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平裝)

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平裝)
9789573251866
白先勇/著
遠流
2004年4月10日
127.00  元
HK$ 107.95  






規格:平裝 / 296頁 / 16K正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尚未分類 ]









  16世紀末葉,東西方同時出現兩大劇作家,英國的莎士比亞跟中國的湯顯祖,兩人才情相當,遭遇卻大相逕庭。隨著大不列顛日不沒國的聲威,如今,莎士比亞成了西方文明的代表。湯顯祖卻因中國傳統崑曲的沒落,而逐漸為人所遺忘,其畢生代表作《牡丹亭》的演出,更成了空谷足音,難窺全本真貌了。

  2004年海峽兩岸三地關心崑曲未來的文化界人士,在小說家白先勇號召之下,因應時代精神,就湯顯祖原著,重新編排《牡丹亭》一劇,賦予其嶄新生命,是為青春版《牡丹亭》。

  本書內容除收錄青春版《牡丹亭》劇本、曲譜與相關演出照片之外,並由兩岸三地知名學者專文撰述湯顯祖事蹟、明清以來《牡丹亭》演出回顧,乃至青春版改編精神及時代意義等,並配以新舊圖片、版刻插畫近百幀,可說是《牡丹亭》一劇前所未見的歷史全記錄,也是被列為「聯合國文化遺產」的崑曲生命力的汩汩再現!

作者簡介
  白先勇,1937年生,廣西桂林人。小學時代起,即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慶生活,後隨父母遷居南京、香港、台灣,建國中學畢業後入成功大學,受到夏濟安等人所辦《文學雜誌》影響,重考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大學時代曾和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後又創辦「晨鐘出版社」。1965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任教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教授。著有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現文因緣》、《樹猶如此》等;短篇小說集《謫仙記》、《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紐約客》與長篇小說《孽子》等。其寫作方式吸收西洋現代文學寫作技巧,融合中國傳統表現方式,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於歷史興衰和人世滄桑之感。近年盡心於傳統戲曲薪傳工作,推廣崑曲不遺餘力,同為兩岸三地文化界所感佩。



出版緣起�王榮文
序文 大夢何嘗醒�許倬雲

【美麗的古典】
玉茗堂前朝復暮──湯顯祖與《牡丹亭》�鄭培凱
《牡丹亭》的魅力�朱棟霖
《牡丹亭》與蘇州�周秦
明清《牡丹亭》文獻選錄
一九一一年以來《牡丹亭》演出回顧�吳新雷
圖片選輯

【春春的現代】
牡丹亭上三生路──製作「青春版」的來龍去脈�白先勇
捕捉愛情神話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詮釋與整編�張淑香
圖片選輯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上中下)
《牡丹亭》曲譜選錄

參考文獻
編後感



牡丹亭上三生路--製作「青春版」的來龍去脈  白先勇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製作崑曲《牡丹亭》。第一次是一九八三年,只演出兩折:〈閨塾〉、〈驚夢〉,由台灣大鵬劇社名演員徐露、高蕙蘭主演,在「國父紀念館」演出兩場。第二次一九九二年,我力邀「上崑」當家名旦華文漪由美國到台北「國家劇院」演出,是兩個半小時的簡版,演到〈回生〉為止。兩次演出都很成功,但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這部扛鼎之作《牡丹亭》是傳奇中的國色天香花中之后,五十五折的劇本,架構恢宏,劇情曲折,上兩次演出,只見一斑,編演一齣呈現全貌精神的《牡丹亭》一直是我多年的夢想,這回兩岸三地文化界菁英共同打造,由「蘇州崑劇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讓我終於圓夢。

從五十五折到二十九折

  這次我也參加了刪編劇本的工作,編劇小組的成員,多為湯顯祖與《牡丹亭》專家:華瑋(中研院文哲所副所長)、張淑香(臺大中文研究所教授)、辛意雲(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我們認認真真琢磨了五個月,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華刪減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三天連台演完,從第一齣〈標目〉演到最後一齣〈圓駕〉,基本上保持了劇情的完整。

