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美中印太博弈下的台日關係(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238267
陳文甲
五南
2025年8月25日
140.00  元
HK$ 133  






ISBN:9786264238267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中國/亞洲研究 > 區域研究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理論?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二章 當前印太局勢? ?

    第一節 「印太戰略」重要性?

    第二節 主要國家的戰略布局?

    第三節 區域安全挑戰?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美中在印太區域的戰略博弈? ?

    第一節 美中戰略博弈背景?

    第二節 美中戰略博弈領域?

    第三節 美中戰略博弈的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日本的安全環境?

    第一節 地緣政治特點?

    第二節 軍事防衛政策?

    第三節 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台灣對日本的重要性與角色? ?

    第一節 台灣對日本的重要性?

    第二節 台日經濟互動與合作?

    第三節 台灣在美日同盟中的戰略價值與角色?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台日深化合作之機遇? ?

    第一節 美國「印太戰略」的推動?

    第二節 台日官方共同的認知?

    第三節 台日民間往來的緊密?

    第四節 中國崛起的威脅?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強化台灣與美日的多邊關係? ?

    第一節 加強美日台三邊的互動?

    第二節 加強與四方安全對話連結?

    第三節 深化經濟合作與技術交流?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台日的抗中戰略之合作? ?

    第一節 台灣必須凸顯的地緣政治優勢?

    第二節 建成台日的戰略夥伴關係?

    第三節 制定台日制度化法案?

    第四節 知日學者扮演台日交流的「二軌要角」?

    第五節 小結?



    第九章 印太戰略下的兩岸關係? ?

    第一節 戰略三角理論在美中台三邊關係的運用?

    第二節 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

    第三節 「印太戰略」後美國兩岸政策轉變概況?

    第四節 未來兩岸關係挑戰?

    第五節 小結?



    第十章 結論? ?

    第一節 印太區域面臨區域安全挑戰?

    第二節 台灣對日本具備不可或缺性?

    第三節 台日須強化抗中戰略之合作?

    第四節 台日關係深受美中博弈影響與未來發展?

    第五節 兩岸關係深受美中博弈影響與應處?



    增訂章 川普2.0與習近平主政下的台日關係發展

    第一節 美中博弈差異與對台日關係影響?

    第二節 美中博弈加劇下的台日戰略再定位?

    第三節 川普式經濟民族主義對台日經貿合作的衝擊?

    第四節 習近平的灰色地帶行動與台日安全協作深化?

    第五節 軟實力交流的韌性與新挑戰?

    第六節 小結:台日關係在美中博弈下的主動塑造與戰略升級



    參考文獻





    自序



      楔子。誠如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所言:「回首看得越遠,向前也會看得越遠。」唯有深刻地回顧與反思既往,才能清楚地預見與擘畫未來。



      驀然回首。經歷三十年公職,期間有幸能在「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的國際事務工作職場上得到淬礪與養成,才有底氣於九年前離開公職後開展了人生第二春,轉進開南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專任教職,同時兼任董事會主任秘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並為累積學術能量,分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等校授課,以及擔任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一副會長、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台灣日本研究院資深顧問等職務,並且樂於挑戰許許多多的研討會論文發表與新聞媒體的國際時事評論。



      起心動念。在邁入學術圈即將「十年磨一劍」的前夕,該是盤點學術研究成績的時候了,從而燃起撰寫本書的念頭。在構思與撰寫的全程中,念茲在茲的還是負笈東瀛時指導教授成田孝三恩師的教誨:「地域政策研究者,在當前全球化的潮流中,須以更宏觀的研究視野,來看待區域發展的過去與未來」,猶記這幾年就是同樣思路陸續撰寫完成《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之政經分析》、《俄烏戰爭的剖析》與《台灣有事,全世界都有事》等專書。此外,身為「留日與知日」學者,始終秉持著高度的榮譽心與使命感,對於長期關心與掌握「生於斯,長於斯」的印太局勢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美中印太博弈的白熱化,帶給台灣與日本在外交、安全、經濟等方面的共同挑戰與機遇,透過多年來積累的「公職閱歷、專業知識、學術研究與公共影響」等能力進行深刻研析,殫精竭慮提出台日關係的學術見解與因應政策建言,促進台日間的相互支持與合作,確立雙邊關係在印太戰略中的長遠價值。



