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

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44706
吳燕和
時報出版
2006年5月11日
250.00  元
HK$ 212.5  







* 叢書系列:People
* 規格:平裝 / 28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eople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人類學









  人類學家為什麼到落後地區居住?問東問西又記在本子上,不禁令人懷疑是外國間諜,是稅務局的調查員,

  是警局密探,還是假藉研究之名來尋找寶藏的……

  本書以流暢生動的文字描繪出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

  吳燕和的人類學家三部曲,由童年故鄉的記憶開展,歷經中國古老的古都文化、日本殖民殘存文化、台灣蛻變中的鄉鎮文化……,這些族群融合的過程多元又多變,養成他冷演觀察和探索外在世界的樂趣。因緣際會踏入人類學領域,與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凌純聲及李亦園教授等人,一起從事台灣原住民的田野調查,考進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後,體會這門學科的奧妙,與王維蘭女士夫唱婦隨悠遊學海、遨翔萬里,足跡跨越美洲、亞洲、大洋洲等地從事田野調查,一起在地生活觀察、記錄不同的文化模式以及社會變遷。

  人類的文化發展像是火車之旅,有令人驚奇的變異也有其必然的軌跡。吳燕和這趟人類學之旅,也在研究他人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認識了解自己。

作者簡介

吳燕和

  台灣南投人,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畢業,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碩士,澳洲國立大學人類學博士。一九六六年赴美,七○年代中任職夏威夷大學東西中心研究員,兼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一九九三年赴香港擔任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主任。

  赴美前,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技佐、助理員,其後並擔任兼任研究員及學術諮議委員。

  從事田野工作四十餘年,早期活躍於台灣原住民地區,偕同妻子王維蘭女士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南亞、中國雲南及東北少數民族地區做多次田野調查。

  發表的專書有十餘種、論文近百篇,著作多在歐美出版。

  二○○○年偕王維蘭女士返夏威夷就醫,現專心從事寫作。



序 李亦園 017
前言 022

第一部 南投故鄉
第一章 祖母 036
第二章 中國仔 054
第三章 舊厝 066
第四章 家破 078
第五章 眷區的小台灣 090
第六章 找到人類學 098

第二部 人類學的田野
第七章 從中央研究院到台大 106
第八章 ﹁出國免議﹂一波三折 130
第九章 越戰下的美國人類學 144
第十章 新幾內亞 158
第十一章 火山口下的台灣仔 182

第三部 火車之旅
第十二章 火車 214
第十三章 客居岩倉 234
第十四章 活在別人眼裡的日本 246
第十五章 吳伯大夢 264



  我很喜歡吳燕和教授這本《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我也很高興他邀我為這本好書作序。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不只是因為他以流暢的文字敘述了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同時也因為這本書實在是一部以作者自己的經歷闡述文化人類學家研究方法、課題的佳作。

  身為人類學這個「冷門」學科的成員,燕和與我及其他的同學們都常常想要以非教科書式的方式,把我們鑽研的課目介紹給一般的讀者。這不是因為我們學人類學的人「不甘寂寞」,而是想讓大家對我們所愛的學科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更重要的是我們入了人類學之後,深深地體會到這門學科的奧妙之處,所以很希望能把我們的體驗呈現給象牙塔外的讀者,和大家共享研讀人類學的樂趣和實用的價值。

  「樂趣」是主觀的感受,有點「如人飲水」似的,比較難以捉摸;「實用」較具客觀性,所以比較容易說明。讀者如果詳細的品嚐燕和的人類學之旅,一定能體會出人類學家在研究「他人」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認識、瞭解「自己」。

