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孩子為何失敗

孩子為何失敗
9789576936142
約翰.侯爾特
張老師文化
2005年4月15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576936144
  • 叢書系列:心靈拓展系列
  • 規格:平裝 / 250頁 / 16k菊
    心靈拓展系列


  •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他國教育觀

















      作者約翰.霍特於1953-67年分別在科羅拉多和波士頓私立學校任教,他與同事比爾.哈爾合作,一人上五年級數學課時,另一人就觀察教室生態、師生互動和學生的反應。霍特將生動敏銳的觀察和思考記錄成書,1964年出版《孩子如何失敗》獲得紐約時報書評人Eliot Fremont-Smith慧眼賞識,譽為「可能是近年來最具洞察力、最動人心弦的教育書籍。」

      在《孩子為何失敗》前言中,作者直言大多數在學的孩子都是失敗的。除了考試被當、退學比例高之外,「他們失敗因為他們覺得害怕、厭煩和困惑」「他們害怕考試不及格、害怕讓身邊焦慮的大人們失望或不悅」……。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份討論孩子在學校試圖取悅或逃避成人要求的各種方法;第二部份談孩子的恐懼、失敗之互動,以及對學習的影響;第三部份談孩子真懂、假懂之別;最後一部份討論學校未能滿足學生需求之誤。美國教育改革運動在本書出版10年後達到高峰,興起「回歸基礎教育運動」(Back to Basics)。

      在1982年修訂版中,作者完整保留舊版內容,並增加新的素材(英文版內文左方以直線標示,原本他只想加些字句,但他的想法自首版以來不斷前進,有許多話要說,於是修訂版成了本全新的書。)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稱譽約翰.侯爾特為「理性的溫和聲音」(the gentle voice of reason),其提出學習本質的洞見對於今日讀者更是擲地有聲。

    作者簡介

      約翰.霍特(John Holt) (1923 - 1985),美國教育改革領導者、資深教育家、社會評論家、作家,也是業餘的大提琴家,著有10本深具影響力的書籍,已翻譯14種語言版本。他的第一本著作《孩子如何失敗》對當代教育體系發出警語,促成60年代中期的教育改革運動。

      霍特出身富裕之家,在私立學校和長春藤盟校接受教育。30歲轉入教職,1953-67年侯爾特分別在科羅拉多和波士頓私立學校任教,1968-69年霍特分別擔任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柏克萊大學客座教授。1977年創辦《無學校成長雜誌》(Growing Without Schooling),協助自學家庭並提供公開討論園地,同時成立約翰.霍特書店和音樂商店。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稱譽約翰.侯爾特為「理性的溫和聲音」(the gentle voice of reason),其提出學習本質的洞見對於今日讀者更是擲地有聲。Holt Associates Inc網址為http://www.holtgws.com/index.html

    譯者簡介

      張美惠,台大外文系畢, 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 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資訊焦慮><真實的謊言><美之為物>等, 現從事專職翻譯。







    推薦序一
    協助孩子再次站起來 / 李家同

    推薦序二
    台灣教育最欠缺尊重 / 洪 蘭

    推薦序三
    學習如何「放手」與「出手」 / 馮喬蘭

    修訂版序
    初版序

  • 第一篇 / 孩子的策略
  • 第二篇 / 恐懼與失敗
  • 第三篇 / 真正的學習
  • 第四篇 / 學校如何失敗
  • 結語 / 世界才是孩子學習的最佳場所





  • 協助孩子再次站起來

    李家同

      這本書的書名是「孩子如何失敗」,一般家長一定都是挑選如何栽培孩子使他們能夠成功,或是如何贏在起跑點上之類的書,何以這本書卻是說著孩子如何失敗呢?如果你細看這本書的內容你就會知道,其實真正失敗的可能是教育政策,可能是為人師表的錯,這本書具體闡述孩子的思考行為,讀者們不妨好好地閱讀,在孩子的求學階段給予適時的幫助。

      我在假日當過許多小朋友的家教老師,在教這些孩子的過程裡,我總是用反覆練習來加強他們的觀念,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將他們原本不會的觀念,透過不斷反覆練習,使這些成為他們熟悉的甚至是記憶下來的知識。有些小孩一開始可能不知道「dog」怎麼拼,但是如果這次你問他,下次遇到再問他,再下一次又問他,他一定會懶得回答你了,因為他已經熟得不得了了。這些經驗,讓我體認到,只要我們肯好好地善用社會的資源(像大學生),這些窮小孩一樣可以有很好的教育的。

      我一直相信正常的情況下,一定有資質特別好的學生,但是絕對沒有所謂很笨的學生。看看我國,窮小孩本來就是弱勢的一群,他們沒有錢買參考書,沒有錢請家教,他們的父母甚至教育不高,在學習過程中跟家境好的學生程度上就差了很多,弱勢的孩子回到家沒有人可以詢問,家長也沒錢請家教,到了學校,老師的進度跟不上,於是孩子只好放棄課業了。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城鄉差距的問題,孩子放棄學業,可能就因此誤入歧途。

