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你的錢怎麼跑到別人口袋的?:看懂銀行與政府的把戲,揭露貧富差距的真相

你的錢怎麼跑到別人口袋的?:看懂銀行與政府的把戲,揭露貧富差距的真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45567
安德瑞亞斯.馬夸特,菲利普.巴格斯
林繼谷
先覺
2025年11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1345567
  • 叢書系列:財經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0.8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財經系列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推薦序 ▍吞下經濟的紅藥丸:奧地利學派的警示與洞見……廖啟宏

    好評推薦



    ▍前言 ▍為什麼這本書比炸藥更具爆炸性?



    1 為什麼貨幣不需要國家插手?

    貨幣是如何誕生的?

    一種自然產生的貨幣秩序

    什麼樣的貨幣才要政治人物出面掛保證?

    國家干預貨幣的黑歷史



    2 誰才有創造貨幣的權力?

    貨幣憑空增加的原由

    國家和銀行體系的互利共生關係

    知道金融和貨幣體系如何運作,會引爆革命



    3 為什麼現行的貨幣加劇社會不公?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真貌

    少數人受益,卻是以多數人的犧牲為代價

    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貧富不均的真正元凶



    4 為什麼國家貨幣會拖垮經濟?

    自然利率:未經操縱的利率

    人為利率:被操控的利率

    泡沫一破,必有蕭條



    5 通貨膨脹如何成為剝削的工具?

    維持權力的武器

    感覺糟糕的福利國家

    統計幻象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超比例增加的稅收,助長貧富差距



    6 通貨膨脹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不受國家壟斷的貨幣帶來的生活餘裕

    國家主導貨幣引發的社會撕裂

    廉價資金的甜蜜誘惑,將人拖入信貸消費社會

    「福利國家是好事」的錯覺



    7 政策干預會帶來什麼代價?

    「為了做而做」的干預

    干預的惡性循環

    不干預,市場自己會找出路

    干預造成的文明斷裂

    干預導致資本和資源無法用在刀口上



    8 不良貨幣體系最後會怎麼收場?

    龐大資源在貨幣體系的深淵中消失殆盡

    紙上財富,其實只是一堆空頭承諾

    一個鼓勵人過度舉債的體系

    紙幣體系的未來,取決於人們被欺騙的程度和次數



    9 為什麼你沒聽過這些貨幣體系的真相?

    讓貨幣體系的真相大白於天下

    看穿煽動的伎倆,讓我們的錢獲得自由



    參考文獻





    推薦序



    ▍吞下經濟的紅藥丸:奧地利學派的警示與洞見

    ☉廖啟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客座教授、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一口經濟學》PODCAST主持人




      「你望向窗外、打開電視、工作、上教會、繳稅都能感受他。那是蒙在你眼前的世界,為了遮蔽你對真相的認知。」──《駭客任務》



      馬夸特與巴格斯這兩位德國經濟學者,在書中從貨幣的起源談起,用生動的例子與辯證方式批判主流總體經濟學,提醒我們:現代貨幣體系下的通膨、福利與貨幣供給,其實多半受政府、央行與銀行財團操縱。兩位學者宛如經濟學中的「莫斐斯」,意在喚醒我們這些「尼歐」,看清貨幣制度如何在無聲中掏空我們的財富。



      本書對國家債務、法幣體系與福利國家的批判,提供了深具挑戰性的觀點。它提醒我們,貨幣與財政政策並非中性的技術工具,而會牽動資源配置與社會結構。然而,奧地利學派的論點並非銀彈解答。歷史上從古典、凱因斯到新凱因斯,各學派都能自洽卻難以窮盡經濟現象,奧地利學派也不例外。



      二戰後,經濟學逐漸數理化,強調計量模型,重敘事與哲理推演的奧地利學派則被邊緣化。正因如此,坊間少有通俗入門之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帶領讀者進入奧派的思維。



      貫穿整本書的思維,是建構在作者對於現代貨幣的批評。作者認為自由市場會自然產生不易貶值的「良幣」,如黃金,但政府干預後,人民被迫使用「劣幣」──沒有內在價值的法定貨幣。央行可透過增發信貸製造繁榮假象,最終導致泡沫與崩潰。因此他們主張回到金本位或其他稀缺資源制度。然而,這種批判過於片面。法幣制度在大蕭條後經數十年實證調整,已成為應對失業與衰退的有效工具。貨幣政策雖有缺陷,但也避免了更嚴重的經濟崩壞。



      另外,書中對許多財政與公共政策有許多精闢的見解,包括政府偏好舉債而非加稅,是為了掩飾財政壓力,減弱人民的痛感、國家用通膨來剝削民眾、過度干預的苦果等,每一章都非常引人入勝。



      總體而言,本書提醒我們貨幣、債務與福利政策對社會結構與資源配置有深遠影響。奧地利學派的價值在於:強調個人行為、時間偏好與市場過程的重要性,挑戰了主流經濟學過度依賴模型與數據的思維。其核心思想挑戰了我們對貨幣與政策的認知。這樣的思路,正像《駭客任務》中的莫斐斯,試圖喚醒讀者,帶你從熟悉的世界中抽離,重新看清資源配置與政策決策的真相。也讓讀者意識到,經濟不只是數字和模型,也關乎制度設計與人的選擇。即便不是全能解答,它提供了一種觀察現實的獨特視角,值得任何想理解貨幣、債務與市場運作的人細細品讀。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