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書有一個優點:想讀多少次就能讀多少次。讀一次,看看某段文章所提到的圖解插畫,再讀一遍……讀完第96頁以後,你還能翻回第7頁,當你「終於領悟」某樣起初顯得如此難以理解的東西時,你會說「現在我明白了」。我希望讀者能在他們的腦海中反覆琢磨這本書。事實上,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這本書的主題——基本透視法——包括許多未被非常確切釋定的想法,並不總是顯而易見或非常容易理解的。為了這一原因,在本書一開頭,包括談及歷史演變時,我們會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重複幾個概念;有時舉例、有時泛論、有時不加解釋……以使概念變得非常的清晰,而你會說「噢,我早就知道了」。這正是我們的意圖:一旦你讀了這本書,最後你就能相信這畢竟並不那麼困難,到那時候,有了堅實的基礎,你就能夠更進一步探索這一主題。此刻我們還不這麼做,因為,在這幾頁(主要為畫家和素描家所寫)中若包含太多的信息,會使內容過於複雜。記住,這本書涉及到某些非常濃縮的主題,為了掌握這些主題,應該在家中多加研究。
同時,我希望你喜歡這本書,希望你在正文內容的幫助下「理解」這些插圖,從一頁跳到另一頁,再回到原處,想想那些大師和理論(這些是我們以後會解釋的),在圖畫中尋找錯誤……換句話說,我要你們有機會參與,自己思考一下透視法對你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會如何幫助你,就是現在、今天……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透視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概念,值得我們關注,儘管當今的畫家對它瞭解不深,也不在一般稱為「寫實主義」和「象徵」的範疇之內繪畫,而在這些範疇內透視法即為一種基本的成分。但是,儘管如此,它仍是我們文化的基礎之一,尤其是我們的視覺文化;如果說我們能夠懂得電視或電影,是因為透視法的再生教導我們如何在平面上「看到」深度。這是基礎的、根本的和重要的概念。
同時,我們可以說透視法是非常美妙的,它是一種理智的幻想,非常能顯示人的本性,儘管由於它的強度、它的明晰、當然還有它的潛力,以及——為什麼不提及它呢?——它製造幻覺的能力,是相當奇怪和獨特又非常廣博的……我們還沒有談到諸如「視錯覺」之類的事呢(「視錯覺」始於巴洛克時期,當時的人把房間的景象畫在牆上)。藉著起居室的視點,它可以顯得似乎有房門,在門背後有通道或另一個房間或陽臺,還有空中的雲彩……換句話說,他們有能力創造幻覺,創造一種「看見世界的方法」,即便僅僅是為了文化的緣故,也有必要瞭解透視。透過他們將幻覺展現給觀者,我們向這些藝術家表示我們的敬意。
我除了對在編寫此書過程中那些曾經給予合作和幫助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表達深切的感激以外,我沒有更多的話要說。首先,我要感謝這套書的出版商荷西•帕拉蒙,沒有他出主意、選主題、給予總的指導,沒有他的編輯工作,沒有他具體的策劃並起草某些篇章,要編寫這本書是不可能的。我也要感謝其他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曾研究過透視法主題的作家和學者,那些寫過各式各樣出色書集的人們,這些書為我展示了許多解釋事物的不同方法。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編輯安吉拉•貝倫格拉,感謝米奎爾(從他自己的作品中選出)的插圖。萬分感謝。也感謝你閱讀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幫助。
蒙特薩•卡爾博
(Muntsa Ca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