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黃狗的窩(電影小說+寫真劇照)

小黃狗的窩(電影小說+寫真劇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205901
林倩葦、林琦珊、薛文瑜
野人
2006年3月01日
73.00  元
HK$ 62.05  







* 叢書系列:故事盒子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19.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故事盒子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溫馨勵志









蒙古大草原上,流傳著人與狗的輪迴故事
阿嬤說,一世當狗,一世當人
所以狗狗和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本書是電影《小黃狗的窩》原著小說,故事的靈感來自導演小時候,阿嬤告訴她的一個蒙古民間傳說。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電影背後的深意,書中還介紹了蒙古的音樂、政治、動物、頭髮、衣服、靴子、食物、傳說、蒙古包和學校,當然,還有許多草原味十足的電影劇照。

  蒙古人愛狗,相信人和狗之間有種特殊的輪迴互替關係,所以在狗死後,會把狗的尾巴截斷,放在牠的頭下面,作為轉世為人的辮子(蒙古人紮辮子),並在狗嘴裡放一塊奶油,作為來世的第一餐。

  小說內容描述小女孩娜莎在洞穴裡撿到一隻小花狗,但她爸爸擔心住在洞裡的狗兒會引來「月亮的兒子」──狼,堅持不能養牠,但娜莎還是決定偷偷收留牠,不讓爸爸發現。

  蒙古的鄉村日漸都市化,遊牧生活面臨了衝擊,許多家庭開始遷居都市,娜莎一家也是。當他們把蒙古包拆卸下來,裝上車後,爸爸卻把小狗拴在最後一根木樁上。娜莎坐上滿載行李的車子,駛離草原,眼看著被拴住的小狗,眼眶充滿了淚水…。就在她離家園越來越遠,小狗也逐漸消失在她的視線時,媽媽突然發現,娜莎的弟弟並沒有上車……

重要事件

˙2005年在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造成轟動,2006年獲邀台北國際書展開幕片,2006/3/31正式在台上映。
˙獲獎連連:坎城影展「金棕櫚狗狗獎」最佳影片、慕尼黑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青年導演獎」、獲選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影展」競賽片,代表外蒙古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衷心的喝采-看琵亞芭蘇倫戴娃新作    席幕蓉

  繼《駱駝駱駝不要哭》之後,蒙古國的年輕導演琵亞芭蘇倫戴娃的這部新作,又讓人衷心要為她喝采。

  這部新作,是一篇詞句清新、節奏舒緩的散文詩,同時,每個細節,又緊扣著文化與時代的脈動。

  琵亞芭蘇倫戴娃的成功之處,就是她能夠帶領整個工作團隊進入一個蒙古家庭而不驚擾他們,我們這些觀眾因此得以在最近最清楚的距離觀看、聆聽、會心與感動。

  曠野無垠,時光悠長,生命在此,雖然顯得極為脆弱與渺小,卻始終能夠綿延不息。影片一開始,父親對孩子說的那句話,就素樸地呈現出游牧民族心深處不移的信仰。

  如今已被學者贊嘆的那些無形的文化資產,諸如堅忍、勇敢、互助以及體諒等等的美德,其實都是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之時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所累積起來的,我們都可以從一個小小的家庭之中領會到這些在游牧文化裡極為美好的質素。

  譬如這個家庭要從夏營地轉場到秋營地之時,兩座氈房都已拆淨,和所有的家當一起裝上牛車,整隊待發。從高處俯視,青綠的草原上只留下兩塊土色的圓形的印子,那就是這個小家庭在其上生活過一個夏季的痕跡。

  讓我震撼的是,在出發之前,這對夫婦又重新走進已無一物的這片圓形印痕的中心,恭恭敬敬地再祭灑一次大地,當他們說出「美麗的杭蓋草原,感謝你的收留」之時,我不禁熱淚盈眶。

  人與自然,彼此善待,在浩瀚的天地之間永存感恩之心,這就是游牧文化裡最令人疼惜與珍惜之處啊!

  請問,這不也就是身處在廿一世紀的現代人,剛剛開始努力推行的環保概念嗎?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此向台灣的觀眾真誠推薦這部影片,值得一看!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艾利絲
/ 台灣台北
2006.04.24看艾利絲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看完好有韻味的電影,很快就買回這本書。

電影好看、書也好看;電影的畫面與運鏡讓人完全感受到蒙古草原的包容與恩賜,小說則是補充了一般人較不熟悉的蒙古文化及觀影後想得到的劇情解答。

許久之前曾買過蒙古歌手烏仁娜的專輯,據說她跟電影導演是好朋友。我突然想為遙遠的蒙古蘊孕出這兩位才情洋溢的女性,向上天獻上感恩。

若不是她們,蒙古的美、蒙古的深藏內涵、蒙古面臨全球化的衝擊,恐怕不會讓活在城市如同井底之蛙的我看到與知道。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心得很難寫,哈!:p總之,相信我,買來看就知道了!^^
2.
鰻魚跳火圈
/ 台灣南投
2006.03.26看鰻魚跳火圈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上星期有一位客人上山,他是蒙古人,會非常古老而純粹的蒙古吟唱。聽了他的歌,始信游牧民族擅以言入歌。他的漢語有很重的鄉音,音韻不同於今音,乍聽下近乎祀神的祭歌,有奇異的旋律。
  歌中的大意是:
   我英勇的戰士們啊,我帶了美酒來看你們。
   我帶了美酒來看你們,邀你們與我一同馳騁。
   一同馳騁廣闊的草原,再創我們偉大的功業。
  客人說,這是窩闊台汗國流傳下來的曲調。

