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高居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上訴法院評議會主席的法官:史瑞伯(Daniel Paul Schreber),在西元1903年克服萬難出版了一本詳細描寫他精神病歷程的自傳:《一個神經症患者的回憶錄》(Memoirs of My Nervous Illness),企圖說服世人相信他精采的妄想與幻覺內容。1911年,佛洛伊德依據這本《回憶錄》出版了一篇論文,也就是這本書,闡述精神分析的一些理論,包括了妄想症、自戀、同性戀等議題。之後陸續有許多學者,就哲學或精神分析的立場,評論《回憶錄》的內容以及佛洛伊德的理論。如今這些討論,已經成為常用的教材。
史瑞伯在四十二歲那年,陞任一個地方法院的首席法官,並積極參選議會,但失敗了,不久他就發病住院。當時的病情是體重遽降及嚴重的慮病症狀,他擔心自己會死於心臟病,不會好起來。他話很少且情緒不穩定,住院中企圖自殺共三次。這次住院中照顧他六個月的主治醫師傅萊契教授(Paul Emil Flechsig),便是他日後妄想內容的主角之一。他在出院時已改善許多,但仍想像自己少了八、九公斤體重,認為醫院說他增重兩公斤是故意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