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金錢心理學

金錢心理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453027
Adrian Furnham & Michael Argyle
許晉福
弘智
2000年7月15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570453027
  • 叢書系列:心理學諮商系列叢書
  • 規格:平裝 / 454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心理學諮商系列叢書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貨幣











      哪些原因會讓一個人變得揮金如土,或者變成守財奴?為什麼對某些人來說,施捨金錢比保有更讓他們快樂?我們有豐富的人類學文獻,探討天賦本能的本質與意義;我們也有重要而有趣的社會學文獻,研究富人與窮人的行為,以及兩者間重大差距對社會的影響。我們雖然非常子解性的心理,但錢的心理卻是整個心理學領域遭到嚴重忽視的主題之一。比起性和死亡,錢更是一項「禁忌」,為什麼呢?這本迷人的書將會加以探討。「金錢心理學」是一本全面性的跨文化著作,不但整合了多個學科散亂但引人入勝的文獻,而且涵蓋了最新的資料。無論是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還是對商業和經濟學有興趣的人,相信都會對本書感到好奇。






    第一章 金錢心理學
    第二章 金錢態度
    第三章 年輕人、社會化與金錢
    第四章 金錢與日常生活
    第五章 金錢精神官能症
    第六章 財產
    第七章 金錢與家庭
    第八章 工作中的金錢
    第九章 金錢捐贈
    第十章 大富翁
    第十一章 經濟學模式







      金錢心理學?大多數人在聽到這樣的書名時,免不了都要感到驚訝與好奇——即使是唸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人,恐怕也是如此。錢不過就是錢嘛!它跟心理學有什麼關係?讀了本書之後,你將明白,錢不只是交易媒介而已,它事實上被人們賦予了許多象徵意義。然而,由於本書涵蓋的主題範圍甚廣,而且學術味相當濃厚,讀者如果畏懼其學術性而放棄閱讀的機會,將錯失書中許多寶貴的資訊與想法,實在相當可惜。於是嘗試為本書寫了這樣一篇簡單的導讀,點出每一章所探討的主題,或許可以為讀者伴讀,讓各位在搜尋寶藏的過程中,不至於迷失方向。
      在第一章裡,作者對於心理學之外的其他學科對金錢所作的研究進行一番概述,讓我們了解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女性主義如何看待金錢。對於經濟學家的基本立場——人的經濟行為是理性的——作者也提出了不少的質疑與批評。不過,本書的目的並不僅為了挑戰經濟學家的此項假設;對心理學家而言,金錢心理學這個課題的宗旨在於,對於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的金錢態度、金錢信念與金錢行為進行描述與探討,並進而了解背後的意義。
      第二章則明白告訴我們,金錢是象徵性,它被人們賦予了各種道德與情感上的意義;有人認為金錢邪惡,有人則認為金錢代表個人成就。不少學者試圖以各種量表來測量人們的金錢態度,並以心理計量的方法探討金錢態度背後的基本面向。研究並顯示,金錢態度並不單純,它跟政治信念和投票意向等等都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除了成人與金錢的關係之外,我們同樣關心兒童和青少年在這方面的認知與行為。我們很好奇,兒童和青少年對金錢的瞭解有多少?他們的經濟概念又是如何發展的?第三章批露的研究顯示,經濟知識的獲得除了有其漸進的發展階段之外,尚取決於性別、社會階層、文化與個人經驗等因素。不過,對於為人父母而言,他們可能更關心子女的經濟教育:該不該給零用錢?該從幾歲起開始給零用錢?給多少?怎麼給?這些問題相信是許多家共同的疑問。本章或許能夠提供他們一些指引。不過,除了父母以外,學校、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也都在經濟教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談到消費、儲蓄與納稅,三者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錢行為,但是,儲蓄與消費有哪些型態?什麼樣的人會賭博?他們為什麼賭博?人們對課稅有哪幾種不同的態度?再者,逃稅與避稅行為有哪些心理意義?這些都是第四章探討的問題。
      第五章探討重點是病態的金錢行為之主要類型。這方面的研究多半採取精神分析取向,並以個案研究為基礎。就此種研究取向來看,金錢只是某種象徵物,它可以滿足我們對安全、保障、愛與自由的心理需求。不過,這些理論有其侷限,因為它們往往都把金錢問題歸因為童年時期的問題,而忽略了其他的心理、社會或經濟因素。
      第六章的主題是財產。人們花了許多錢購買財產——有些財產是必需品,用來滿足生存的各種基本需求;有些財產雖然不具實用價值,卻極人們重視。由此可見,金錢並非衡量財產之價值的唯一指標。此外,本章還就性別、社會階層及年齡等變項描述各種群體在財產擁有情況方面的差異。再者,我們也瞭解到財產如何反映一個人的社會階層、個性以及身分認同,以及服飾之類的流行又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家庭是一個特殊的經濟單位,它有其異於市場經濟的現象與規則。第七章帶領我們探討家務分配、家庭的財務控制、金錢移轉、家庭的儲蓄和消費經濟課題。由於送禮是經常發生於家庭成員之間的一項行為,本章也將探討送禮這個現象,並試圖回答一些相關的問題,例如:人們花了多少錢送禮?錢適合用來當作禮物嗎?禮物的意義何在?
      不可諱言,賺錢是我們工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第八章告訴我們,財務誘因不但可以提高人們工作的努力程度,也會影響工作滿意度、曠職率以及流動率等等。對組織的決策者而言,本章探討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有效地將報酬與績效連結起來。無論如何,人們最在意的倒不是絕對的薪資水準,而是比較後的薪資:報酬公平與否,將對員工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和行為反應。再者,就職業的選擇而言,錢並非最重要的因素,興趣可能是更重要的考量。此外,除了金錢這項外在報酬以外,其他的內在動機也非常重要。
      第九章談金錢捐贈。這裡提供了一些描述性的研究,該我們瞭解英國、美國以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捐贈概況,包括捐款金額、捐贈對象、以及捐贈與收入、年齡、性別等變項之間的關係。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捐錢呢?是為了謀求經濟利益?出於同情?或是宗教與道德的影響?本章還談了一個極有趣的題目:小費。人們為什麼給小費?小費的多寡又取決於哪些因素?而如果你是服務生,你可能會問:如何做會讓客人給更多的小費呢?本章或許能夠提供你一些靈感。
      發大財是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但遺憾的是,畢竟只有少數人的人能當上億萬富翁,對我們這些發不了大財的人來說,或許只能過過乾癮,想像一下大富翁的生活。然而,他們的生活方式跟一般人究竟有何不同?他們又是如何致富的?第十章或許能夠滿足讀者這方面的好奇心。
      第十一章試圖回答一個常有人提出的基本問題:錢能夠帶給人們快樂嗎?作者整理了多項研究,讓我們得以從休閒、工作、婚姻、健康等多種角度,來探討金錢跟生活滿意度以及幾種正負面情緒之間的關係。透過作者在書末對前面各章所做的總結,我們也很清楚地瞭解,經濟學家所謂的「理性經濟人」,在真實生活中恐怕找不到幾個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