  在中原固有的思想觀念裡,邊埵是蠻荒,漢民族發源地與其生居地則是文明的中心。當交流發生,富庶的文明被崇尚,身居邊埵的人嚮往中心,中心的人則視外族為異心。封建文化裡的蔑邊尊中,何嘗不是中原地區數千年不斷的部族、家國之戰的肇因?
  回顧曩昔,蒙古數易其名,以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為例,商為鬼方,西周為嚴允,春秋稱林胡,戰國始有匈奴之名。東漢為鮮卑,北魏為柔然,北齊為突厥,至唐中易以回鶻,五代有達旦,北宋為遼,南宋為蒙古,至蒙元統一。明代改韃靼,清又一統,今日還為蒙古。
  從烏蘭巴托在歷史上的從屬來看,這片青青草原,不知埋葬多少枯骨亡靈。但游牧民族果然好戰嗎?聽那位客人的歌唱,暢然恣意,或許確有好戰者;但在《小黃狗的窩》裡,巴察祿這家人,比起現代都市人家,又不知純樸無爭多少?與歷史記載並看之,顯然人非天生好戰,而是有諸多條件促成。

  觀看書中女主人每日的敬拜儀式,翻查古記載,契丹人民自有拜日、拜天地、祭山等風俗,而佛教的傳入,也讓儀式帶有佛教信仰的色彩。書中處處可見對有生的敬意,不管於作者敘述蒙古人的宰殺禮制上,或在撿拾春蓼裡,拔營後感謝草原,每日感謝天地賜予一日之醒,在在皆是。
  作者敘述在德國求學時,偌大的地方所有關於蒙古的影片,竟都片段取材屠宰的鏡頭,而無述其嚴謹的禮節。不禁使人想到宗教說人殺生必還報之,是以有人不自殺生,而買肉以食;又有人不殺生,不食肉魚,只為功德計,卻自尋昂貴補品厚養身體;又有人不作功德想,卻作「善」想──試想,為了「為善」而「為善」,這還是善嗎?這只是「偽善」罷了。佛陀當年托缽時,並不計較食物葷素;耶穌不亦聖人乎,五餅二魚分食。若言動物有靈,何不說萬物皆有靈?水尚有十萬八千小生命,何況空氣?如書中蒙古家庭這般敬天愛人,取食有禮有節,比諸一般言「善」的人,不是更加的善良嗎?

  古代聖賢皆言上古之人有德,是從不言德,是以有德。一個平凡的人從來不知道修,但天真敦厚便在世俗一般人之上。書中,小女孩的父母與獵人考量洞穴與狼的關係,是經驗留下的教訓使然,而小女孩並沒有太多經驗,直觀的判斷卻讓事情走向好的一面。書中的這隻小狗,牠會因為天性咬死地松鼠,也會因為天性而保護主人,世人用人心來看待牠的行為,便稱牠的行為或善或惡,但小狗本身其實並無善惡之別。
  在書中,精采地闡述了這個部分:當小女孩聽了父親的話,再加上一些小小的事實,讓她相信小狗不會帶來災禍的心開始動搖,為此她在放牧途中一度想棄小狗不顧。但是最後她對小狗的關愛,突破了父母給予的善惡觀念,而信任自己的判斷,又回頭來找尋小狗。在夜晚時接納這迷途的一人一狗的老奶奶,像在童話故事裡,做了好事的好心人,便會得到上天的指引一樣,向小女孩敘說了這本書的精髓:關於人和萬物的轉生,關於生命的生生不息──小黃狗的故事。
  這個故事放置在本書的中心,將人與天地自然的感情再重新連繫起來。在老奶奶的故事裡,小黃狗的前生是誰,而小黃狗又會轉世為何呢?名叫點點的這隻故事裡的主角,牠過去是誰,未來又會是誰呢?蒙古草原上,或許有無數個「點點」、也有無數個大人與小女孩吧!

  『人都會死,但生命會延續。』(《小黃狗的窩》, p31)古人有句話,叫「返樸歸真」,這句話的意思是:期使人們都能除去外飾,回復淳樸的本性。在蒙古廣闊美麗的杭愛草原上,代代相傳的歌謠、禮俗與傳統,穿縫出的這個故事,除了讓讀者更加了解蒙古的傳統文化外,或許也在提醒我們、勸告我們,期許世人都能回復敬天愛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