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醫生的看與不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874993
楊治國
原水
2005年12月19日
73.00 元
HK$ 62.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悅讀健康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悅讀健康系列
分
類
醫療保健
>
常識/概論
>
醫療常識
同
類
書
推
薦
抗老!!免疫最給力﹝增訂版﹞
最強疲勞恢復法:國家級體能訓練師教你對抗慢性疲勞,打造不累的體質
逆轉,由不得你不行!:逆轉系統神學十講
未來個人化精準醫療:運用單一個人的健康數據和DNA,打造專屬的治療方式和藥物
未來個人化精準醫療:運用單一個人的健康數據和DNA,打造專屬的治療方式和藥物
內
容
簡
介
學會自省之後,常常「看見」以前「看而不見」的事物,常常「體會」以前「看不懂」的現象…
一位資深醫師真切點出自己曾經「視而不見」的現象,對現行醫學教育、醫療制度、醫院管理與醫病關係,寫下他最深的省思與頓悟。
一位資深醫師看見
◎複雜事件會隨著時間變得更複雜,我們當醫師的,常常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才能了解全貌,而且還需從不同角度查看此複雜事件…
◎醫師看病的初步,就像偵探辦案子,先只是蒐集「事實的資料」,而不是蒐集「意見」。最怕的是詢問病情的醫師將自己的意見參雜其中,先有成見,認為病人就是這個病…
◎醫師和病人一旦產生對立關係,彼此就沒有慈悲與感恩可言,所有的醫療就喪失其意義了…
◎我在行醫過程中,學習到人類暗中作祟的私心中,會影響到人的判斷能力。學習正確的做事方法解決問題,其實是在學習克制自己的自私念頭,才有辦法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
◎當醫師這行最大的福報是,可以歷經許多次的生命,雖然自己只可以活一次,但是看到許多病人在臨終前的懊悔,也等於自己的一個體驗與學習…
作者簡介
楊治國
現職: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呼吸治療科主任、慈濟大學臨床副教授
經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台大醫院主治醫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胸腔及重症指定指導醫師
專長:呼吸治療、一般內科、胸腔內科、呼吸治療、重症醫療、肺功能評估
目
錄
推薦序 醫者心聲,無限省思!(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林欣榮)
自序 共享病人的喜樂與人生
生與死
資訊氾濫與事先預測
亂與
序
與信任
科學與人性
事實與意見
智與情
浪漫與現實
聆聽與陪伴
自私與自律
哭與笑
你與我
追求與安寧
反省與考核
模式與流行
惜福與感恩
不息與成長
無用與大用
閒情與無求
序
top
作者序
共享病人的喜樂與人生
我寫此書的一個動機,是為了感謝我的病人,雖然我只有一次的生命機會,但是在這些病人演出的人生經歷中,我都能夠參與其中,共享他們的痛苦與解脫、歡樂與悲傷,因此我等於已經經歷許多次的人生,學到許多次的生命教訓。我深信,有好的病人才能創造出好的醫師,如果我能夠有所成長的話,還是要感謝我的這些病人。
我的老師與我周邊的人,也是讓我成長的人。每次在我門診到中午未看完時,醫院裡的志工皆會替我拿中餐便當,讓我能安心看病。如果我能領悟一些事務,應該對我成長中周邊的人,都有所虧欠。回顧此一生,從完全無知的出生,歷經別人的死亡,從而領悟萬物之奧妙關係,從亂中看出不變的原理與秩序、了解何時需要資訊與何時需直接認定、學習明辨與信任之差異、以科學與人性去幫助他人。遇有爭執時,了解分辨事實與意見的不同;對待人也開始學習使用智慧與付出感情,對於無法克服的現實,能夠以浪漫面對之;對於身旁的人、萬物,去聆聽與陪伴;了解自己有自私的本性與自律的重要,練習與人共享而不分彼此,在追求中時時提醒心靈寧靜、反省自己而不要去考核他人,對於大眾追求之物與行為,比較能提醒自己,此模式乃是流行,而非真正在智慧下的產物;了解人類必須惜福與感恩,否則會毀滅大地;人在不息努力中成長,無用與大用同為一體,懂得閒情與無求才是真正能享受人生。
我有時會想,如果人不會死亡時,會變成如何?我想生命會變得很無趣,當生命無法從萌芽一直到垂老離去,而是停頓於一成不變時,大概每一個人最後都會因為無聊,選擇自殺解脫。生命之美就在於不停的體驗與前進,從開始到結束。……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漫步遊MAP&GUIDE 5 巴黎地鐵遊
2.
型男筆記本---打造有型有禮優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