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227.00元
-
8
折優惠:HK$181.6
|
|
嬉戲 Frisk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1240626 | |
|
|
|
丹尼斯.庫伯/著 | |
|
|
|
鄭慧華 | |
|
|
|
商周出版 | |
|
|
|
2003年10月12日
| |
|
|
|
73.00 元
| |
|
|
|
HK$ 58.4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當代暢銷小說
規格:平裝 / 200頁 / 21*1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當代暢銷小說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恐怖/驚悚小說 > 歐美恐怖/驚悚小說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這是一個關於性與死亡,以及慾望如何讓人們自我毀滅的故事。Dennis是一個愛看連環圖畫書的青少年,同時也是一個連續殺人犯。他喜歡藉由拼貼的肢體圖片,來傳達他的慾望。Dennis帶領讀者遊走於慾望和死亡之間,在他的世界裡,所謂的天譴是不存在的。
《嬉戲》一書在一九九一年出版時,引來舉世嘩然。故事的主角丹尼斯在青少年時期無意間看到一堆虐殺照片,他不知道那些照片是造假的,在身心徹底受到蠱惑下,他來到荷蘭,捕獵美男、殘酷支解、吞食他們,實踐他自己的愛殺慾念。《嬉戲》採取極端複雜的寫作方式,幻想與現實不斷穿插,以致多數讀者無法辨別其中的虛構成分。《嬉戲》出版後,作者丹尼斯.庫伯居然和《魔鬼詩篇》的作者魯西迪一樣,遭到死亡威脅。但是庫伯也達到了他的目的……
根據庫伯自己的告白,《嬉戲》一書要把讀者帶入「讓惡之事蹟得以現身,直到讀者無法忽視它的存在,直到連閱讀者深入共感體驗,不得不面對為止。」《嬉戲》的出版一舉推翻同志的政治正確化,引來同志圈的公憤。連「敲打族世代」(Beat Generation)的教父William Burroughs在看過《嬉戲》後都不禁嘆道「他是個天生作家,上帝保佑庫伯。」就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受邀在1996年的Gay & Lesbian國際影展做閉幕片時,不少觀眾都離席抗議,然後在電影閉幕時回到戲院大喊「病態!病態!」
庫伯雖是個同性戀者,但是他在一次訪談裡也承認他的作品,不管是在同志社群或者在文學圈中都是「芒刺在背」。事實上,《嬉戲》以張牙舞爪、毫無抱歉之意的狂妄風貌現身,簡直與石牆事件之後到八○年代以來、用力張揚陽光良善面的同志族群作對到家。庫伯毫無為同志說項示好的意思。他筆下也動輒出現比刻板印象更「不可原諒」的虐待成性男同志,對自身的慾望物毫不膽怯,也不以任何合法化的藉口背書,若要知曉何謂「酷異暴力」,庫伯的這部作品堪稱最佳的入門標籤。(作家洪凌語)
而語言之於庫伯的重要性,應該不遜於書中主角丹尼斯對於支解肉身的激昂執迷。就本書的演練看來,最精彩的莫過於作者以近乎炫技的手法,潑辣揮灑於各色體裁與次文類間。對於同志經典或酷兒殿堂力作熟習的讀者而言,本書不啻為一部從孔雀舌到龍蝦生魚片都樣樣俱全的奇妙「致意之書」(Homage)。(作家洪凌語)
《嬉戲》由於體裁的暴烈與不可思議,在不少國家都被列為禁書,但是絲毫不損其經典地位。《時時刻刻》的作者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讚譽它為「非常重要的小說,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糾纏殺人慾望的心靈。」Salon雜誌則稱庫伯為「美國大師」。
對庫伯這樣的作家而言,任何的政治正確與道德指責都沒有意義。他形容自己在從事的是「反同化酷兒運動」(anti-assimilationist queer movement),致力於呈現「異類」「古怪」「變態」的一面,打破一切的規訓。
作者簡介
丹尼斯.庫伯(Dennis Cooper)
他被稱為新酷兒(New Queer)作家,在其小說《嬉戲》(Frisk)中,他探討殺慾/虐待與被虐待(Sadomasochism)/同性愛慾的微妙互動;最近,由他主編的選集《不爽:新酷兒作者》(Discontents: New Queer Writers),更充分顯示出新同性戀書寫的主張。他在序言裏表示,「這些作品拒絕和各種形式的主流妥協」,所謂「主流」當然也包括所謂樂觀、守法的Gay/Lesbian作品。
|
|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5,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溫懷智
/ 台灣台北
2003.12.29
評鑑等級:
3顆星
"嬉戲"是一位美國作家的作品
這部小說
以一位有虐待狂的男同性戀
為了完成殺人快感夢想為主
片段,意識流的敘述故事
相當驚人與聳動
讀時,要放下所有道德批判
方能進入作者所創造的世界
性/愛/死亡/完成自我
作者盡力的描繪出SM心理世界
粗野 殘酷卻又相當的冷漠孤寂感
通常這類型的作品很容易流於譁眾取寵
真正能寫得動人心魄是相當不易的
這也是本書難得之處
如果
想考驗你對人性黑暗面的接受度
試看看吧
問題
/ 台灣台北
2003.12.05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提供了新的情慾方式----這是最大的意義!他無關所謂真實虛假人道與否的問題,全篇主題緊扣情欲舒發的問題,而且在queer寫作的背景之下,提供的是情欲邊緣化的問題,拿掉虐殺的旁枝細節,簡單的說,是主角是以射精的核心罷了!!
另外在全篇的情慾結構中也有十分倒錯的感覺----如果情慾可以結構化,文本中的最高掌權者是一位女性,是主角是以啟蒙.因而實踐的動力,這些都是十分有趣的現象!!
閱讀本書要用輕鬆的心游賞,而不是執著在情節中,否則太可惜了這本書!!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