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發燒地球200年

發燒地球200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205918
黃小萍
野人
2006年3月27日
110.00  元
HK$ 93.5  







* 叢書系列:地球觀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地球觀


[ 尚未分類 ]









我們居住的地球在發燒,而且已經發燒兩百年了!

  《發燒地球200年》就是一本關於全球發燒,或所謂的全球氣候變遷、溫室效應的故事。全書分成三大部分:1.「時間旅行家」;2. 「世界的蠶食者」;3.「水晶宮裡的住民」。

  「時間旅行家」所描繪的,是改變人類思想的偉大科學人物。作者從兩百年前,在法國革命中與死神擦身而過的自然哲學家尚?約瑟?傅立葉說起,因為傅立葉是第一個將地球想成巨大溫室的人。還有孤獨的蘇格蘭思想家赫頓(James Hutton),及蝴蝶收藏家萊爾爵士(Sir Charles Lyell)。他們共同倡導了地質學上的均變說,為現代地質科學揭開了序幕,也為達爾文的學說奠定了基礎,使萊爾的朋友兼同事的達爾文,也能如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為夜空星子畫上距離那般,為演化過程插入時間的刻度。

  「世界的蠶食者」中,作者讓我們看到了化石燃料的生成與取出,以及包括紡織工業家阿克萊特、改良蒸汽機的瓦特、建造蒸汽火車頭的史蒂芬生、鋼鐵家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以及建造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等,所謂發明家、資本家的出現,象徵工業時代卓越成就的龐大磚石煙囪,彷彿埃及豔后方尖碑,聳入雲霄數百呎,廿四小時不間斷地向大氣層吐出它們沉重的負擔。

  第三部「水晶宮裡的住民」中,一路探查從廿世紀初開始,對全球氣候變遷的相關發現,追蹤在科學上與政策上的爭論,並深入一九九七年於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研討會及後續發展。

  本書既是一本知識性的科普書,也是一本有趣的歷史讀物。全書所要呈現的主題雖然嚴肅,作者卻用說故事般生動的描繪、精采的文字,細說從頭,讓讀者深切明瞭這個與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當前全球最重要的議題。

作者簡介

蓋爾.克利斯欽森(Gale E. Christianson)

  印第安納州立大學文理學院特聘教授,執教歷史。擁有多冊著作,包括《天文學家哈伯》(Edwin Hubble: Mariner of the Nebulae)(方智1998年出版)、《面對造物者:牛頓及其時代》(In the Presence of the Creator: Isaac Newton and His Times)等。克利斯欽森教授的課程包含了科學、社會學及世界文明等多項主題,他曾贏得多項殊榮,更獲選成為古根漢紀念基金會的獎助學者。現居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台勒荷(Terre Haute)。



人類,抉擇的時刻──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4
值得細讀的科學史——柳中明(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6
讓人驚豔的科普書——張國龍(環保署長) 8

發燒地球的預言——蓋爾.克里斯欽森 10

第一部 時間旅行家 17
過去只是起點的開始,現有和曾經存在的一切,不過是黎明的曙光。
──衛爾斯(H. G. Wells),《發現未來》(The Discovery of the Future)

1.鐘罩與斷頭臺 18
在崇拜太陽的國度裡,檢視熱力法則必定是一種犯罪行為。
── 莫爾理(John Morley),《伏爾泰》

2.隱身的蛾 29
直到最近,大部分博物學家都還相信,物種是獨立創造且恆久不變的產物。
──達爾文,《物種起源》

3.「永無止境,恍如無物」 40
時間的流動沒有能夠標記的分野,在新月或新年之際,
不曾有大雷雨或號角響起,宣布新時序的來臨。
就算是新世紀的開始,會敲鐘鳴槍來宣告的,也只有我們這些凡人。
── 湯瑪士.曼(Thomas Mann),《魔山》(The Magic Mountain)