  燕和的這本書和他的夫人王維蘭女士幾年前出版的《田野.家書》可以說是婦唱夫隨的兩部佳作,因為他們各自以個人及家庭生活為例,生動地勾畫出一九四○年代出生在不同地區的一對中華兒女的因緣際會(註)。他們有不同的祖籍、不同的出生地、不同的家庭與社會背景,但是都先後進入當時的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然後由同學而情人,由情人而夫妻。出國後又同學於夏威夷大學,從此二人形影相隨,同氣相求,悠游學海,既為談情說愛的伴侶,又是互切互礪的同窗。從他倆的童年,讀者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九四○年代末期中國的動亂、人口的遷徙。他倆青少年時的求學生活,也十分典型地呈現了同一時期由中國各地來到台北的青少年求學生長的過程。

  燕和、維蘭夫婦的故事,分別而又共同地體現了早期美國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家保羅芮丁(Paul Radin)所提倡的研究文化及其變遷的一種重要方法。Paul Radin認為個人的生命史是研究某一社會文化的一扇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不但可以具體的、生動的描繪出這個社會裡的生活面貌,同時也可以由這些生命史中,整理出該社會在某一年代間的文化模式與影響文化發展的一些因素。

  (火車之旅)有點像阿甘正傳裡阿甘的母親以打開一盒巧克力糖為喻,說明 人生際 遇的不可知性及多變性。雖然我們不能預測下一站會有什麼樣的旅客上來坐在我們對面、旁邊,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我坐的是南下的火車,過了新竹的下一站一定是竹南。人類的文化有點像是火車之旅,有令人驚奇的變異,但也有其必然的軌跡。燕和的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如何探索近幾十年來我們社會恆常與變遷的範本,同時也展現了社會如何影響我們對周遭人、事、物認知與互動的實例。

  註:王維蘭,二○○○,︽田野.家書︾。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亦園

前言

  人生就像是火車之旅,一站過了一站,似乎坐著不動,但景色轉眼全非。我用火車形容我的人生旅途,是我對火車的偏愛。從小時候冒著黑煙、轟隆轟隆、震耳欲聾的火車,到今天飛馳如燕的超子彈列車,反映人生的經歷、時代的嬗變、世紀的更新。火車上看到形形色色的乘客,有的坐一站就下車,有的陪伴你整天整夜,變成多年老友般,向你訴說他的家人、他的事業、他的憂愁、他的欣喜。無論家人、親友、學生、同事、陌生人,不都像同車的乘客一般嗎?長聚短聚、不斷追求著什麼、尋找著什麼?

  少年時代,人類學改變了我的命運,人類學讓人類學家走上永不停歇的田野之旅。為了追求新知,為了田野調查,我飄洋過海,跨越美洲、亞洲、大洋洲。旅程愈走愈遠,遠離家鄉,每次回到台灣小停,反倒像火車到達似曾相識的一站,還沒看清四周,便又悄悄開動前行了。

  十八歲離家遠行,獨創我個人的新世界,在這本書裡,我寫我個人的故事,寫旅途上的種種回憶,多是常存腦中的一些小事,也是走進人類學經過的大站和小站。人類學的訓練,使我的思考分不開過去與現在,分不開工作和假期,分不開居家和田野,分不開舊厝與異地,也分不開個人與世界。

  自從維蘭進入我的生活,旅行有了伴侶,開啟兩人同行的新世界。從二十多歲開始,

  我們渡海求學,環遊幾大洲,馬不停蹄,年年飛行萬里,結伴遨翔廣闊有趣的田野,記憶中的旅途也愈來愈美味新奇。

  我用「故鄉」、「田野」和「火車」寫出我人生的三部曲,我如何成為人類學家。第一部曲從北京出發,回到遙遠的老家南投,我從六歲開始領悟,我四周充滿了各種不同且交織共存的文化,我的生活多元又多變。我寫祖母,她是台灣傳統文化的代表,我欽佩祖母的知識、飲食技巧、神明信仰、教導兒孫的智慧,這些都是逐漸消逝的台灣農村文化。我從幼時的舊厝,看到住在祖先老屋裡的大家族,隨著都市建設和經濟劇變,而四散分離。從南投第二國小到台北國語實小,從師大附中到台中二中,我的「故鄉」生活,圍繞在幾個同時 存在而又階級明顯對立的文化世界。 回想我的成長,經過中國古老的古都文化、日本殖民地殘存文化、台灣蛻變中的鄉鎮文化、族群匯集的台北文化、台中軍眷區的難民文化;而在我進入台大之前,又經歷了南遷的最高學院文化。

