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麥肯錫來了:揭開管理顧問巨人的祕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253715
沃特.博格丹尼奇,傅才德
周詩婷 ,林旭英
早安財經
2025年12月01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6269253715
  • 叢書系列:早安財經講堂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早安財經講堂


  • 商業理財 > 傳記 > 企業傳記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時報書評》年度百大好書、《華盛頓郵報》50大非虛構好書

    2022年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IRE)最佳調查類好書獎

    每一頁都讓我怒火中燒

    ——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有些人相信,有一個神祕組織一直在暗中掌控世界,通常他們指的是光明會、外星人或『全球主義者』。他們當然錯了,世界上並不存在什麼掌控重大決策、主宰人類歷史方向的神祕組織。不過,倒是存在著一家公司,叫作麥肯錫。」一位曾經服務於麥肯錫的顧問寫道。

    ?

      在企業界與政府眼中,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是效率與專業的代名詞。他們標榜「讓世界更美好」,在業界享有高度信譽,吸引各大名校菁英慕名而來。

    ?

      然而,這本書就像一顆震撼彈,揭開這家全球頂尖顧問公司的神祕面紗,讓世人看見光鮮招牌背後的龐大利益與道德爭議。兩位得獎的資深記者耗時多年採訪、蒐集上萬份機密文件,以精確冷靜的筆觸,完成了這份讓人一直讀下去的第一手報導。

    ?

      本書揭露麥肯錫如何在幕後影響全球重大議題──鴉片類藥物、電子菸合法化等等,還多次無視利益衝突、同時為相互競爭甚至衝突的兩方服務──例如一面協助中國政府,一面當美國國防部的顧問。

    ?

      雖然麥肯錫強烈否認書中內容,稱本書「誤解並扭曲」該公司及其工作的本質,本書的出版讓全球企業和政府重新檢視管理顧問的滲透與影響力,也更關注管理顧問產業的發展方向……

    ?
    本書特色

    ?

      ☆揭穿顧問產業的運作真相,讓讀者認識麥肯錫如何影響產業政策、公共利益及國際局勢。

      ☆根據真實故事,多起重大社會事件都與麥肯錫有關,例如鴉片類藥物濫用危機、銀行危機等。

      ☆省思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重新思考顧問角色與企業責任,對經理人、企業領袖與政策制定者具有思考價值。

    ?

      主要讀者:管理顧問、企業主管、關心商業底層邏輯的讀者

    ?
    各界推薦

    ?

      調查深入……本書所描繪的,是一家為了利潤不擇手段、積極鼓吹裁員與離岸外包,幾乎完全脫離道德與價值準則的企業……這本書清楚而駭人的揭示了過去五十年間,促使美國中產階級逐步衰退的管理哲學。——《紐約時報書評》

    ?

      徹底粉碎了麥肯錫光鮮亮麗的形象……在這部以《紐約時報》調查報導為基礎的精湛巨作,兩人成功突破了麥肯錫的「保密文化」……精采絕倫。——《華盛頓郵報》

    ?

      令人痛心的報導,揭露麥肯錫數十年來的不名譽行徑。——《經濟學人》

    ?

      作者發現,在過去幾十年,從1950年代的大菸商,到近年的鴉片類藥物危機,幾乎所有重大企業醜聞中,都可見到麥肯錫的影子。更驚人的是,麥肯錫與一連串更廣泛的社會與經濟病灶之間的連結,例如收入不平等、中產階級的崩解,以及2007∼2008年金融危機……博格丹尼奇與傅才德所蒐羅的證據令人咋舌……麥肯錫與這些企業和政策的緊密關聯之所以鮮為人知,部分原因在於該公司極度重視保密,以層層嚴密的保密協議作為屏障。也正因如此,本書所呈現的調查成果更顯得難能可貴。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

    ?

      《麥肯錫來了》內容詳實,讀來引人入勝。作者博格丹尼奇與傅才德是《紐約時報》調查記者,他們做足了功課,點名當事人、抽絲剝繭串連線索、挖掘出關鍵文件。在消息來源的訪談中,有位前麥肯錫顧問對這家公司的影響力進行了生動的解讀:「別再談什麼祕密組織、光明會、蜥蜴人或全球主義者了,真正主宰的是……麥肯錫。」——《衛報》

    ?

      這部揭發真相、令人震驚的著作,揭開了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層層神祕面紗。他們訪談了近百名現任與前員工,並查閱了客戶與帳務紀錄,揭露出貪婪、利益衝突與不道德行為所造成的毀滅性傷害……全書查證嚴謹、文筆流暢,是部令人大開眼界的調查力作。——《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

    ?