第二部 世界蠶食者 53
我的手段合情合理;但我的動機和目標很瘋狂。
──梅爾維爾,《白鯨記》

4.「追尋黑色鑽石」 54
天堂的鐘將會響起,那將是多年來最響亮的鐘聲,
只要牧師能喪失理智,而人們恢復理智,
他和他們一起屈膝憤怒地祈願
為馴服而潦倒的老虎為跳著舞的狗和熊,
為不幸瞎眼的坑底小馬和遭人追獵的野兔。
──哈奇森,《天堂的鐘聲》

5.埃及豔后的方尖碑 71
在人們稱為地球的陰暗角落的煙塵與騷亂之上
──密爾頓(John Milton),《幽思的人》 “Il Penseroso”

6. 鍛冶之神的鐵砧 84
一個打鐵的年代,感受不到詩情的狂喜
沒有綠蔭遮蔽的小溪,也沒有安靜的樹林能撼動這奇異的世紀
── 佛里諾(Philip Freneau),《移民美洲及殖民西部之路》

7.平爐魅影 93
加倍加倍辛勞和煩惱;火在燒,鍋冒泡。
──莎士比亞,《馬克白》(Macbeth)

8.「發電機與聖母瑪麗亞」 111
他發現自己躺在一九○○年萬國博覽會的機械展覽館中,
他那屬於歷史的頸項,遭到一股前所未見的突發衝力打斷。
──亨利.亞當斯,《亨利亞當斯的教育》

第三部 水晶宮裡的居民 125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世界的問題都與我們有關,
上天來的風都會吹過我們的土地。
──李普曼,《政治序論》

9.在地之子 126
科學卻把功勞歸給了說服世界的人
而不是給思想的原創者
──法蘭西斯.達爾文,《第一場高爾頓演講》

10.從無人跡 138
一代離去,一代又來:
但地球永遠存在。太陽也會再昇起。
──傳道書(Ecclesiastes)

11.門檻 157
我的蠟燭兩頭燒;它將撐不過這一夜;
但是,我的敵人啊,我的朋友啊──
它散發著如此動人的光芒。
──米萊(Edna St. Vincent Millay),《荊棘之果》

12. 預警 167
我點著頭,就要睏去,突然間一陣輕擂
像是有人溫柔地輕敲,輕敲著我的房門
──愛倫.坡,〈烏鴉〉(The Raven)

13.鐘擺 181
我想倉皇疾行也無濟於事
我們的骨頭已注定要鋪在古老礫石堆中
管他是猛?象或劍齒虎或人
到那時已無差別
我們所生活的冰期間的夏季很快就過完了
──羅倫.艾斯利(Loren Eiseley),〈寒冷世界為何糾纏著我們?〉(“Why Does the Cold World Haunt Us?”)

14. 亞馬遜死亡事件 196
不可傷害地與海和樹木。
──啟示錄(Revelation)

文化社會和森林沒有兩樣。
── 奧登(W. H. Auden),「田園詩集」(Bucolics)

15.氣候飛輪 217
現在我已經看過雲的兩面,從上面和下面,然而不知怎麼的
我想起這是雲的幻影,我真的完全不懂雲
──瓊妮.蜜雪兒(Joni Mitchell),「一體兩面」(Both Sides, Now)

16.聽見凶兆的人 236
自然這本無盡的奧秘之書,我只讀懂一點點。
──莎士比亞,《安東尼與克莉奧佩脫拉》

17.跡象與前兆 248
希望這不是個兆頭。
──古諺

18.情境模擬 262
他們蹲伏,是為自害己命。
──《聖經》〈箴言〉(Proverbs)

19.京都高峰會 283
自然從未欺騙我們: 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自己騙自己。
── 盧騷(Jean-Jacques Rousseau),《愛彌兒》(Emile)

我非雅典人也非希臘人,我是世界的公民。
──蘇格拉底,普魯塔克引述於《論放逐》(Of Banishment)

尾聲 299
發燒地球大事紀 309



推薦文
人類,抉擇的時刻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也很好看的書。

  溫室效應是科學問題,也是政治議題,更是將影響我們未來生活的決定性因素。可是作者卻能用古代說書人的文學筆調,帶點幽默與嘲諷,讓我們彷彿跟隨著他坐在時光機上,觀看一幕又一幕生動逼真的歷史劇。