  在每一個有特色的文化裡,我都能自在地生活,習慣地扮演文化中的一分子。也許這是一種本錢,是我日後熟練表現人類學家的本領。家庭的不幸遭遇,帶給我多年內心痛苦和掙扎,但是我的自信和幻想未受限制,反而養成人類學家冷眼觀察外在世界的樂趣。

  我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動筆寫我兒時的回憶,那是維蘭淋巴癌動過大手術兩年之後。那年暑假,我們從香港回夏威夷度假三個月,經台北小停三天,沒想到回到夏威夷次日,維蘭就進了醫院,發現腎臟幾乎衰竭,幾個醫生都查不出病因,州政府衛生局派人來了,怕從亞洲帶來不明病菌,醫生束手無策,只靠禁食和打點滴。住院兩週後,情況稍緩,我們決定維蘭必須繼續在夏威夷療養,於是我再向香港中文大學請假一年,靠同事們的諒解和支持,不致耽誤系務和課程。

  本書第一部分「故鄉」的初稿,大致在一九九八年到九九年夏天之間完成。之後我們回香港一學期,我當時早已向校方提出,堅持要求次年讓我提早退休。我在夏威夷獨自靜坐,回想我的一生,腦中經常出現許多兒時影像、在我身邊的人物:外婆、父母、奶媽、祖母、叔叔、堂兄弟以及許許多多同學。兒時所經歷的事件至今仍歷歷如新,帶給我極大的衝擊和覺醒,就像一幕幕電影片段一般。我寫兒時回憶的時候,有所領悟,這是人類學的訓練,腦中自然歸類,放映出有共同背景的畫面。腦中出現的一景一物,都是當時我默默觀察四周、學習新的語言和文化,看到周遭的文化劇變和族群對立,到老而無法忘懷的事件。

  我寫完第一部曲初稿之後兩年,讀了愛德華. 薩伊德(Edward W. Said)的自傳《鄉

  關何處》(Out of Place: A Memoir),才瞭解回憶兒時對人生的重要性,為什麼兒時記憶裡的「故鄉」人物深藏內心深處 。薩伊德是哥倫比亞大學英語系名教授,二○○三年因癌症過世。他一生學術成就斐然,特別是《東方主義》(Orientalism) 一書, 解構歐美「東方學家」所代表的東方(亞洲包括阿拉伯人的世界),跟實際文化社會毫無關係,只是帝國主義為了統治東方而營造出來的想像中的東方。此書在八○ 年代以後,全盤轉變歐美亞洲研究學界的思考方向。但是薩伊德在美國社會和政界更為出名,保守的政客們受不了他嚴厲批判,美國中東政策的制訂人認為他是為巴勒斯坦復國而搖旗吶喊的偏激知識分子。

  《鄉關何處》是他在九○年代中期罹患血癌時手書的回憶錄,細膩地道出兒時在出 生地耶路撒冷(當時還屬於巴勒斯坦)的親朋好友、在開羅長期定居的家庭生活,以及後來求學時代所聞所見。此書歷經五年才由助手編輯出版。雖然薩伊德的父親早在他出生前就成為美國公民,而他從小就讀開羅的英語貴族學校,後來一路在美國上貴族中學,畢業於哈佛大學。我看電視轉播他的公開演講,他一口美國土生土長的英語,但他臨老卻寫出了一生放逐異國的感傷和困境,他心中懷念的故鄉耶路薩冷已經變成以色列的聖地,是巴勒斯坦人永遠回不去的故鄉,《鄉關何處》敘說移民被迫飄離,連根拔起,在新居文化裡格格不入。薩伊德雖是英美文化的菁英,卻一輩子背著過客的情懷。這部回憶錄讓我深深感受薩伊德內心深處的悲痛,想到我離家十年,因為不准出國的底案,飛過家門而不敢停留,為了避免失去自由,之後每次到台灣都是短短兩天「過境」,薩伊德兒時「故鄉」的失落和感傷,於我心有戚戚焉!(註一)