  《牡丹亭》的主題在於一個「情」字,我們的劇本也就貼近湯顯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來發展:第一本啟蒙於「夢中情」,第二本轉折為「人鬼情」,第三本歸結到「人間情」。湯顯祖筆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麗娘因夢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終於返回人間,與柳生夢梅結成連理。在《牡丹亭》中給予愛情最高的禮讚,愛情可以超越生死,衝破禮教,感動冥府、朝廷,得到最後勝利。《牡丹亭》可以說是一部有史詩格局的「尋情記」,上承「西廂」,下啟「紅樓」,是中國浪漫文學傳統中一座巍巍高峰。

  一般《牡丹亭》的演出本偏重杜麗娘,以旦角表演為主。我們的劇本,還原湯顯祖原著精神,加強柳夢梅角色,生旦並重。因此,〈拾畫〉、〈叫畫〉這兩齣經常演出的巾生代表作,我們捏成一折,做了適當的改編,更加凸顯其重要性,三十分鐘的獨角戲,將巾生表演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與第一本杜麗娘的經典折子〈驚夢〉、〈尋夢〉旗鼓相當。湯顯祖筆下的柳夢梅遠不止於儒雅俊秀的「夢中情人」,亦是一介不畏權勢,敢與理教抗爭的傲骨書生。如此,我們的劇本生旦戲雙線發展,達到了對稱平衡之美。

  「案頭」的文學本編好後,還得經過「場上」表演的試驗。我們的總導演是有「巾生魁首」之譽的浙崑名演員汪世瑜,他有五十年的舞台經驗,由他逐齣排演過後,幾經修改,我們的演出本終於定稿。

古老劇種的青春傳承

  這次《牡丹亭》的演出,我們以「青春版」為號召,其中有幾層涵意。首先《牡丹亭》本為一曲歌頌青春、歌頌愛情、歌頌生命的讚美詩,男女主角正值花樣年華,因此,我們舉用青年演員飾演杜麗娘與柳夢梅,符合劇中人物年齡形象。崑曲是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但崑曲的演出不應老化;崑曲的前途,在於培養年輕的演員,吸引年輕的觀眾。

  青春版《牡丹亭》選中了俞玖林及沈豐英分飾柳夢梅及杜麗娘,兩位青年演員屬於「蘇州崑劇院」的「小蘭花」班,形貌唱作俱佳,是極具潛力的兩塊璞玉,但玉不琢不成器,於是我們大力敦請汪世瑜及「江蘇省崑劇院」飲譽中國崑曲界的「旦角祭酒」張繼青跨省跨團進駐蘇州,親自指導並傳授。這也是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宗旨之一,藉著一齣戲的排演,完成世代傳承的重要工作。

  崑曲這項曾經獨霸中國劇壇二百年,有過輝煌歷史的表演藝術,從上個世紀初,一直遭到傳承危機。民國初年,崑曲幾乎消失於中國舞台,幸虧有心人士在蘇州成立「崑曲傳習所」,訓練出一批「傳」字輩的優秀演員,日後成為二十世紀崑曲薪火相傳的旗手。汪世瑜、張繼青正是這些「傳」字輩老師傅親手調教的接班人,汪世瑜師承周傳瑛,張繼青受教於姚傳薌。而今「小蘭花」班的俞玖林拜師於汪世瑜門下,而沈豐英亦由張繼青正式收為門徒,在傳承意義上,二人也就隔代繼承了「傳」字輩老師傅一脈相傳的表演風格。這是屬於崑曲表演藝術中正宗、正統、正派的格調。