  這幾年來,因為溫室效應以及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到生效,我參加過數不清的會議與研討會,從政府部門、學術單位到民間團體,淹沒在堆得比人高的報告書、資料與期刊中,能抽身從一大堆數字與理論中,看到「溫室效應兩百年」,覺得非常親切,我想這是一本能夠讓民眾在沒有壓力的閱讀心情?一窺究竟的書。

  溫室效應不只是氣候愈來愈熱而已,它牽動到全球環境的變遷以及即將面臨的能源爭奪戰。

  它將決定全世界所有國家未來的競爭力,甚至每個民眾的生存問題,這也就是大家為什麼這幾年不斷聽到溫室效應這幾個字的原因。

  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暖化,並不是每個地區愈來愈?暖,而是全世界都將面臨氣候變化愈來愈劇烈,也就是對於人類而言,極端的氣候將會愈來愈多,比如暴風雪,大颶風、大洪水或乾旱,將會是常態。而且降雨模式的改變,比如原本下雨的地區不再下雨,或者沙漠開始下雨,除了影響河川湖泊水量之外,人口的分布勢必也會受影響這也意味著國家、社會或地區的興衰起落版圖的重新分配。當然,氣候會怎麼變,對我們個人而言,或是政府,甚至是全人類也都拿它沒辦法,但是我們卻可以增強我們面對危機的應變能力!縱觀歷史,人類社會之所以衰頹敗亡,大致來說,自作孽的成份大於外來的脅迫。

  為了溫室效應所簽署的京都議定書是針對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管制,其實就是強迫各國政府節約使用能源,這對於即將消耗完的石油與可能的能源爭奪戰,可以說是強迫各國提早作能源使用的結構轉型,讓人類社會可以順利過渡到另一個非石油的文明。

  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對於石化能源的依存度可以降低,這將是攸關所有企業未來能否有競爭力,甚至整個國家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因此現在不是談論台灣是不是京都議定書的諦約國,會不會受到國際制裁的時候,如果不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將產業升級,決心將整個國家的能源政策與結構做徹底的改變,真的就來不及了。當然改變是痛苦的,但是我們必須趁我們還有餘裕,我們還有能力的時候來調整。

  我頗能體會四十年前,瑞秋卡森女士在寫《寂靜的春天》這本書時,最後的結語:「人類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條是走慣的舒適大路,但終點是死亡;另一條是新路,不太好走,但這是唯一希望!」

  是的,破壞或復育,稀少或豐盛,改善或惡化,慈悲或貪婪,愛或恐懼,將視我們有所為或有所不為而決定。

值得細讀的科學史
—— 柳中明(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這是一本科學家的歷史傳記,以氣候變遷的相關研究為主軸,介紹二百多年來相關學者們的努力,以及其各自的心路與傳奇。更將許多事件串聯起來,在時空的舞台上,使得許多單一獨立的人事物,都活化生動起來。作者可能只是出自於好奇,想弄清楚兩百多年來,人為影響氣候的觀點是如何形成主流。但更成功的是:使得大家知道,原來世界上任一角落曾經發生過的,或是正在發生的事件,都是彼此可以相互形成因果的。

  在學術界,長期以來都強調「跨領域」合作研究,但真正能夠跨越籓籬者稀。關鍵就是各領域的學習發展路程不同,設若花費時間去了解其他領域的基本知識,則往往讓本來專一的研究怠惰下來。本書作者卻能以歷史研究的精神,去彙整氣候、生態、化學、工程、政策等許多領域的發現及困擾,無疑是本最佳的教科書。更且作者是以忠實反映歷史的立場來撰述,所以無論是正面支持或負面反對的意見,均一一陳列。作者想強調的是:許多想法或事實的歷史重要性,而非是去批判當時的時空與人物。