      孩子的教育是不容疏忽,我們的政府如果能重視教育差距的問題,重視這群孩子的權益,他們一定會有良好的措施來幫助這些孩子,窮小孩子不應該長大後還是弱勢的一群。當我們的教育不斷出現這樣的問題時,我們的政府就該在教育上有嚴正的檢討與改進,有了缺失就要立即補正,這是任何一個施政者應當要有的眼光。

      這本書紀錄許多教學的經驗,也深入孩子內心的世界,透過作者的筆桿,寫出的是一本教育面面觀,孩子從錯誤中必須學取經驗,我們站的立場是協助的角色,是協助他們再次站起來的幫手,而不是造成他們恐懼學習,害怕面對失敗,這是一本不容各位家長錯過的好書。

    (本文作者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台灣教育最欠缺尊重

    洪蘭

      這本書是一位小學老師1958年的教學日誌,讀完了以後你會非常驚訝,整個校園文化、教學方式在這45年間竟然沒有什麼改變。再細看本書作者與另外一位也教五年級的同年來往的書信時,我們就恍然大悟為何教改沒有效,因為我們改來改去,改了制度,改了方法,卻忘了改我們的心態!書中說「我們誤以為成績好的與成績不好的差異在思考的技巧,因此老師上課要教的就是技巧,其實這兩種學生心態完全不同,對成績不好的學生而言,學校是一個危險的地方,要趕快逃離,因此,學生來學校不是學習而是逃避。」這一段話一針見血,我想教過書的人都有深切的體會,學生恐懼上學,教室像監牢,老師像獄卒,不停在挑毛病,學生戰戰競競生怕出錯被罰,整天惴惴不安,度日如年,有個學生跟我說,犯人一天還有十五分鐘放風,作學生連這個都沒有,所以他上課常看外面,響往著外界的天空,恨不得插翅飛去。

      最近報載一個小學生偷安親班的獎狀,把自己的名字填上去,以博父母的喜愛,我看了非常心痛,為什麼只有功課好的孩子我們才愛?功課不好的孩子難道就一無是處了嗎?我常看到在學校挨打、罰跪,神情很畏縮的孩子,一出校門,立刻脫胎換骨,會做風箏、修腳蹅車,會做很多事,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有一個孩子對我說:「老師,只要不要叫我讀書,我什麼都會。」他也的確什麼都會,爬樹捉鳥,下水撈魚,連漏水的馬桶都會修!

      我們講多元智慧也講了十年,但是智育比較差的孩子還是被看不起的一群,我們很少像這本書上寫的去真心探討老師所做的哪些是對學習有幫助,哪些反而會造成阻礙。我們過去一致認為教學活動都能促進學習,如果不能,那絕對是學生有問題,這本書清楚的指出來,很多時候問題在於我們沒有提供一個有意義、有興趣、安全的學習環境。

      過去,很多人跟我說山地的孩子數學不行,他們也的確怕數學,但是今年寒假,我們組了一個數學冬令營上山去教,居然讓孩子很喜歡上數學課,四天的數學營沒有人缺席,也沒有人遲到。學生的成就感不是把水準降低,給他們出簡單到一定會做的題目,這種方法完全沒效果,因為學生知道你在放水,這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們要教的是換一種思考型態,從他們平日生活的角度出發,當他們發現自己被挑戰,而且能克服挑戰時,他自然會有信心,因為這是他的能力而非別人的憐憫。上學絕對不能讓孩子覺得恐懼,更不能是無時無刻不知什麼時候會失敗的恐懼,這是孩子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

        在書中,我們看到這個老師用尊敬孩子的方式使孩子就範,例如為了保持教室的安靜,他會在黑板上寫Quiet,學生會在t寫完時全班寂靜下來,因為寫Q時,老師已經告訴學生他要做什麼,他給孩子五個字母的緩衝時間,把話說完,然後全班安靜,這個緩衝就是對孩子的尊重,這是我們在台灣不常看見的,連政府機關所謂人民的公僕都是如此,說封山立刻封山,不顧山上還有未收成的高麗菜,甚至還有未遷下來的居民。最近因不當封山出了人命,一輛台電的工程車翻落山谷,死了二人,一個本來只要二個小時的車程,現在因為必須繞路宜蘭多花八個小時,人疲倦就易出事。

      像這樣對人的尊重真是應該從小培養,有被人尊重才會自重,有自重才會自愛,這一點真是我們台灣教育最缺的一環,老師父母一向都以權威壓孩子,所以一旦孩子長大,壓不住時,孩子就無法管教了,而且權威高壓方式容易產生孩子的叛逆行為,叛逆其實是積壓已久火山的出口。書中這一段,我想很多父母老師應該好好看一下,幼稚園的老師都知道即使很小的孩子也喜歡被人尊重而不喜歡被人命令,現在社會有很多暴戾的行為,基本上,這些人小時候不曾被人尊重過,所以長大後也不會尊重別人。適度的尊重是文明的表現,若是我們能在生活上多尊重一點學生,罵人時顧到一些學生的顏面,或許現在青少年的憂鬱症不會這麼嚴重。

        最後,看完了這本書,我很為作者的一句話感動,他說「人應該夢想抓不到的東西,不然要天空做什麼」,的確,人應該有夢想,今天做不到的,明天或許做的到,我們做不到的,別人借著我們失敗的經驗或許就做到。最重要的是有成功不必在我之心,有信心努力朝夢想前進。

    (本文作者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