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三十五年,自從Herbert Hyman及其同儕寫了一本對於調查訪問具有新里程意義的著作之後,社會科學家才識得一些關於訪員如何會對調查資料造成誤差的原因。雖然自1954年以來,訪員在方法研究中從未成為「熱門」的主題,但是我們覺得這期間一直持續成長的知識,已到了應該彙整的時候了。
我們了解到在調查中,訪員影響了他們所被給予的答案。我們也知道有可行的策略可減低訪員相關的誤差,但是在今日,在很大的程度上這些策略在調查研究的執行中仍不常見。我們撰寫此書的目的包括了提供具成本效益的建議以從事更好的調查,並對那些尋求調查資助的人提出證據:即使是相當小的花費就可以對調查資料的品質造成很大的差別。
顯然地,本書主要的讀者群包含了那些直接涉入人口調查的執行者。但是,訪員為了很多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蒐集資料。任何人只要是從他處獲得資訊加以彙整列表,或轉成量化的形式,就應該對如何減低訪員相關誤差的方法感興趣。因此,本書在寫作上,基本上所設定的讀者群很廣,並不假設一定是研究法、統計,或是任何特殊訓練的背景。
我們很嚴肅的認為,調查研究是一種社會科學。我們認為社會科學中的測量是可以和其他科學一般嚴謹且具效力的。我們會害怕聽到別人把訪問或是問卷設計說是一種藝術,而不是一種科學。要盡量提高測量在調查中的效度是有其必循的程序,就如在其他科學中所必有的努力一樣。本書便是這些程序的概略介紹,它例證了訪員如何影響資料,以及如何減低這些效應以產生更有效的資料。
對於調查資料的使用者,調查中有關人的部分總是會令人感到疑問。有一些評論家認為,一致、標準化的訪問是不可能的;另外的調查資料使用者認為理所當然的就應該是標準化的。但是,以上皆非。藉由訪問來測量是可能的,但絕非易事。如果沒有好的訪問,就不可能做到——至少不會做得很好。訪員和受訪者皆為凡人,這是有效率的測量所要考慮到的現實條件。我們希望我們已經將在訪問所發生的現實狀況下要產生好的訪問所需的程序做了很好的列述。以下就是更多的詳細內容!── Floyd J. Fowler, Jr. Thomas W. Mangi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