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條件說要求標準的確很高,但這是針對這一領域基本的專業要求。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撰文推薦Allan Kozinn所著的《The New York Time Essential Library: Classical Music: A Critic’s Guide to the 100 Most important Recordings》 的原因!
顯然地,這會牽涉到個人看法,所以必須先建立基本的挑選原則。首先,最讓人關心的是這份名單的編排方式。假如這是爵士樂或搖滾樂的珍藏名單,相對上會比較簡單。爵士樂的名單裡絕對少不了麥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的《泛藍調調》(Kind of Blue)或約翰?寇崔恩(John Coltrane)的《至高無上的愛〉(A Love Supreme),而搖滾樂名單中一定有披頭四的《胡椒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Seg.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或巴布?狄倫(Bob Dylan)的《金髮美女》(Blonde on Blonde),我們不需要煩惱如何在六、七十首不同的版本中做選擇,它們的地位就像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或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一樣。選擇這些唱片不只是因為它們收錄了非常特別的曲子,同時也是因為它們的作曲者與演唱者。在大部分的爵士或搖滾唱片中,作曲者跟演唱者通常是同一個人。而在古典音樂中,選擇喬治?賽爾(George Szell)的貝多芬交響曲,或是理查?古德(Richard Goode)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就會聽到「是否應該選擇其他較受歡迎的指揮家或鋼琴家作為代表」這樣的議論紛紛。
另外還有一些綜合選集,我通常認為它們是將沒有關聯的作品綁在一起的大雜燴,但其中有些卻包含我覺得不可或缺的選曲,而且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市面上,由笛卡公司(Decca)發行的楊納傑克(Leo Janacek)作品選集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想推薦一張由馬克拉斯爵士(Sir Charles Mackerras)所指揮、收錄了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和管絃樂狂想曲《塔拉斯布爾巴》(▲Taras Bulba▲)的唱片,結果原版唱片已經絕版很久,卻仍完整地被合併在也包括其他樂團的管絃樂與室內樂作品的雙CD套裝唱片中——價錢還比原版CD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