  在科普書中,最多的主題都是與知名學者有關。如介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的力學、霍金的黑洞等。若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者,或是在天文、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方面有卓越貢獻者,其研究課題或科學家本身,都會成為科普書的探討重點。近十多年來,新興課題愈來愈多與複雜,因此參考書類型的科普書愈來愈多,如介紹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等。當然,影響人們日常生活作息愈來愈大的氣候變化現象,以及全球合作對抗氣候暖化的趨勢,更使得「地球暖化」課題成為近年來另一股科普撰稿熱門主軸。

  本書的特色就是將二百多年來的相關學者、思維、事件等均納入,讓一個尚無明確定量結論的議題,成為科普探索的重點。對於尚未入門者,這是一本有趣的啟蒙書;對於已入行者,這是一次補弱增強的機會。當然,這不是一本研究論述,所以不會有新的創見;也還好這本不是小說幻想書,不用為了適應作者的個人想法,讓讀者的自我受到折磨。重要的是:這是歷史書,作者有自我的主張來鋪陳過去,但在忠實陳述的原則下,讓讀者們迅速進入現在,邁向未來。

  不過,優點通常就是缺點,規劃往往也就形成限制。而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不斷出現,更可能讓讀者頭昏眼花。在這而要特別強調現今許多人閱讀書籍時的謬誤,那就是希望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看完全書,掌握重點。這其實是對作者的不敬!一本書的完稿,由策劃、資料收集到撰稿、潤飾等,往往需時經年,讀者若想在一夜內、數日內或半月內讀完,就自然會被起起落落的人事物所困惑,自然就無法了解作者的用心與用功。因此,非常建議讀者能夠抱著細細品嚐的心情,緩緩地隨著歷史的步伐,思索各個議題的重要性與影響。

  那麼,地球是否正在因為人為長期有效率地消耗化石能源,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而在進行全面性的暖化呢?這不是宗教信仰問題,也非是哲理邏輯問題,更非是道德是非問題,當然也非關乎心理情緒。不過,也因為沒人是上帝,是柏拉圖、是孔子、是佛洛依德,地球暖化的爭議竟然由科學問題已漸次轉變為政治問題!許多政治人物可以大剌剌地高談永續發展,卻絕口不提抑制高耗能、高耗資源產業,當然更可以找到許多模稜兩可的推拖之詞,迴避任何公開的承諾。

  本書提到了許多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的異常氣象災害,多少也表達了作者的憂慮。但是,無論是深信如我,或是不信如許多知名學者,世界不會因為我們而停止運轉。人們必須抱持著觀察與警覺之心,密切注意各方的訊息,就算我們無力去停止世界的運轉,也莫因疏忽而被世界拋棄。美國新奧爾良市被摧毀的慘劇,是可避免但卻被疏忽的最佳範例,那已無關乎人們是否相信地球正在暖化。就算是不相信者,也絕不可傻到認為人定勝天!

  個人非常佩服作者談古說今的宏觀視野,更欽佩作者涉獵各學門的雄心。歷史學者忠於事實的立場,或許使得本書缺乏激烈辯駁的激情元素,但其娓娓道來的功力,讀者們則應細細品味。

讓人驚豔的科普書
——張國龍(環保署長)

  二○○六年二月,英國環境署再度提出警告:除非世人徹底改變使用石化燃料,否則必讓後代子孫陷於最嚴重的氣候變化衝擊之境地。果然,接二連三,全球各地報紙頭條不斷出現「歐洲酷寒 死亡人數攀升」、「格陵蘭冰河 消融變快」、「反聖嬰現象降臨」、「菲律賓土石流 3000人失蹤」……等怵目驚心的報導。

  拯救地球與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命運,這個最重要的課題從上個世紀七○年代延燒到本世紀。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古訓,終於喚起京都議定書簽定與執行。連同美國電力公司在內,共十一家大型企業,也不得不打破成規,參與一項對抗全球暖化效應的計畫。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問題,在曾為牛頓立傳的科學歷史學者Dr. Christiansons的筆下,成為一本令讀者驚豔的科學故事書--《發燒地球200年》。

  作者以他的歷史專業,將人類兩百年來,從科技文明的誕生、工業革命的成長、大自然結構遭受工業機械的破壞,以及發明家和大資本家等所謂「世界的蠶食者」,以人定勝天的無知,對地球做出最嚴重的貶抑。終於,二氧化碳量持續累積,地球氣溫逐漸上升,天空破了大洞,人類的災難排山倒水湧來。

