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導讀
為他人,也為自己留下一個可以安心停留的地方
文|葉嘉青
(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
  在這本溫柔詩意的繪本中,我們遇見了一位與眾不同的小販,一隻推著攤車,緩緩走過森林、田野與海岸的烏龜。他不賣糖果,也不販賣玩具,而是為這個世界帶來一個又一個恰到好處的水坑。
  烏龜的腳步從容,攤車笨重,卻總在途中灑落笑聲與水花。他為青蛙蓄水、為蜂鳥解渴,也為孩子們準備跳進水窪的樂趣。烏龜從不求回報,卻總有人以微笑、一碗熱湯或一盞發亮的螢火蟲燈回應。他默默地給予,然後繼續前行,從不久留。直到有一天,他來到海邊。沙地吞噬了水坑,也讓攤車寸步難行。就在這個暫停的時刻,一位滿身沙粒的小女孩邀他一同戲水,讓他第一次體會到輕鬆與陪伴的溫暖,也第一次產生想停下來的念頭。
  最動人的時刻,來自隨後的回應。那些曾在他水坑中玩耍的朋友們,鴨子、青蛙、孩子們一一現身。他們不是為了水,也不是為了海,而是為了烏龜。大家齊心合力,把攤車推回森林,在一片空地上挖出池塘,幫助他築起一個真正能停留的地方──「一個家」。故事的尾聲裡,水坑不再只是轉瞬即逝的歡樂,而是成為一處能盛載日常與情感的所在。小販也不再是孤單的旅人,而是成為眾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過往慷慨的付出,最終化作此刻溫馨而堅定的歸屬,讓人讀來心底泛起一股感動。
  貝絲?費里的文字清澈而富有韻律,湯姆?萊廷賀的圖像溫暖細膩,每一筆都蘊含情感與幽默。整本書氛圍純淨柔和,適合親子共讀,也值得仔細欣賞。每一頁都是對自然、對生活的深情凝視。《善良愛家的水坑小販》不僅是一個關於水與旅程的故事,也是一個講述分享、陪伴與歸屬的寓言。烏龜小販提醒我們,最長久的連結,往往出自於無私的善意。而我們或許也能從中學習如何為他人,也為自己,留下一個可以安心停留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