推薦──

      雨果|《ETF存股》系列暢銷作者

      許繼元 Mr. 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國外重磅推薦──

      約翰.凱|英國知名經濟學家、《極端不確定性》作者

      鮑伯.賀伯|微軟公司前執行副總裁暨營運長

      維傑.吉爾|英國Salamander資本公司執行長

      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

      捷爾德.蓋格瑞澤|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直覺思維》作者

      丹尼爾.拉布雷克|DNA資本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黑天鵝效應》《隨機騙局》作者



      「真正的專家之作。不僅內容豐富,讀來更是生動有趣!」──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鵝效應》《隨機騙局》作者



      「極佳之作!」——約翰.凱(John Kay),英國知名經濟學家、《極端不確定性》作者



      「絕對精彩!必讀之作!」——鮑伯.賀伯(Bob Herbold),微軟公司前執行副總裁暨營運長

    ? ? ?

      「淺顯易懂且極具專業。如果每個人都閱讀這本書,世界將會變得更有智慧。」——捷爾德.蓋格瑞澤(Gerd Gigerenzer),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直覺思維》作者



      「引人入勝。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做出有力決策的必讀之作。」──丹尼爾.拉布雷克(Daniel Labrecque),DNA資本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 ??

      「一本精彩之作。在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中特別重要,讀起來就像小說一樣,讓人欲罷不能。」──維傑.吉爾(Vijai Gill),英國Salamander資本公司執行長

    ?


     





    前? 言 讓好事不斷發生的務實思維



    第 1 章? ? 沒有人能精確預測未來

    第 2 章? ? 藥石之弊

    第 3 章? ? 對症下藥

    第 4 章? ? 金融市場的雜音

    第 5 章? ? 致富的心態

    第 6 章? ? 卓越長青的管理神話

    第 7 章? ? 創造性破壞

    第 8 章? ? 上帝擲骰子嗎?

    第 9 章? ? 推演過去,預測未來

    第10章? ? 兩種類型的不確定性

    第11章? ? 天才或凡人?

    第12章? ? 提升決策品質的建議

    第13章? ?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結? 語? 擁抱未知,才能掌控人生

    附錄A? ? 地震的頻率與規模

    附錄B? ? 常態分配、平均值與標準差



    ?





    前言



    讓好事不斷發生的務實思維




      《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一書,是三個人思想交會的產物。我們三位是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教授,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興趣,那就是關注人們試圖預測及影響未來的需求。



      事情要回到1970年代,當時我們三人當中的一名統計學教授遇到一個頗不愉快的意外。他注意到商業人士在做商業預測時,往往不會運用最新的統計技術,於是他就展開一項研究,想要說服這些商業人士學會使用數理統計的技巧。然而,研究結果顯示,商業人士自己的簡單方法,往往比這名教授精心設計的預測方法還更有效。這讓這名教授大感意外,甚至讓他覺得有些慚愧。他不禁思索,人們在預測未來時,是不是應該更加相信直覺,而不是數學。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統計學家將這個困境告訴一位認知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告訴他:「很抱歉,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預測時,人為判斷沒有統計模型來得準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兩人一直在想著這件事。多年之後,這兩人又在一所知名的商學院裡相逢。這次,他們將這個難題告訴第三名教授,他剛好是位決策科學家,他的研究領域就是關於如何調和理論與實務、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統計模型與直覺。



      這個知識的火花點燃了本書的創作火苗,其目的就是要幫助各種組織或個人在不可能精確預測的情況下,做出更好的決策。結果他們所得到的關鍵洞見,就是接受不確定性,並且承認可預測性的限制──究竟哪些事是可預測的,哪些是不可預測的。唯有如此,人們才能實際管理日常生活裡所面臨的不確定性,避免成為異想天開、自以為是幸運寵兒的受害者。



      但是我們自然也想要問,難道人們不知道預測有所極限的涵義嗎?理由在於,對於大部分的生活而言,根本不需要預測。例如,儘管像是吃飯、看電影、閱讀,甚至散步等日常活動上,都會涉及某種不確定性,但是當事情發生時,人們都有辦法因應,毋須精確地預測和太多事先規畫。同時,有許多事情人們早就可以精準地預測,例如潮汐的漲退、日出日落,或是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播映時間。規律性及可預測性,支配著人們大部分的生活。



      然而,在某些截然不同的情況下,人們也必須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這時我們只有非常有限的預測能力,而且也無法控制事情的結果。例如,明天或明年的股價會是如何?風險管理專家會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次級房貸危機,因為那會造成金融機構好幾兆元的損失。我們也會想要知道,下一次大地震或恐怖攻擊會發生在何時、何地?新老闆喜不喜歡你的工作表現,他會不會讓你升職?你經過兩年密集籌畫所推出的新產品,究竟會成功大賣,還是會一敗塗地?



