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藝術,酷思考:玩藝術,酷思考:親子一起學藝術,培養美力與思考力》
懂得欣賞藝術也是一種競爭力,
但藝術要如何學習?藝術修養要怎樣培養?
如何看懂藝術作品?如何看藝術學思考?
作者一一解答你的困惑。
作者是一個兒子的媽媽,但她同時也是藝術專業學者,也是國內多所美術館的顧問。
不少親朋好友經常問起:我不懂藝術,要怎麼教孩子欣賞藝術?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思考與美學素養?
於是,她以專業的角度,搭配身為母親的貼心,提供理論與實務作法,圖文並茂地讓家長了解孩子多大可以開始學藝術、談環境中可見的各種視覺藝術,包括家中可見之報章雜誌的圖像呈現,兒童圖畫書中的插畫作品,家中各類物品的設計性等,進而談到走出家門處處有藝術,最後談到走入相關場域,例如美術館等地。以及在和孩子談藝術之前,大人必須先解構自己對美術的想法、接納孩子對美術的多元觀點,然後必須共同欣賞與討論。
此外,藝術不只在美術館,作者引領我們從生活中認識藝術的基本元素。還有,色彩、主題、造型、背景、比例等內涵,也是我們理解藝術的好方法。並且讓讀者可以從跟孩子的討論中,了解到自己與孩子的美感經驗。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兒童的思考判斷能力,以及視覺邏輯發展的能力,導向藝術教育提升美感階段的觀點。
另外一大重點是,如何從欣賞到思考,所以作者不僅提供了學理上的藝術鑑賞方法,還有直覺式的藝術鑑賞討論,有方法就不會言之無物;同時,還要從練習中學會描述、分析、解釋、判斷。
真正的實踐是,父母師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入美術館,來一趟美術館小旅行;將學到的方法實際運用,感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最後一章則會回答一些教育現場中,父母最想問與經常問到的問題,如:如何鼓勵孩子更喜歡欣賞藝術?我的孩子愛畫畫,需要怎樣幫他準備繪畫媒材?我的孩子愛塗鴉,需不需要教他畫寫實具象物?我的孩子不會用固有色,怎麼教他認識顏色,並且用正確的顏色畫畫?老師誇獎我的孩子有天份,是否該讓他去讀體制內的美術班….等等問題,書中都有詳盡的解說。
《天天在家玩創藝:200個創意、藝術創作、手作、瑜伽冥想、自然觀察活動》
★52週趣味又好玩的活動,不管是照表操課或是重新組合活動,讓你和孩子一整年不無聊,發掘不一樣的親子共處好時光!
★專家的玩樂教養妙撇步──創意人與童書作家教你陪孩子玩出好創意,瑜伽老師教你陪孩子冥想靜心與強健筋骨,蒙特梭利老師教你培育孩子的良好發展
★法國亞馬遜、Fnac網路書店讀者平均5顆星評鑑
重新發掘親子共處的歡樂時光!
孩子再也沒不會喊無聊!
本書由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為孩子設計200多個饒富趣味、便於安排又能放鬆身心的親子活動。一年52週,週週都有3~4個不同的活動,例如:觀察自然、畫圖、曼陀羅、蒙特梭利教育活動、瑜伽、冥想、舒緩身心又有趣的小故事等,內容可以依照時間與孩子的需求安排,不僅可以任意挑選單週活動,也可以隨意組合各單項活動進行。書中活動內容皆以孩童的身心發展為主要考量,能培養及展現孩子的想像力、智慧,激發其藝術感,發掘潛能以及維持身體健康。同時並針對大小孩子不同的需求,讓每個孩子都能從遊戲中有所進步與成長,並能培養親密愉悅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