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內向者的勝利:盡情發揮天賦優勢,你也可以

內向者的勝利:盡情發揮天賦優勢,你也可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45543
朵莉絲.馬爾汀
林繼谷
先覺
2025年11月01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1345543
  •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0.8 x 1.8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思潮


  • 心理勵志 > 天賦/潛能開發









    前言 外向者追尋的,內向者早已擁有



    序章 解碼你的內向性格

    �「內向」概念的誕生 �內向者的異與同 �內向的四種類型 �IntroDNAc的基礎 �我是誰?測試你的內向類型 �智囊:冷靜的操盤手 �超級敏感者:感情豐富的藝術靈魂 �怪咖:孤僻的天才 �繭居者:低調的好人

    第1章 展現你外向的一面

    �01.感知另一面 �02.假裝 �03.拓展舒適區 �04.在兩極之間切換

    第2章 培養你的身體意識

    �05.一窺大腦 �06.預防體力危機 �07.強化神經系統 �08.保持良好狀態 �09.應對疼痛和恐懼

    第3章 發掘你的才能

    �10.揭開高調者的面紗 �11.散發平靜 �12.追根究柢 �13.比外表更有內涵 �14.違逆潮流 �15.培養敏銳的感覺 �16.有紀律地追求目標

    第4章 走出你的保護殼

    �17.住得安靜 �18.隔絕刺激 �19.旅途愉快 �20.安排中途休息

    第5章 私生活放輕鬆

    �21.給予彼此空間 �22.表達愛意 �23.尋找安全感 �24.建構家庭生活 �25.共同成長 �26.維繫友誼

    第6章 在對話中展現自我

    �27 以外向的角度來理解 �28 考慮他人感受 �29 在寒暄中跟上話題 �30 加入對話 �31 設定界線 �32 交涉時從容不迫

    第7章 讓節日和慶祝活動變得更輕鬆

    �33.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主人 �34.接受合適的邀請 �35.婉拒的藝術 �36.編造小小藉口來逃避 �37.來去自如

    第8章 培養你的外在形象

    �38.培養吸引力 �39.善用服裝語言 �40.展現存在感而不擺架子 �41.成果要說出來 �42.在喧囂中求生存

    第9章 抒解上班的壓力

    �43.構建遊戲場域 �44.熬過一整天 �45.和外向者合作 �46.在團隊中占有一席之地 �47.關注客戶需求

    第10章 發掘你的領導才能

    �48.起身領導 �49.匯集最優秀的頭腦 �50.真誠的培育與要求 �51.在領導階層中發揮最佳表現 �52.超越自我的專家

    第11章 讓觀眾卸下心防

    �53.習慣一切 �54.規畫一場能減少緊張感的演講形式 �55.撰寫一部引人入勝的劇本 �56.調整到最佳狀態 �57.準備登場 �58.站上舞台

    第12章 釋放你的內向力量

    �59.M型內向者:思考和操控 �60.N型內向者:另類思考和探索 �61.S型內向者:感同身受與創造 �62.C型內向者:感同身受並維持平衡



    後記 靜水深流

    附錄 內向─外向性格測驗

    參考資料





    ?





    前言



    外向者追尋的,內向者早已擁有




      我們在文學和電影中常常會看到這種人:歌德書中情感豐富的少年維特、珍.奧斯汀筆下沉默寡言的達西先生、《哈利波特》的妙麗.格蘭傑,以及《飢餓遊戲》中理性、沉著的女英雄凱妮絲.艾佛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碰到這種人:演員艾瑪.華森、高爾夫球選手馬丁.凱默爾、時尚設計師嘉貝麗.斯特雷爾(Gabriele Strehle)、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伯,以及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做事情低調安靜、私生活嚴格保密、態度謙虛、不會刻意引人注目。他們既成功又顯眼、有趣,但同時也謹慎、敏感,甚至還有一點害羞。這就是內向型的人,他們專注於內在。內向(introvertiert)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內部」(intro)和「轉向」(vertere)。擁有內向性格的人無所不在,以下這些人很可能就是內向者:



      ●有個同事總是比別人早到,因為只有在沒人打擾、沒人盯著自己的情況下,她才能發揮出最好的創造力和組織能力。

      ●有位IT專家,他的點子讓公司成為業界的隱形冠軍。但每當公司聚會要他上台說幾句話時,就會面紅耳赤。

      ●有個孩子,放學後寧可待在房間裡編織夢想或動腦,而不想參加生日派對或是去踢足球。

      ●有個人氣很高的演講者,比起在滿場的觀眾前演講,她更害怕那種看似輕鬆的閒聊。

      ●有個媽媽,在社區遊樂場裡寧願自己看雜誌,也不想加入其他家長的八卦。

      ●有個老闆會專心聆聽、仔細思考,然後在當天稍晚發一封電子郵件說:「你的提議說服了我,繼續深入研究吧!」

      ●有個朋友平時話不多,但只要一提到公路自行車和最美的阿爾卑斯山隘道,就會立刻眉飛色舞。



      由於內向的人傾向保留和退縮,與大多數人截然不同。他們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理想性格:外向、隨和、善於溝通。熱情的問候、即興的演說和張揚的表現,都不是他們的風格。這種差異會讓外向的人感到困惑,覺得這是一種缺陷,有時甚至視為冒犯。對於那些以參與和融入為樂的人來說,內向者的保留和沉靜態度,很容易被視為不合群,甚至是放不開。如果內向性格的人取得顯著的成功或表現出敏銳的洞察,可能還會被指責為傲慢和不接地氣。