  青春版《牡丹亭》雖然在編、導、演方面加入了創意,但基本上卻堅守「傳」字輩老師傅傳襲下來正宗大度的表演風格。中國大陸「文革」十年期間,崑曲一度中斷,因此也就造成了今日傳承的斷層危機。當年受過「傳」字輩老師傅教導的演員,這批崑曲界中的中堅,而今都已年過六十,屆臨退休,他們的絕活如不趕緊教授給青年演員,崑曲的表演藝術便有失傳的危險。這次汪世瑜、張繼青破例跨團,全力傳授「蘇州崑劇院」的「小蘭花」班,具有重大的傳承意義,並有良好的示範作用。青春版《牡丹亭》經過一年來的排演,青年演員接受嚴格訓練,唱念之間,身上已有了「汪派」、「張派」的風範。假以時日,細心培養,「小蘭花」也有可能成長為一株奇葩,肩負起崑曲的傳承大任。

現代劇場的古典精神

  崑曲數百年來經過無數文學家、音樂家以及表演者案頭場上的試驗磨合,已經提煉出一套精確嚴謹的舞台表演美學,以抽象、寫意、抒情、詩化為其特色,結合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發展成一種及為豐富成熟而又婉轉優雅的戲曲。如何把這項有著濃厚美學底醞的古典戲曲搬上現代舞台,而不傷害到其細緻精巧的表演風格,實在是一大挑戰。

  二十一世紀觀眾的審美觀,畢竟迥異於明清時代,這次製作青春版《牡丹亭》,我們一方面儘量保持崑曲抽象寫意,以簡馭繁的美學傳統,但我們也適當利用現代劇場的種種概念,來襯托這項古典劇種,使其既適應現代觀眾的視覺要求,同時亦遵從崑曲的古典精神。我們集合了台灣一流的創意設計家,共襄盛舉,一同投入這項浩大的文化工程:王童(美術總監、服裝設計)、林克華(舞台、燈光設計)、吳素君(舞蹈指導)、董陽孜(書法藝術)。連劇中杜麗娘那幅寫真,我也邀請畫家朋友奚淞繪製了一幅粉彩美人圖,在舞台上亮相。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可以說是集合了許多文化人智慧的結果。

  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由「蘇州崑劇院」的演員擔綱,也具有特殊意義。蘇州是千年古都,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扮演著「江南文化」的重鎮,文風鼎盛,人才薈萃。明清時期,一度是全國崑曲中心,崑曲發韌於蘇州鄰近同屬於吳語系的崑山絕非偶然,吳濃軟語,也就決定了崑曲委婉綺麗的風格。柳暗花明、曲徑通幽的蘇州園林藝術;巧奪天工、色彩精豔的蘇州刺繡;吳門四大家清麗淡雅的畫風,其實與崑曲都屬於同一文化系統,也都是「江南文化」的精髓。

  近年來,蘇州市有意恢復崑曲過去在蘇州輝煌的歷史,將蘇州重新建立成崑曲中心。由蘇州子弟同心協力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這齣三天連台大戲,很可能成為蘇州復興崑曲的前奏。

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在崑曲史上應是一個重大日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宣布「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共鑑定十九項,其中包括日本的能劇、印度的梵劇,而中國的崑曲卻被列為十九項之首,這是聯合國文化組織對中國崑曲的最高禮敬。此後,崑曲這項藝術,已臻世界地位,屬於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了。一種藝術,尤其表演藝術,能夠超越時空限制、文化隔閡而達到世界性的地位,並不多見,其藝術的境界,必須提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為世界專家所欣賞。中國的崑曲便是其中少是例子之一。

  這次青春版《牡丹亭》於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台北「國家劇院」舉行世界首演,全部演出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及「台北市文化局」主辦,新象文教基金會承辦,這也是崑曲史上承先啟後的又一盛會。首演之前,且由中研院文哲所及臺大文學院共同主辦一場「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學者三十餘人,都是歐、美、日、中、港、台的重量級學者專家,這也是台灣首次大規模研討湯顯祖其人及其藝術成就的國際大會,《牡丹亭》這部經典戲曲,「案頭」、「場上」同時並舉,互相輝映,這是崑曲的光輝,也是台灣的榮耀。我們虔誠期待這次的演出,會對崑曲這項古老的藝術,帶來青春的喜悅和生命。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