      闡明美中。當前兩國在印太區域的博弈格局中,美中既採取「軍事、外交、經濟」等面向的「戰略衝突」行動,也施展「競爭中有合作,對抗中有對話」的「戰略靈活」態勢;其實就是「競合」博弈,即在「各自不同」利益與安全的議題上呈現「競爭與對抗」,而在「彼此共同」利益與安全的議題上展現「合作與互賴」。



      梳理台日。台日關係當然取決於美中博弈的態勢,記憶深刻的是,2021年12月1日筆者在現場聆聽到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於在國策研究院舉辦的「影響力論壇」線上演說指出:「『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等同於『美日同盟有事』。」再一次公開重申台灣的安全直接影響日本,並進一步影響美日同盟的戰略利益,若台海一旦發生衝突,不僅威脅日本的國家安全,還會牽動美日同盟的防務合作,反映出台日之間在地緣政治和安全合作上的重要性,也凸顯了台日在維護印太區域穩定中的關鍵角色和與美國緊密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台日關係發展因受到美中印太博弈的催化下更形緊密,成為共同應對安全挑戰和維護地區穩定之必然選擇;唯有台日關係更加堅實,美日同盟與印太戰略對遏制中國權力擴張的力道才會更加強大。



      細究台日。彼此間擁有多層次且密切的「五形與五體」關係,包括:一是在「美國引領」所形塑的「戰略共同體」,二是在「地緣安全」所形塑的「命運共同體」,三是在「民主政治」所形塑的「價值共同體」,四是在「經貿科技」所形塑的「利益共同體」,五是在「民間友情」所形塑的「情感共同體」;台日當應強化「五形與五體」的關係與合作,建構綿密堅定的戰略夥伴關係,並與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美國無縫鏈結,聯袂因應印太與台海可能的變局,俾能確保區域穩定與安全。這正是「現實主義理論」中,從「拿破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到「美蘇冷戰」的歷史經驗看來,無論台日是在追求「權力優化」(「攻勢現實主義」的邏輯)或是「安全至上」(「守勢現實主義」的邏輯),雙方唯有「自助互助」才能共生共榮,也才能保持戰略自主與靈活,進而成為美中印太博奕的共同主角。



      兼論兩岸。當前中國正受限於「武統台灣動機雖然強烈,惟軍事實力明顯不足,加上美日介入後果嚴重」等三大因素,對台充其量只能持續加大「統一戰線、文攻武嚇、經濟脅迫、認知作戰、灰區作戰」等諸般手段,企圖「分化台灣、弱化台灣、恐嚇台灣、孤立台灣、制裁台灣」;所以從「條件論」面向來研判,中國短期內不致於有貿然攻台的實質作為。只是從研究中國對外政策的學術角度來看,尤須以「微觀與宏觀」研究方法,在「宏觀層次」上需觀察中國的國際制約與國內決定因素,以及在「微觀層次」上需掌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人一黨,極權專制」決策模式,才能妥擬「超前部署、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政策因應;並要秉持「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的高度警覺,強化台灣防衛力量與對中情報工作力度,才能精確掌握中國對台軍事預警動態,杜絕與防患中國「武統台灣」於未然。



      擘畫未來。期待台灣政府應以「安內攘外之策與固本防患為先,確保台灣永續生存發展」為國家發展戰略:首先,團結全民齊心發展國力與威懾力,共同應處美中博弈影響下的印太與兩岸變局;其次,審時度勢地運用台灣既有的「地緣價值、科技價值、民主價值、國防價值」等四大優勢,「借力使力」與美日同盟發展更為緊密的政經與安全合作關係,進而聯合民主國家陣營共構綿密的「全球安全防護網」;嗣後,當台灣有更強大的國力與國際援助力,才能體現「靠實力才有真和平」的真諦,才能務實開啟兩岸的「和平對等的民主對話」,才能確保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感恩戴德。懇請學術先進們對本書不吝指正,期藉以發揮拋磚引玉之效能,集思廣益為台灣永續生存與發展而努力;並隨著本書的付梓,尤須向雙親與成田孝三恩師生前的養育教導,昔日公職單位的栽培養成,還有開南大學顏志光董事長與林玥秀校長的支持鼓勵,並有學術與媒體界的師長好友的賜教力挺,以及竹仔腳家人始終的關愛疼惜,在在都是從事學術研究與撰寫本書至為關鍵的動能,謹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陳文甲

    2024年夏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