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理性與感性的溝通運用

理性與感性的溝通運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238168
陳宏毅
五南
2025年9月25日
150.00  元
HK$ 142.5  






ISBN:9786264238168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溝通說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

    第三節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溝通與權力及權利社會化的關係

    第一節 溝通與群己關係

    第二節 溝通與社會組織的活動關係

    第三節 溝通與社會組織結構之變遷

    第四節 溝通與權利社會化的關係

    第五節 權利與社會組織的權力關係

    第六節 權利與權力的本質

    第七節 權利與社會的其他概念

    第八節 權利的本質

    第九節 權利的侵害

    第十節 權利與權力的衡平關係



    第三章? ?敘事能力與溝通的關係

    第一節 敘事能力是理性溝通的基礎

    第二節 敘事能力之溝通模組的關係

    第三節 敘事與溝通的關係

    第四節 敘事能力與溝通的學習歷程

    第五節 事理的說明

    第六節 溝通與事實記錄的重要性

    第七節 事理的詮釋

    第八節 事理與溝通的關係

    第九節 敘事能力的事物認知

    第十節 各種溝通活動如何準備—以敘事能力做基礎的溝通



    第四章? ?敘事能力與溝通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敘事能力與溝通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敘事能力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敘事能力結構的變化



    第五章? ?敘事能力與溝通的實際操作

    第一節 溝通實務的操練與技巧

    第二節 實際操作「溝通模組」的類型分類

    第三節 自我演練與操作



    第六章? ?詐欺案件的關鍵理解

    第一節 臺灣社會詐欺話術的演變

    第二節 敘事能力與真相的認知

    第三節 敘事能力與「詐欺案件」的關鍵理解

    第四節 感性與理性的溝通運用,來抗拒社會詐欺案件的肆虐

    第五節 詐欺者深諳「敘事能力」的理性力量

    第六節 結論



    第七章? ?組織內部溝通的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二節 組織領導與溝通的關係

    第三節 組織內部溝通的面向

    第四節 組織內部溝通的突破與教育訓練的創新

    第五節 結論



    參考文獻









      《理性與感性的溝通運用》找五南圖書公司出版時,五南編輯部告訴我,這本書可歸類為商業用書。真心地感謝五南圖書公司給這本書詮釋與出版的機會,希望這本書能帶給社會以及每一位讀者擁有更多的價值、想像的視野及空間。



      談到寫書的緣起,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我開這課程已經有二年多了,在教學過程中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與撰寫。不過,原先「警察敘事能力與溝通」是我在警專擔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時所開發的課程,這個課程定位在「警察法律專業課程」的通識教育,課程中找了許多有實務經驗的警官來學校傳授話術的溝通與運用,以因應警專學生畢業後與實務銜接。



      目前國內教育界或社會人士對於通識課程的概念,仍有不同的解讀與想法,我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的這門課程為「敘事能力與溝通」,這個課程定位在「通識教育的專業課程」上,是希望大二以上的學生能將其所學的知識或經驗,融入與運用到生活中。也希望學生能夠在這課程學習後重組更多的知識與經驗,以開拓「有系統的思維空間與方法」,進而促使他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溝通是人類形塑「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生命歷程,同時產生「學習遷移」的行動力。



      一般而言,溝通是人類社會化必經的學習歷程,市場上的課程講授或書籍多半著重於溝通技巧。本書提供讀者一套有系統的溝通思維體系,不再受制於固有思維的框架,可運用在各種工作場域或是自我修為的溝通運用上,是透過解構與建構的方法,得以產生「關鍵衝突」與「關鍵理解」之間能量的轉換,在理性與感性的交融下創發出人際關係的和諧與自在。



      本書提供給讀者最快樂的概念是「看見自己」、「找回自己」。過程中可體驗、探索群己關係的變化,學習觀察、洞悉事物的因果與本質,重組記憶的思考法則,包容多元智慧的探求,以及拓展人際關係的創發力。


    陳宏毅

    謹誌於福州寓所

    2025年3月20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