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逃避主義 Escapism

逃避主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416421
周尚意,張春梅
立緒
2006年4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世紀叢書


[ 尚未分類 ]









逃避,是人類文化創造的原生力

  這是一本將地理學與自然、人文、心理、歷史、社會結合的書。從上述諸方向闡述人類逃避的行為與心理本質,並推演出這種逃避心理,能推動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所以逃避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

  人文主義地理學?一門很新的學門,興起於二十世紀七○年代後期,當時的學術背景是,歐美學術界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討論。而人文主義地理學的指標性學術作品便是段義孚發表在《美國地理聯合會會刊》一九七六年六月號上的文章《人文主義地理學》,這篇文章被後續的地理學讀本廣泛引用,也正是這篇代表性的文章使得段義孚被學術界公認為是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 

  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一是自然。嚴酷的自然環境、突發的自然災害都會讓人們產生逃避的念頭。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二是文化。逃避喧鬧的城市生活,逃避猛於虎的苛政,逃避嚴厲的宗教禁錮,這些統統都屬於逃避文化。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三是混沌。混沌的、不清晰的狀態令人感到困惑與費解,人們總是試圖尋找清晰與明朗。人們寧願採納抽象的模型,也不願接受毫無頭緒的「現實」,因為清晰與明朗會給人以「真實存在」的感覺。
人類逃避的對象之四是人類自身的動物性與獸性。人類對自身某些粗魯的特徵感到羞恥和厭惡,於是,做出種種努力,想要逃離這些本性。整容、遮羞等皆屬於此類逃避。
  人類逃往的目的地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逃避暴風雨,逃回溫暖的房屋中,逃避高樓林立的都市區,逃往美好的郊區植物園逃避現實的苦惱,逃往虛幻的童話世界。

  「逃避」是一個看似貶義的詞彙。然而正是由於人類內心與生俱來的逃避心理,推動了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在逃避的過程中,人類需要借助各種文化手段(組織、語言、工具等),所以說「逃避」的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

  段義孚在本書中的研究範圍橫跨了地理、景觀、文學、歷史以及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其文字時常超過文學的極限,他的詮釋將人們對現實環境的感受與似乎不太相關於地理學的哲學、心理學、都市計畫與景觀設計學及人類學方面的見解聯繫在一起。
  本書不單為廣大的地理學家所關注,還為建築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學者所關注。

作者簡介

段義孚教授

  是享譽國際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是一位華裔美國學者。於一九三○年出生於天津,先後在南京、上海、昆明、重慶等城市住過,十一歲時隨全家離開了當時的陪都重慶,去了澳大利亞,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在地理學理論、園林建築、文學、宗教等研究領域都做出過舉世矚目的貢獻。他關注人的問題、注重人性、人情、其思想見解發人深省,因而被公認為「擁有超自然靈魂的正義之聲」。曾獲眾多榮譽,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古根漢基金獎、美國地理學會授與的地理學傑出貢獻獎等,且著作豐富,代表作品有:《戀地情結:對環境感知、態度與價值》(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sperience)、《撕裂的世界與自我:群體生活和個體意識》(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 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逃避主義》(Escapism)等。

譯者簡介

周尚意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中國地理學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已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學術著作七部,如《中國文化地理概說》、《文化地理學》。張春梅,周尚意教授助理。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毛頭
/ 台灣台北
2007.03.05看毛頭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要把一個抽象的想法、概念,用充足、各面的研究資料、數據來體現
,絕非易事。這本書的作者,把一種主義,或說是一種論點,把人類
從古至今,為了「逃避」而產生出來的各項進步,無論中外,都講解
得活靈活現,實在是非常令人佩服

逃避,使人進步。看似矛盾,讀完此書後,真覺有它的合理性。就連
聖經也說到要「逃避」青年人的私慾,同清心追求神的竭力追求公義
、信、愛、和平,為要使青年人藉著「逃」,有同伴彼此扶持,過正
常的神人生活,這確實使人的內裏得到更新、改進。


很有趣的一本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