      前面提到的,可說是截然不同的情況。但是,人們仍然傾向於將第二種情況的不確定性,當作日常生活中面臨的第一種情況來處理──也就是當作可預測的。這麼做在心理上或許會覺得好過一點,但事實上卻不切實際。簡言之,我們患有一種「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它讓人們誤以為未來是可以預測的,它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不確定。甚至更糟的是,我們相信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影響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不過人們又很容易相信,像這樣的錯誤觀點早就不存在了。畢竟,理性思維應該早已主宰今日科技文明的進步社會。但是很奇怪地,各種迷信依然盛行不墜。即便在200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調查研究顯示,有28%的美國人相信占星,15%的美國人會每天或「經常」看自己的星座運勢,而有高達70%的學生宣稱攜帶吉祥物或幸運符對於學業成績會有所幫助。在地球的另一端,數百萬的中國人相信紅色會帶來幸福、財富、名聲和好運。中國人也相信8是一個超級幸運的數字,還真的有人付了233萬人民幣(大約1,000多萬新台幣)以取得一組8888-8888,連續八個8的電話號碼。諸如此類的迷信處處可見,不乏其例。義大利國民彩券獨缺13這個數字。世界上許多地方,有超過80%的高樓大廈,沒有13樓這個樓層;機場也常跳過13號登機門,飛機上也不見第13排的座位;醫院和飯店也都沒有13號的病房或房間。照理說,在科學昌明的二十一世紀裡,應該已經沒有這種迷信的事了。其實不然。時至今日,依然有著各式各樣的迷信存在,影響著全世界數十億人的行為舉止。



      難道我們都瘋了嗎?當然不是。人們有一種想要控制周遭環境的天生欲望,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就需要預測未來。這股欲望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有助於人類的演化發展;但是它也可能帶來災難。最重要的是,它讓人們不相信機會或運氣在生活裡所扮演的重大角色,導致我們常常根據迷信做出不理性的決定。這在生活與工作的許多層面,的確是如此。即使各位認為自己不會受到這些迷信所影響,即使各位認為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甚至即使各位認為自己從未做過不理性的行為,然而我們畢竟逃脫不了人性。我們天生就有拒絕機運的本能,而情緒只會讓這樣的本能,變得更加強烈。



      迷信的好處是,它能安慰我們,讓我們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控制一些不可控制的事。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我們感受不到對於生活的控制感,就會在心理上造成困擾,讓人們覺得焦慮和緊張。難怪人們會屈服於「控制錯覺」,因為它假設事件是可預測的;它忽略了不確定性,並且讓機運所扮演的角色降到最低。當我們可以輕易相信,人們的能力和行動可以克服運氣的效果時,為什麼還需要認清現實、忐忑不安呢?



      在本書中,我們會讓各位了解到,認清現實並且放棄「控制錯覺」,事實上反而會提升人們對於生活的真正控制,我們將它稱為「控制悖論」(paradox of control)。駕馭機運,就是接受運氣的角色及其重要性,充分利用它所創造出來的機會,並且避免它的負面結果。雖然這會讓人們在心理上覺得不安,但是我們會讓各位了解到,事實上這是有益的。它會讓各位更加能夠掌握命運,它會讓各位能夠駕馭運氣,並改善個人福祉,或是用我們的話來說,改善各位的「個人運勢」。



      例如,試著想像下列的問題。



      ˙? ? 為什麼銀行會使用簡單的電腦程式,來評估潛在客戶的信用程度,而不是相信銀行經理的專業判斷?

      ˙? ? 為什麼蒙著眼睛隨機挑選出來的股票投資組合,往往會比高薪的專業金融經理人所建議的投資組合,獲利能力更佳?

      ˙? ? 為什麼一所大型的都會醫院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用簡單的統計規則來做決策,並決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接受心臟科治療時,會比單純相信外科醫師的判斷,更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 ? 為什麼最富有的美國人(也就是那些登上《富比士》〔Forbes〕雜誌的億萬富翁),並不會比住在寒冷北極圈內格林蘭北部的因紐特人更加快樂?

      ˙? ? 為什麼透過中央計畫控制全國經濟的國家,比起其他沒有管制經濟的國家,表現更差?



      如同我們將在本書中討論的,對於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說明,放棄控制錯覺,事實上會如何提升人們的控制感,讓人們獲得更多好處。



      控制錯覺幾乎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層面,對於人們的幸福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理想上,本書會想要涵蓋影響到生活的所有層面,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遵照自己的建議,放棄對於潛在讀者的控制,改為進行一項調查,找出對於讀者而言最重要的一些事。結果顯示有四個關鍵領域是大家最在乎的,稍後將會在本書中逐一探討。



      接著我們詢問受訪者,請他們估算在這幾個領域當中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多少比例是他們的能力和行動可以控制的,又有多少比例是出於運氣?他們的回答顯示出強烈的控制錯覺,並且說明了一個不幸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朋友、家人、學生和同事,因此遭受許多不必要的失望和挫折。因此,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他們,當然,也包括幫助各位克服這些控制錯覺。一旦各位願意接受可預測性的先天限制,我們就會讓各位了解到,事實上,控制悖論反而能夠讓人們獲得更多的控制。



      簡言之,本書的設想是要用來幫助各位,在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幾個領域充分利用機運,避免犯下一些代價昂貴的錯誤。不要害怕「隨機思考」。相反地,各位應該在隨機當中尋找良緣與機會,並隨時主動出擊,創造好運。


    史畢羅斯.馬克里達奇

    羅賓.霍加特

    阿尼爾.加巴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