  我的第二部曲〈田野〉,代表人類學家的生命主題,描寫一個人類學家的學習過程,

  經年累月在遠方他鄉的田野生活,見證人類學家的養成必須橫跨多麼複雜、多麼廣闊的世界。

  我走進人類學界是個極為獨特的例子。高中畢業後,不得已棄學求職,沒想到偶然機會進入當時還在「籌備」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更沒想到做了中國民族學前驅凌純聲所長的學徒,跟著所裡的前輩們跑遍台灣「山地」,學做人類學田野調查。在我出國之前,以青少年之身,累積了八年台灣原住民的田野經驗,這是我學術生涯的幸運開端,也是人類學同行極為少見的。後來在美國求學,面對很多新鮮陌生的科目,常能舉一反三,這是台灣田野實地心得的功勞。

  第二部「田野」工作的回憶,以較大的篇幅,描寫到巴布亞新幾內亞兩年的田野調

  查,反映人類學家寫自傳的傳統。 許多歐美人類學家都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回憶錄式的 自傳,敘述如何走進人類學,如何到別的社會研究別人的文化。所描述的田野調查,通常是到最邊遠的異鄉,逗留最久、受苦最多的一次田野工作,而多半是為了收集博士論文資料而去的田野。回憶如何在非洲高原,或南美森林,或新幾內亞的小島,研究其他人類學家還沒見過的部落,跟土人同住一年、兩年,忍受寂寞艱辛的日子,像瘋子一樣,偷偷記載土人一言一行。近 十年來有好幾位同行都出版了這類回憶錄(註二),這些自傳多半只在人類學同行之間流傳,讓閱讀的人會心的微笑,也讓後生學子得以借鏡,學習前輩的經驗,為將來遠赴他方做心理準備。

  我跟維蘭前後兩年住在赤道島國,碰到許多有趣的人物,當時雖有驚險和病痛,但現在都已忘了,只記得這些妙人趣事,代表著族群意識、種族和文化認同的實例,表現種族與文化的變幻無常,絕非大家想像中的一成不變。我描述的新幾內亞之旅,不過是此生五大田野工作的序曲,卻是我人類學成長中的重要一步。

  人類學家就是一個旅人。我的第三部曲「火車」,寫出我從小到大旅途中的特別感

  受:無論是求學期間、田野考察、演講開會,或客居執教,在許多國家,都跟火車結下不解之緣。這 些看起來像旅行遊記的火車故事,也是人類學家到處不停觀察旁人生活的紀錄,反映了人類學家積習難改的田野壞習慣,也反映了人類學家旅行人生的快樂。

  人類學家是個永不停息的旅人,一輩子都是個(半自願)放逐遷移的旅人,這有兩層理論意義:一方面是離家遠赴他方,一方面則是思想之旅,經常得暫時放下自己文化的思考方式,學習被研究的「土人」的思考模式。可是我在本書最後一章〈吳伯大夢〉中寫了十多年前回台灣長住一段時間的感受,那次回到自己的故鄉,反而好像到了他鄉異國,離家久遠的旅人,不知不覺間失落了兒時的故鄉,也許等到哪天故鄉的火車重回過去的舒適和享受,能讓我回到起站,再次看到故鄉。

