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繁花:美學.散文.作品

繁花:美學.散文.作品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6219535
葉錦添/著
天下文化
2002年2月18日
100.00  元
HK$ 80  







叢書系列:華文創作
規格:平裝 / 200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華文創作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欣賞















  作者:葉錦添自1986年參與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以來,15年的時間內,葉錦添先生參與了多部電影的美術、服裝製作;不僅以電影「誘僧」榮獲1993年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2001年更以「臥虎藏龍」一片,獲得前所未見的「最佳美術設計」與「最佳服裝設計」雙項提名,同時也將葉錦添先生的創作生涯推向全世界的舞台。
  在舞台戲劇的領域裡,透過與藝術團體的合作,創作足跡遍世界各地。在多齣戲劇舞台的豐厚經驗外,葉錦添更將創作觸角延伸至電視精裝古戲、及作品集的出版與展覽等多重面向。葉錦添是第一個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自從勇奪小金人之後,他的設計美學便受到全球的矚目。本書是作者葉錦添的創作手記、散文及設計作品集。
  全書數十張攝影作品,展現出葉錦添詩化的觀看經驗;而他的著名影視服裝設計,如「誘僧」、「阿嬰」、「臥虎藏龍」、「橘子紅了」,及舞台服裝創作如「樓蘭女」、「羅生門」、「花神祭」、「焚松」等,也都以全彩印刷展現其色彩繽紛的驚豔效果。
  想一睹葉錦添繁複美學設計的讀者,本書是台灣第一本;而想了解葉錦添創作理念的同好,本書更是唯一的選擇。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9,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銀色快手
/ 台灣台北
2003.10.20
評鑑等級:

4顆星
繁花似錦──閱讀葉錦添的美學文件

文�銀色快手

  一年多前離開職場的時候,主管送了我兩本書,一本是保羅奧斯特的《月宮》,另一本則是葉錦添的《繁花》。我不記得把《月宮》借給了誰?彷彿已經從書架上消失,這幾天整理舊書要送去茉莉二手書店做資源回收的時候,順手把這本從未翻閱的《繁花》放進背包裡,利用搭乘捷運的空檔看。

與其說閱讀這本書,不如說是賞玩一件精品,如故宮博物院裡收藏的多寶?、鼻煙壺,把許多過去表演舞台的時空,全部濃縮成影像和文字,裡頭透出的氛圍華麗而古典,如夜上海的紙醉金迷。你可以在書中找到一個適合的自己的角度切入,靜觀屬於美學的哲思從文字中折射出不同的色彩,也可以在留白的地方小憩,轉動自己的「回憶之輪」,閱讀是一種休息,也是隨心所欲的自在。

認識葉錦添,應該是從羅卓瑤的《秋月》和《誘僧》這兩部片開始的,我喜歡《秋月》裡頭迷離的氣味,一個日本男人來到香港找尋他初戀情人,無意間闖進香港現代與傳統並存的異質空間,老奶奶的廚房和冰箱是一個收藏記憶的所在,而男人寄宿的旅館充滿了慾望和色情;《誘僧》是吳興國嘗試轉型的片子,講大唐的玄武門之變,守將石崇生背叛了他的主子,背叛了一切,逃到一間沒有佛的小廟隱遁修行的故事。一群和尚們(原本是石崇生的部將)被誘至妓院花天酒地,那妓院不同於一般印象中的青樓歌榭,彷彿別有洞天,魔幻的場景、奢華的服飾,猶如進行秘教儀式的暗黑空間,令我深深著迷。

多年以後,聽說重拍的《星際大戰》前傳,法國的名設計師高提耶,是抄襲《誘僧》裡的服飾造型,來設計各個人物適當搭配的衣飾,翻開星際大戰的設定集,不難看出其與葉錦添的風格雷同之處,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融合,盡在衣飾上的配件和織紋之中,使得服飾設計本身成為一種眩目的符號表現場域。

我不常看舞台劇和舞蹈,所以錯過了許多欣賞葉氏服裝秀的機會,只有手中還留著的《樓蘭女》宣傳DM,可以讓我進入想像的勝景。喜歡《臥虎藏龍》的朋友,應該知道美術設計就是出自他的手筆,韓國人有個傳統的說法,人一生下來就必須與衣服相伴,一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所以一件衣服等於是身體記憶的一部份。而葉錦添則是將累世的文化記憶,一針一線地縫進衣服裡,賦予這件衣服表演的靈魂,演員在演戲的同時,衣服也在演戲。

繁花的背後,葉錦添在文字回到他自己出發的原點,他不談美學論述,談的是自己過去如何走過來的歲月,用回憶去拼湊那孕育他的童年、學生時期以及成名前的心路歷程,這是感覺到好奇,想了解他這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吧!

「慢慢地,我的少年時代養成了一種觀看的方式,就是無心觀照。不論面對什麼朝代、什麼地域、什麼題材……。終究,我只是以一種空白作為開始,貫通了往後的整個藝術思維。」這是摘錄書中的一段話,他將自身體悟的心得娓娓道來,把抽象的意念用他實際走過、看過、接觸過的經驗,轉換成隨筆的方式侃侃而談,他的書寫淡而平實,不同於他所創造的影像世界那樣濃艷光鮮,是一種抒情而細膩的筆調,一種雜記式的拼貼,或一種觀察的記錄。這些思維在不同的文化框架裡進進出出,試圖尋找跨越語言或者非語言的溝通模式,尋找語言的可能性,慢慢地從中提鍊他作品內在的肌理和精神。

我所在乎的,是葉錦添始終不輟的熱情,以及對美學堡壘的堅持。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