  Dr.Christiansons巨細靡遺、詳盡而深入地用歷史學者的精準。說故事般,帶著讀者面對人類的災難史--溫室效應的發展,做了一個全面性的巡禮。這一本書的科學史料之豐富,和對科技發展的深入介紹,以及石化文明對氣象帶來的不可逆反應的科學報導,連作為高能物理的研究學者的本人都受益良多。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為了地球、人類和萬物的生存,我們感謝像Dr.Christiansons這樣的學者,將科學的真相帶介紹我們。使我們對科技文明和擴張主義的經濟的發展,不得不做最深刻的反省。

自序

發燒地球的預言
——蓋爾.克里斯欽森

  地質年代的更新世 初期的某一天,地球的天空轉成一片不祥的灰,北風吹起,寒冷的空氣開始翻攪奔騰,旋成劇烈強風。不久,第一片雪花落下,自然作家洛倫.艾斯利 所描繪的《憤怒的冬天》於焉展開。

  接下來的兩百萬年,雪幾乎不曾停止飄落,龐大的冰層覆蓋了大地,整個南極洲、歐洲大部分地區、北美洲和南美洲廣大範圍以及部分亞洲地區,都是一片冰天雪地;空中迴盪的,只有巨大的雪崩,和冰河前進時摩擦所發出的聲響。距現代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正式展開,或許銀河系每三億年一次的旋轉週期,是觸發這次大冰期的肇因。

  科學家說我們現在仍是冰期年代的居民。許多科學家也相信,地球表面會再度消失在茫茫白雪和數哩厚的冰層下,一切只是時間問題。但這將於何時發生,誰也說不準。

  但此刻,氣象學家正專注於一項比下個銀河旋轉週期更緊急的問題。上個世紀,地球和大氣層持續加溫了很長一段時間。雖然並非每個科學家都這麼認為,但絕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氣溫上升的過程,是在工業革命之後,開始大量燃燒煤、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所致。而且,全球暖化程度正在與日俱增,一九七○年代比一九六○年代暖,一九八○年代比一九七○年代更暖,一九九 ○年代仍然持續暖化著。

  全球暖化並非現在才發現的新現象。早期關於全球暖化的討論,大多是以專業術語出現在科學期刊上,因此一般大眾無法獲得資訊。但今天的情況已大不相同。一九九八年夏天,有一個多星期時間,送到我家門口的報紙上出現下列頭條新聞。頭版頭條不外乎:「七月氣溫破全球紀錄」、「更暖、更濕、更多病:氣候攸關健康」、「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的乾旱阻礙農作與經濟成長:嚴重程度恍如塵暴區年代 重現」、「全美各地蛙鳴不再」、「宗教團體發起支援制訂全球暖化條約運動」。這些新聞共同傳達著一個令人不安的訊息。

  《發燒地球200 年》撰寫的是一個科學概念的發展史,述說何謂全球暖化──或所謂的溫室效應──及其生成的原因。

  故事要從近兩百年前,一位在法國革命中,與死神以毫髮之距擦身而過的自然哲學家尚.約瑟.傅立葉(Jean-Baptiste-Joseph Fourier)說起。

  傅立葉是第一位將地球想像成巨大溫室的人,他認為在這巨大的溫室中,大氣層封困住了來自太陽的熱能,讓地球得以保持溫暖,使棲息在地表的各種動植物獲得生命的契機。對傅立葉而言,這種現象正是自然博愛的徵象。

  在本書第一部所描繪的傅立葉和其他偉大的科學人物,都是「時間旅行家」。在他們出現之前,地球的誕生和成長歷程都是依據舊約聖經的編年史,人們很難從氣候或地質上,領會地球在四十幾億年的存在中,所經歷的浩瀚時間與巨大變化。