      兩位《紐約時報》獲獎記者揭露了全球頂尖顧問公司,如何為世界各地的大型企業、獨裁者及打壓工會者提供顧問服務……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研究案例,說明了不受監督的企業權力如何影響世界局勢,甚至左右我們每一個人。——《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麥肯錫,自詡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管理顧問公司。聽起來似乎無害,對吧?然而它對一些最具影響力的產業,以及各國政府機構的控制力,實際上卻體現了徹底的腐敗與貪婪。麥肯錫善於運用各式保密協議及其他法律工具自保,並以企業術語掩飾實際意圖,其臭名昭著的PowerPoint簡報更是模糊焦點的利器。它的客戶遍及能源與娛樂業、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NBA、沙烏地阿拉伯與南非。麥肯錫標榜提升效率與獲利能力,主要手段則是大幅裁員與削價,這些作法往往是苛刻、甚至危險的。這些建議代價相當高昂,然而當客戶因採納其建議而陷入醜聞時,麥肯錫卻往往能撇清責任、消失無蹤。

      兩位屢獲殊榮的調查記者,在本書中揭發了麥肯錫暗中發揮破壞性影響力的真相。他們憑藉無與倫比的關鍵資料與內幕消息,完成這本劃時代的企業調查巨著……顛覆你對「管理顧問」的所有想像。——《Booklist》

    ?

      兩位頂尖的調查記者,突破了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所築起的神祕高牆,勾勒出這家聲名顯赫企業令人不安的真實面貌——其實際作為早已背離其宣稱的企業宗旨。——珍.梅爾(Jane Mayer),《紐約時報》暢銷書《黑暗的一面》《美國金權》作者

    ?

      無論在政府還是私部門,在美國還是世界各地,麥肯錫的影響力都難以估量。博格丹尼奇與傅才德突破其層層保密文化,揭露這家顧問公司如何教唆劣質客戶——從專制獨裁者到鴉片類藥物毒販——的惡行,以及麥肯錫所謂的「科學管理」,如何最終以惡劣的方式影響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全書視野宏大,報導嚴謹周密,結論令人震驚,這是部重要的著作。——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紐約時報》暢銷書《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

    ?

      博格丹尼奇與傅才德指出,麥肯錫並不是在優化社會福祉,而是專注於最大化企業利潤與貪婪。該公司已成為企業惡行的超級傳播者,助長了美國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虛偽、貪婪、荒謬的簡報、協助並教唆污染企業與藥廠……讀著麥肯錫如何缺德的從各國政府、污染企業與大藥廠牟取暴利,每一頁都讓我怒火中燒。——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

      《麥肯錫來了》出版後,這家神祕的顧問公司恐怕得請自己的管理顧問來處理聲譽危機。本書震撼揭露麥肯錫如何在政府與企業高層發揮影響力。博格丹尼奇與傅才德詳細揭示該公司如何持續協助劣行者並從中牟利,從美國的菸草與鴉片類藥物公司,到俄羅斯政商巨頭與國營壟斷企業,再到沙烏地阿拉伯那位涉嫌謀殺的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而麥肯錫還敢自誇正在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本書堪稱調查報導的顛峰之作。——詹姆斯.史都華(James B. Stewart),《紐約時報》暢銷書《股市大盜》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前言? 工人被電死,遊客命喪迪士尼

    從鋼鐵廠與遊樂園裡的悲劇講起



    1? 麥肯錫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我們是firm,不是company

    一般企業用未來的財富與地位來吸引你,

    麥肯錫除了這些,還給你更多……



    2? CEO們的貼心好朋友

    財富天平上的贏家與輸家

    它們不再是永續企業,只是短暫組合,

    重視的不是明天的進步,而是今天的股價。



    3? 左手賺,右手也賺

    難道沒有利益衝突嗎?

    無論麥肯錫推銷的是什麼,政府部門似乎都會買單。



    4? 川普反移民,你呢?

    我們只管執行,不管政策

    川普的移民政策,麥肯錫可能也有參一腳……



    5? 為中國服務

    在新疆狂歡的洋外腦

    對美國而言,幫中國公司填海造島的計畫,

    已經從根本上破壞了太平洋地區的勢力均衡。



    6? 上癮是門好生意,還是大麻煩?

    為菸草公司服務

    無法抗拒菸草公司的誘惑,利潤實在太令人上癮了。



    7? 鴉片類止痛劑大流行

    一家藥廠之死

    法醫在數量駭人的屍體中,驗出了同一種鴉片類止痛劑……



    8? 說好的一起保護環境呢?

    石油煤礦是門好生意

    我們早就該採納我們自己給別人的建議了。



    9? 小心,資產有毒

    華爾街上的管理大師

    這是一場豪賭,不過他們賭輸之後的痛苦很短暫。



    10? 保險公司裡,一份神祕的簡報

    當理賠部門成了盈利單位

    他們開創了一種新趨勢,讓理賠流程變邪惡……



    11? 安隆與太空人

    有人做筆記,有人在偷拍

    曾經,球迷們在「安隆球場」裡看棒球賽……



    12? 遙遠的南非,一堂不曾上過的課

    慢動作發生的災難

    當客戶深陷困境時,能不能表現出貪得無厭?



    13? 中東王儲與「麥肯錫部」

    顧問業中的「完美避險」

    杜拜辦公室牆上,懸掛著一幅王室譜系組織圖。



    14? 「老友治國團」的團友們

    一份鹹魚翻身的提案

    我們的活動跨越國界,登上世界舞台。



    後記

    資料來源說明

    致謝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