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兒童課後照顧是指為6?12歲的國小兒童在放學後,以及寒、暑假期間所提供的各種日間照顧與學習方案。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協助父母親對兒童照顧和教導的實踐與完善,促進兒童在生理、心理、智能、社會等層面獲得良好的發展,並避免兒童在課後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或其它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兒童課後照顧服務方案蘊涵了教育和保育的意義與功能。換言之,兒童課後照顧服務方案的從業人員,也必須同時具備教育和保育的專業知能,方能發揮應有的角色功能。
綜觀兒童課後照顧在臺灣的發展歷程可知,最早起源於教育部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19條第3項規定,在2003年8月1日訂頒《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據以推動之政策,此作業標準在2012年8月27日公布廢止。另一方面,教育部則是在2012年6月4日訂頒《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此辦法迄今已進行四次的修法,顯見兒童課後照顧在當前社會發展型態下的重要性。整體而言,兒童課後照顧係先進國家在重視社會福利基礎下所推動的重要政策,政府自當有其責任對相關的法令和當前現況做一持續性的檢視與修訂,才能確保兒童獲得良好妥善的照顧。
本書出版的初衷,即在於積極回應兒童課後照顧從業人員的專業養成與在職訓練的重要性。在架構安排上,本書首先說明兒童課後照顧的意義、發展背景與功能,係提供讀者對兒童課後照顧服務方案的基本認識。並進一步從運作機轉、辦理單位、方案內容、人員資格與專業倫理、申辦與管理、問題省思,具體說明兒童課後照顧的機制。其次,就兒童發展有關的重要理論: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發展,進行理論內涵的探討,並引導讀者能藉此理解上述三個理論與兒童課後照顧之間的重要關聯性。接著,從教學、評量、班級經營、兒童輔導、學校行政組織與資源、當前與國民小學有關的重要法令等層面,詳細說明藉以強化實務操作面的專業知能,藉此建立正確的觀念和做法。
在此特別感謝作者群吳子宏校長、林驛哲校長、黃暐睿校長、邱世杰校長、駱怡如校長、林雅芳主任惠賜精闢鴻文。此外,本書的出版,荷承心理出版社副總經理兼總編輯林敬堯先生惠允全力支持,以及全體編輯小組的專業協助,編輯高碧嶸小姐的細心聯繫、校稿與協助行政庶務工作,使本專書得以順利出版,謹此一併致謝。敬祈各界先進對本書之內容不吝賜正是幸,以做為日後再版修訂時的參考。
劉鎮寧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