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冰凍女屍的無聲吶喊
控訴著集體冷漠、不管教、不處罰、低刑責
揭露社會裡的偽善,以及教育體制的失能
一起震撼日本的校園性霸凌案,推動調查重啟的紀實報導
控訴著集體冷漠、不管教、不處罰、低刑責
揭露社會裡的偽善,以及教育體制的失能
一起震撼日本的校園性霸凌案,推動調查重啟的紀實報導
猥褻照片的要求、強迫自慰的羞辱……
這是一場發生在少女剛入學時的淒慘霸凌,
除了加害的學生之外,冷漠的體制、沉默的旁觀……
是誰,把一位國二少女逼上絕路?
日本北海道初中二年級女生爽彩因遭其他學生霸凌和性侮辱,被逼自殺未遂後患上PTSD並休學在家。心靈重創的爽彩某日突然失蹤,直到三十八天後——她的遺體被發現在雪地之中。
我想就在今天死掉——
原本熱愛上學、喜歡學校的廣瀨爽彩,在升上國一後,臉上的笑容就逐漸消失,甚至會哭著和母親說「好想死」……終於在2020年2月13日下午六時,爽彩失蹤,當時氣溫已達零下,爽彩卻連外套都留在家裡,也沒有帶任何現金。母親打了好幾次她的手機,卻因為沒有開機而未能接通,手機裡的GPS定位功能也失效,無法得知她身在何方。悲劇發生後,爽彩母親才在爽彩的手機裡發現了大量訊息,關於死纏爛打索要不雅照、性暴力的威脅字句,還有那一句句「又沒真的要死,就別把去死掛在嘴上啊!」那一刻才揭開了淒慘的霸凌真相。
「問卷調查結果並未顯示存在霸凌」,直到採訪團隊前往旭川——
在爽彩的遺體被發現後一週,《文春Online》編輯部接到一位支援爽彩母親的人聯繫。根據這位支援者的說法,爽彩自2019年4月進入當地的Y中學就讀後不久,即曾遭受附近小學與中學學生的「性羞辱」,並因此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直到死亡前都深受創傷困擾。前校長在訪談中否認爽彩遭遇霸凌,堅稱「事情沒到那個地步」,甚至將性侵與強迫自慰事件淡化為「孩子會犯錯」。他多次將責任轉嫁為「家庭問題」與爽彩本身的脆弱,並以問卷調查結果做為未發現霸凌的依據。對加害學生,校方強調「教導」、「輔導」,拒絕律師介入,並拒公開調查書。
要被欺負到什麼程度才算霸凌?被體制黑布掩蓋的真相——
爽彩的猥褻照片遭到散布,被霸凌加害者們強迫做出自慰行為。即使存在上述事實,學校及市政府教育委員會仍未認定她遭遇到霸凌,但日本政府定義是符合構成要件之兒童學生在某種人際關係中,與其他兒童學生發生造成心理上又或物理性影響之行為,致使該兒童學生感受到身心的痛苦,就符合霸凌的定義,那爽彩所遭遇的暴行為何被判定為「尚未到達霸凌認定階段」?遮蓋真相的黑布,是校園裡的「封閉的教師辦公室文化」,還是教職員的退休體制?抑或是一層又一層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霸凌?
霸凌是一種間接的他殺,但並非每一種惡都有罪名——
整起事件,沒有一位加害人受到懲罰,對於廣瀨爽彩的死,加害人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沒什麼感覺」;加害人的父母更直接表示「把錯都推到我們頭上」,然而在未成年犯罪背後存在什麼樣的教育缺失?事件中的網路性別暴力、受害者有罪論,所有與霸凌有關的人,都需要直面真相,以及重新省視他們往後成長之路該如何繼續向前。
本書以紀實的報導,揭發一起校園霸凌致死事件,詳實記錄事件經過,同時引發讀者思考這起社會悲劇中的制度缺陷與群體性冷漠,在校方的推脫隱瞞、加害少年的殘酷涼薄、網絡流言的盲目惡意中,追問社會應當如何保障少數人活下去的權利;並讓校園霸凌、體制運作等議題有更多討論的空間。
不沉默的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毛律師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粉專主持人
法律白話文運動
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凌性傑 作家
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米露谷體系策略長
張瑜鳳 資深法官、《章魚法官來說法》系列書籍作者
曹馥年 《報導者》資深記者
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蔡淇華 作家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