  除了傅立葉之外,還有孤獨的蘇格蘭思想家赫頓(James Hutton),及蝴蝶收藏家萊爾爵士(Sir Charles Lyell)。他們共同倡導了地質學上的均變說,聲稱現代的氣候及地質作用力與過去的運作方式相同。這個理論不僅為現代地質科學揭開了序幕,也為達爾文的學說奠定了基礎,使萊爾的朋友兼同事的達爾文,也能如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為夜空星子畫上距離那般,為演化過程插入時間的刻度。

  但倘若達爾文能在生前得知,在工業化的英國有一種單純的蛾,因天空受到污染而在翅膀顏色上產生變化,相信他就能更加了無遺憾地長眠地底。

  接著,在一連串難以察覺和抵擋的變化中,大自然的結構就遭到工業機械重新編造。在第二部「世界的蠶食者」中,我們將遭遇從地底強行取出化石燃料,並以此改變了整個地球的發明家與資本家,包括發明工廠體系的紡織工業家阿克萊特(Richard Arkwright)、來自柯爾布魯代爾的製鐵大師達比(Abraham Darby)、改良蒸汽機的紐科門(Thomas Newcomen)和瓦特(James Watt)、建造蒸汽火車頭的特里維西克(Richard Trevithick)和史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鋼鐵家貝塞麥(Henry Bessemer)和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標準石油的大亨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十九世紀最精采的著名工程師布律內爾(Sir Isambard Kingdom Brunel),以及建造T型汽車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

  於是,象徵工業時代卓越成就的龐大磚石煙囪,彷彿埃及豔后方尖碑,聳入雲霄數百呎,廿四小時不間斷地向大氣層吐出它們沉重的負擔。此時人類挑戰自然的工程似乎大獲全勝,致使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在一九○○年參訪巴黎博覽會的發電機館時,忽然覺得地球已受到人類嚴重的貶抑。

  一八九六年,距傅立葉發表那篇已遭世人遺忘的論文四分之三個世紀後,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Svante Arrhenius)重新拾起這個主題。根據這位日後的諾貝爾獎得主的推測,工業污染物正在地球的大氣層中累積,其中以二氧化碳為最。而且這類氣體若持續累積,地球氣溫將逐漸上升。

  不過,當時阿倫尼烏斯認為,世界上的煤炭及其他碳燃料可能會在全球暖化有任何影響跡象之前,就已消耗殆盡。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氣溫只要差幾度,一個溫暖的星球就會被冰雪籠罩。我們將看到曾經神祕消失在美國西南部的阿納薩齊人的故事,同時間在格陵蘭滅絕的維京人,以及大蕭條年代塵暴區零散的「歐齊人」的遭遇。

  儘管如此,科學家要到一九七○年代末期,握有顯示地球暖化速度遠比阿倫尼烏斯推論的更快的資料後,才會發出警訊。

  在第三部「水晶宮裡的住民」中,我們將從二十世紀初開始,一路探查相關的重要發現,追蹤在科學上與政策上的爭論,並深入一九九七年於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研討會及後續發展。

  在這些發展中,有些個人的表現特別突出,其中包括喬治.卡倫德(George Callendar)。這位鮮為人知的英國煤礦工程師,固守阿倫尼烏斯的假說達三十年之久,他深信人類確實能轉變風與氣候,因為身為倫敦市民的卡倫德,曾不可置信地目睹了致命的雲霧變成了致命的煙霧,這種煙霧在一九五二年的顛峰期甚至奪走四千條人命。

  緊隨在卡倫德之後的是查爾斯.基林(Charles Keeling)。這位既聰明又叛逆的化學家,在沉迷於以玻璃燒瓶捕捉空氣時,意外地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速度比過去所有的推論更快速,而且二氧化碳含量似乎與溫室效應有直接關係。

  而另一位傑出的化學家米奇利(Thomas Midgley Jr.)則發明了應用於冰箱和冷氣機的氟氯碳化物。但他完全沒想到的是,他所創造的化學物質竟會扯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迫使全球的動植物都暴露在紫外線的威脅下。

