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武旦家門:楊蓮英

武旦家門:楊蓮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00786
楊蓮英,徐亞湘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25年10月01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6264100786
  •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 規格:精裝 / 352頁 / 17 x 23 x 4.9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文化/藝術 > 藝術欣賞









    局序�守護的力量

    推薦序�

    致敬小楊 一生懸命 王安祈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 劉慧芬

    藝師序�心誠意正 楊蓮英

    作者序�一生甘苦與戲共 徐亞湘

    第一部

    傳承是天命

    關鍵的一九四八

    我的父親與母親

    「永樂五年」及其後

    八七水災那一年

    「小大鵬」點滴

    蒙師與業師

    就小楊守得住

    大鵬當家武旦

    第二部

    加盟臺視國劇社

    貴人們

    拿手戲

    憶出國演出

    進修路

    長期壓力得甲亢

    梁秀娟的兒媳婦

    我的公公婆婆

    另一段人生旅程

    第三部

    舞蹈教學路更長

    武旦教育的體會

    我的得意學生

    與歌仔戲的因緣

    看兩岸的京劇交流

    傳蘇老師的《奪太倉》

    忙碌充實的退休生活

    為武旦戲創造價值

    註釋

    參考資料

    附錄一 楊蓮英大事記

    附錄二 楊飛手抄曲譜一覽表









    守護的力量




      京劇自日治時期隨著大量渡臺演出的上海京班傳入臺灣,在臺灣培養出一批喜愛觀賞京劇的觀眾。爾後臺灣本土京班、票房的出現,以及融入臺灣社會過程中所做的種種相應調整,在在證明京劇在日治時期即已在臺灣落地生根。國民政府遷臺後,京劇在臺灣走過超過四十年以軍中劇團為主流的歲月。民國七十年代以來,臺灣京劇界開始推動京劇現代化,嘗試以嶄新的作品貼近當代觀眾心靈。改變總是容易引起擔憂與質疑,慶幸的是,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一齣又一齣為當代觀眾而創作的好戲。



      更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京劇舞臺上一個個青春的身影,尤其使人感到充滿希望。唯有穩健地向下扎根,才有蓬勃生長的可能。扎根的工作沒有掌聲、沒有喝彩,安安靜靜,但充滿力量。梨園行向來重視師承,那是因為走過這段路的梨園子弟都明白,無論是教授三功(毯子功、基本功、把子功)或傳授劇目的老師,每一位都是那股安靜力量的推手。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自民國九十七年以來,長期致力於無形文化資產的調查研究及保存維護,除了普查工作、資料建檔、保存記錄、人才養成、教育推廣之外,亦持續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登錄之傳統藝術保存者�保存團體進行生命史撰述及出版工作,推出「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在快速變遷的時代裡,我們更須要有意識地以書寫抵抗遺忘。本系列叢書目前已出版:《淬煉:陳剩的演藝風華和她的時代》、《掌藝游俠:陳錫煌生命史》、《遊刃?寄情?廖一刀:印鈕大師?廖德良「石裡求生」的傳奇》、《尋路:臺北市京劇發展史(一九??-二?一?)》、《城市?蛻變?歌仔味:臺北市歌仔戲發展史》、《功名歸掌上 布袋演春秋:臺北市布袋戲發展史》、《弦鼓唱千秋 舌間畫人生:臺北市說唱藝術發展史》、《霞光璀璨:世紀名伶戴綺霞》、《翱翔天際:風箏頑童謝金鑑》、《林立正的古琴世界》、《林金鍊跳鍾馗儀式劇場》、《永遠的京劇小生:曹復永劇藝生涯與演藝風華》、《舞靈戲精:小咪的華麗轉身》、《老生老旦一身兼:曲復敏的京劇表演生涯》、《島嶼歌戲:王金櫻世代》、《紙上乾坤:張秋山的糊紙藝術》、《天地一紙:李清榮的糊紙藝術》、《大稻埕鼓亭吹:陳金來家族的音樂事業》、《民樂街上老軒社:共樂軒歷史記憶》、《影子與光:孫榮輝的歌仔武林》等二十本。每一本生命史,都濃縮了每一位藝師的生命精華,也記錄了他們所見證過的歷史記憶。透過每一位藝師或有重疊卻又截然不同的從藝經歷,我們欣喜地發現:即使在臺灣這座小小的島嶼上,也能開出各色各樣繽紛秀麗的花。



      欣見「傳統藝術系列」叢書第二十一本《武旦家門:楊蓮英》的出版!楊蓮英藝師出身空軍大鵬劇校第五期,專工武旦,畢業後隨即進入大鵬國劇隊,至民國七十七年轉任教學工作至今,並於民國一百一十年登錄為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京劇藝術保存者。武旦一行向來吃力不討好,對演員各方面的要求極高,但京劇史上不僅鮮有武旦挑班的例子,甚至能專以武旦身分唱出名氣的角兒都不多。楊蓮英藝師在「大鵬」服務的十八年間,「大鵬」曾有長達六年的時間以武旦掛帥,幾乎可以說是京劇史上的異數。



      轉任教學後,楊蓮英藝師的教學不僅限於京劇系學生,歌仔戲、客家戲、舞蹈界都有她點滴灌溉的足跡。恩師蘇盛軾自北京「富連成」帶來臺灣的武旦藝術,不僅因為徒兒楊蓮英的堅持不懈而獲得妥善的傳承,更在異地結出了型態雖異,滋味同樣甘美的果實。楊蓮英藝師的教學經歷,令人想起日治時期及戰後初年,那些隨中國戲班來臺,最終留在臺灣歌仔戲班搭班演出、傳授技藝的京劇藝人︱他們同樣以生命和技藝,滋養了臺灣戲曲的發展。這種跨越時空的巧合,使人倍感驚喜和溫暖。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