      事實上,內向、害羞而且敏感的人,既不是悲觀,也不是畏懼人群。他們只是與外向者有著不同的傾向,甚至在生理上也是如此。他們天生腦部活動性就比較高,對刺激的反應更強烈,對多巴胺(一種能增強感知能力的神經傳遞物質)也更敏感。在日常生活中,這意味著:外向的人所享受的刺激和興奮,內向的人往往難以承受。



      為了擺脫日常生活的喧囂並為自己充電,他們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當外向的人和朋友吃完飯後一起去看電影時,內向的人更喜歡在家裡追劇。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害怕人群、社交或閒聊,而是因為對他們而言,隱私是一種深刻的需求。就像外向的人追求盛大的生日派對和廣泛的人脈一樣,內向的人更喜歡在獨處、兩人世界,或是小規模的親友聚會中找尋快樂。



      內向者和外向者對於世界的感知如此不同,以至於有時候彼此之間就像是外星人和地球人一樣陌生。如果你是屬於安靜的那群人,那麼許多日常情境都會讓你感覺自己活在一個錯誤的星球上。無論是高鐵上不斷響起的手機鈴聲,或是好友長達三天的婚禮,在在都表明這個世界似乎比較適合那些活躍、吵鬧的人,而非沉穩、安靜的人。



      然而,時代在變。隨著蘇珊.坎恩的《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以及希薇亞.洛肯的《內向者的優勢:安靜的人如何展現你的存在,並讓別人聽你的》這些書籍備受討論,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成了一個熱門話題。與此同時,內向的人不僅成了《明鏡週刊》的當期標題,甚至還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這些通常只有像安潔莉娜.裘莉、iPhone這樣的巨星和熱門話題才能占據的版面。從那時候起,商業界也開始意識到,那些不起眼的獨行俠可能擁有巨大的潛力,例如更強的理性、創造力和同理心。



      那麼,內向是不是就成為新的「酷」的代表呢?這種說法或許有些誇大,但內向者確實比以前受到更多重視。這或許也與今日的職場倦怠、壓力和隨時都在線上有關,甚至連外向的人都開始發現:



      心靈的復原和內在的快樂,是享受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避免倦怠的先決條件。



      暢銷書作家伊莉莎白.吉兒伯特在其熱賣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一書中,以自嘲的口吻生動地描述了這個現象。在印度的靜修院中,一個尋找一切的女人,認為透過沉默和自制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從容,也更具神祕感,她說:「所以我決定不再當靜修院中的派對狂人,不再到處亂跑、八卦和開玩笑。我不必成為燈光的焦點,也不需主導所有的對話,更不用為了得到一點點的認可而滔滔不絕。我該改變了。」明星作家保羅.科爾賀也傳達了「專注和退讓如何能積極改變生活」的訊息,吸引了數百萬讀者的心。



      對內向的人來說,「慢活」和「自省」的吸引力不需多加解釋。他們喜歡獨處,正如同香頌歌手喬治.穆斯塔基所唱的,將孤獨變成不可或缺的朋友,變成美好的習慣:「我幾乎把它當成朋友,一種溫柔的習慣。」接著他唱道:「不,我從不孤獨,我和我的孤獨在一起。」



      大腦的生理機制,讓我們將數小時或數日的安靜時光視為一種享受。如果我們過度消耗自己,大腦也會強迫我們停下來休息。外向的人會刻意在行事曆中安排獨處的時間,並透過斷網或靜默日來歡度這段美好時光。但對於我們內向的人來說,獨處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定期脫離忙碌的生活,幫自己充電,能為內向的人帶來許多好處:



      內向的人擅長精確分析、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仔細聆聽、避免爭吵、工作有條有理、能夠察覺細微之處、提供具體成果,並常常在思考和行動上表現出獨特的風格。他們善於避開風險,保守祕密,不會刻意營造出比自身更優秀的形象。



      所有這些特質,都以非常低調的方式展現出極大的說服力。然而,在這個喧囂的世界,僅僅如此還不夠。如今幾乎每個人都需要建立人脈網絡,展現自己並推銷自己。這種額外的付出不僅耗費時間,也讓人疲憊,甚至連外向的人也常常感到不堪重負。對於我們內向的人來說,這種自我推銷的壓力意味著:既要保持內斂,又要積極外向。這種困境越來越難以避免。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工作、生活和溝通的方式,既符合我們的個性,又能適應這個世界,否則我們將被淹沒或忽略。透過本書,你將得到更多的知識、自信和策略,讓自己變得更顯眼、更有說服力。



      ●知識:邀請你深入探討內向性格的不同面向。透過IntroDNAc(內向密碼檢測)這個專為內向者設計的性格剖析工具,你將獲得一個簡單框架,用於評估與發展自我。

      ●自信:讓你將內向性格視為深思熟慮、獨立、細膩和創造力的泉源。這些深植於內心的特質,並非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天生就具備。

      ●策略:為你提供建議,幫助你發揮並強化內向的天賦優勢。同時,在你需要進步的領域,以溫和但堅定的方式,幫助你突破自身性格的限制。



      甘地曾經說過:「用安靜的方式,你能改變世界。」與一般的印象不同,這世界並非只存在一種理想的性格類型,而且,你也不需要大張旗鼓才能對世界產生影響。希區考克、麥可.傑克森,以及喜劇演員維科.馮.布洛等人都證明了這一點;導演蘇菲亞.柯波拉或創作歌手艾拉妮絲.莫莉塞特的生活更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們的知名度顯示,安靜的人也能以自己的方式成就偉大。他們的表現雖然不一定比外向的人更出色,但也絕不遜色。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