  二○○五年二月初稿於夏威夷檀香山

  致謝:初稿完成以後,維蘭仔細地讀過幾遍,做了不少改正和建議。胞弟燕鳴、蒲茵夫婦將初稿送去打字,跑了不少路,並親自用電腦修改許多錯字。李亦園師在煩忙之中看稿、為本書寫序,並介紹出版社。李先生和師母對我倆多年的照顧和關心 ,我們感激不盡,特此再致謝意。時報出版公司盡心盡力為本書編排、設計封面,特別感謝諸位費時費力,促使本書出版。

  註一:薩伊德在這本書, 還有其他演講稿裡,特別提到他五十年後頭一次(一九八八) 回到出生地耶路撒冷,猛然驚悟他的出生地已經不存在了。他回去探望故居,每經過一道關口, 以色列的警衛 就從頭盤問他,看到他美國護照上寫著出生地是耶路撒冷,便問他:「你什麼時候離開以色列的?」他大聲回
答:「我是一九四七年離開巴勒斯坦的。」因為那年以色

  列侵佔了巴勒斯坦,他們全家被驅逐離境,搬到開羅。接著又問他:「你在耶路撒冷還有親人嗎?」他回
答:「一個也沒有。」時突然心中湧出無以名狀的悲哀。

  以色列邊境的查問是世界有名的,我跟維蘭在一九九六年一月從香港經哥本哈根去了一趟

  耶路撒冷,回程在海法的班哥潤機場辦登機手續時,受到安全人員有史以來最長的盤問:

1.你們兩個人有關係嗎?
答:有。

2. 什麼關係?
答:我們是夫妻。

3.你們為什麼來以色列?
答;我接受耶路撒冷大學兒童教育研究所的邀請來開研討會。

4. 誰給你買的飛機票?
答:是主辦單位托耶路撒冷某旅行社買的。

5.為什麼要經過哥本哈根?
答:這是旅行社安排的,這是經北極最短的路線,而且票價也較合理。

6.為什麼主辦人要請你?
答:因為我是研究中國幼兒教育的專家,主辦人大概看過我寫的書而知道我。

7. 你認識他嗎?
答:在這次見面之前並不認識。

8.有什麼人跟你接觸過?
答:除了主辦單位、開會參加者、住宿的國家學術中心、國會、市政府之外,沒見過別人。

9.有沒有路過別的地方?
答:主辦單位帶我們到大衛城和伯利恆等地參觀過。

10.你們在耶路撒冷外出都坐什麼車?
答:除了集體坐大巴士,也坐過計程車。

11.有沒有一個人出去過?
答:有,在街上買東西和到銀行換錢(因為是我回
答,沒提維蘭自己一 個人去博物館,還上街逛過)。

12.有沒有跟別人碰過面?
答:沒有。

13. 有沒有去過別人家?
答:有。去過總統懷茲曼的家,總統夫人招待我們喝下午茶。

14.行李有沒有在大廳裡擺放過?
答:沒有。

15. 來到機場的一路上,行李有沒有離開過?
答:沒有。

16.你離開中國有多久?︵我們護照上寫著出生地北京︶
答:五十年了。

17. 有沒有人托你們帶東西?
答:沒有。

18.從現在到行李托運進去,行李絕對不可以離身!

註二:多年前,馬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就出版過她的自傳《米德自傳》(Margaret Mead:A Life), 中文譯本由張恭啟先生翻譯(一九七七,台北,巨流),這本書在美國是暢 銷的通俗讀物。最近有下列幾位人類學家的學術性回憶錄,以人類學讀者為對象。
Von den Berghe, Pierre L.
1989 Stranger in Their Midst. Niwot, Co: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
Hall, Edward T.
1992 An Anthropology of Everyday Life: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NY:Doubleday.
Schneider, David M.
1995 Schneider on Schneider.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在國內用中文發表的人類學家自傳,以李亦園的《田野圖像》最為出名,全書出版資料見:李亦園著,一九九九,《田野圖像 ——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