  米奇利對世界可能造成的浩劫,耗費了英國駐南極研究員約瑟.法曼(Joseph Farman)在嚴寒澈骨的環境中廿七年,才得以對世界發布警告。

  世界各地雨林裡棲息了地球上多數的植物、動物與昆蟲,其中大多數物種是未經科學家分類命名的生物。雨林龐大的樹冠層中,還緊鎖著千百億噸數也數不盡的二氧化碳。

  然而在蓄意的焚燒與猖獗的伐木活動下,這些二氧化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返大氣層。當環保人士挺身對抗這些活動時,亞馬遜叢林中就會出現謀殺事件。透過樹木年輪的分析研究,科學家也從同樣的樹木中取得氣候變遷的重要紀錄,加上珊瑚礁群的消失、小型蝴蝶的遷移、冰河的退縮,以及在兩極辛苦採集的冰蕊等佐證,地球氣候的變遷更顯確切。

  本書在最後的部分,描述了科學家利用更先進的電腦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模式。我們將在「跡象與前兆」及「情境模擬」等章節,探討在全球暖化持續不變下的未來景象。

  近期聖嬰現象重訪時發生的景象,是否預告了一個充滿乾旱、大火、疾病、暴雨、土石流及酷熱的未來?或者,如一小群直言不諱的科學家所堅信,全球暖化是件好事──預告了一個更加蒼翠、富足,且遠離寒冷的未來?最後,我們將造訪京都,檢視關於全球暖化議定書的種種激烈爭辯。只是,美國雖是全球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生產者,這份在午夜時分才拍板定案的議定書,卻未必能獲得美國參議院的認可。

  我們不知道科學家何時才能化解全球暖化議題的爭辯,就算如此,這仍是每個地球子民都應熟知的議題。本書描繪了人類如何從兩百年前傅立葉的時代,行至今日的困境。期待本書所呈現的,不僅是個既精采又嚴謹的故事,也是一本有趣的讀物。





* 讀者評鑑等級:

3顆星
* 推薦人數:3,共有3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張清浩
/ 台灣台北
2009.06.04看張清浩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1顆星
本書寫到美國科學家基林在測量二氧化碳濃度時,發現在北半球冬天升到最高點,春天開始下降的情形(p185),是錯誤的。正好寫反了。應該是北半球冬天到最低點,春夏之際到最高點才對。請不要被書中這個錯誤的描述所誤導。
2.
jimygist 莊承
/ 台灣台北
2006.07.21看jimygist 莊承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一本翻頁即踏入奇幻之旅的科學傳記!

閱讀此書的思維,就像牧羊人之奇幻之旅(原名:鍊金術士)的場景一般,
在廣博無邊的沙漠追尋夢想,而路上的花花草草都烙印其中。這本書作
者以小說的口吻,深入述說著溫室效應的種種「以往、現今」並暗示著
未來,走完這趟旅途,你不僅是瞭解了溫室效應的始末,更會增廣你的
見聞,而且你將是以一個旅行家的身份,而非一位謹慎研讀的讀者。

最後對作者眼界的廣博,致上奇妙的讚同。
3.
阿賓
/ 台灣台北
2006.05.06看阿賓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很少能夠見到一本書,將我們從前學過或至少聽過的人文和科學,無論人物、事件或知識,改變人類對世界看法的創新觀念,全部串聯在一起。
  包括法國革命、斷頭台、傅立葉(數學家)、開膛手傑克和倫敦殺人煙霧、福特(汽車大王)、達爾文、豌豆神父孟德爾(基因學之父)、瓦特和富蘭克林(發明家)、哈柏(天文學家)、卡內基(鋼鐵大王)、洛克菲勒(實業家)、臭氧大戰、亞馬遜死亡事件、京都議定書和美國總統高爾,都一一登場,而且活靈活現。
  讀到最後,有點弄不清楚,是讀了一本歷史書,見識到人類社會200年來的逐漸改變,還是科普故事書,見識到200年來的科學發展,總之,就是對整個脈絡有了清楚的輪廓。
  作者的博學多聞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不僅同時具備了深厚的人文和自然素養,還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我不得不說聲:佩服、佩服(心裡則是羨慕、羨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