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KO SI-CHI

KO
9782702207062
柯錫杰工作室
柯錫杰工作室
2006年6月10日
382.00  元
HK$ 324.7  






* 規格:精裝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法國




藝術設計 > 攝影 > 攝影作品集









  《Ko Si-Chi 柯錫杰攝影專輯》一書以柯錫杰先生從事攝影專業以來所累積的眾多作品當中,精選出八十張經典傑作,做為影像呈現的主軸,封面以柯錫杰先生為名之外,影像並選定台灣安平為呈現,而序文也慎重邀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先生擔任書寫。出版社也邀約法國攝影專精之著名藝評家Herv? Le Goff先生,擔任全書攝影作品及柯錫杰先生富傳奇性的人生做一論述整理。在文字敘述上,對柯錫杰先生的美學分析、作品評論、自傳等三大方向,配以法、英文字對照發行歐美各國。

  法國知名且具相當信譽的藝術叢書出版社「Cercle d’Art」,計畫於2006年上半年於歐美出版發行,這也將是繼國際知名畫家趙無極先生(2001)、雕刻家朱銘先生(2002)之後,另一位華人藝術家的殊榮。此外,也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可使台灣的攝影藝術與國際接軌,使之別具重要的象徵意義。

作者簡介

柯錫杰
  於1929年出生於台南富商家, 30歲赴日專攻攝影,回國後成為台灣專業攝影界的龍頭。1963年,在知名藝評家顧獻樑的引介前往台北藝術界發展, 1963到67年,柯錫杰創作重心為拍攝藝術家,首創國內以專題攝影為主軸的風氣,名指揮家郭美貞、美國著名舞團愛文˙愛利都曾經是他鏡頭下的捕捉對象。在這段期間柯錫杰也投入了廣告攝影的領域,將藝術創作的概念帶入,提昇了國內商業攝影的水準,為台灣廣告界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

   1967-68年,正值柯錫杰的廣告攝影公司業務興隆,又坐擁最高薪的商業攝影師地位、深受國內藝術圈的肯定時,他卻突然放下一切,冒險奔向不可知的紐約。

  在紐約闖蕩近十年,柯錫杰憑實力打出一番天下,當備受讚譽時,他覺得疲乏了,商業攝影和他天生不受拘束的個性太扞格不入了。個人的自由創作慾望和理想,因面對現實壓力而處於停滯,在此時他想回歸大自然質樸無華的渴望攀到了最高點。

  1979年,恩師顧獻樑的辭世,讓柯錫杰更加反省自己的現況;掙扎了兩個月後,他決心離開商業攝影,一切回歸到最原始簡單的創作。他關閉了工作室,一個人獨自去北非、南歐流浪,自由的創作,不帶任何商業目的,不受拘束。這趟長達半年的流浪,沒有地圖,開著二手車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希臘、以及北非五國遊歷,他的攝影生命在大自然的清新裡獲得重生,外界的風景和個人的內心世界凝聚成一體,他拍出具有個人強烈風格的「心象風景」攝影作品,因此成就其三十年攝影生涯的最大突破。這些作品在80年代引起國內攝影界高度的重視,除了表達主題(個人心境)特殊外,大膽、簡潔、強烈的構圖也給人一種新震撼,以昂貴罕見的「轉染法」沖洗作品所獲致的逼真色彩的高品質,更是台灣前所未見。

  八○年代柯錫杰開始以「台灣在我心」為主題從事攝影創作,他的焦點轉移到呈現具有人文關懷美學的台灣印象,二十年來,他的作品多方面的賦予台灣人文、風景、建築特殊的美感,記錄了台灣在時代變遷過程中逐漸消失的珍貴影像?這些影像反映了他對這塊土地上的人物及文化的關懷?未來他仍將繼續以這一主題進行攝影創作,一方面是台灣時空縱橫面的紀錄,同時也具備了藝術上永恆的價值。



看 柯 錫 杰 攝 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高行健 撰文

  在中國,攝影作為一門藝術,歷史如此之短,我還不知道有誰比柯錫杰走的如此之遠。這並非因為他是中國第一代以攝影為職業的藝術家,他先遠離台灣繼而又告別紐約,浪跡天涯,去南歐、去北非,只為了藝術。

  中國不乏救國救民的志士,這固然是中國文人優秀的傳統,可是中國畢竟缺乏像柯錫杰這樣的藝術家。玩攝影或以攝影藝術為職業如今大有人在,就我所看到的作品而言,能達到這番境界的,我應該承認,或者我以為,唯有柯錫杰。

  攝影作為紀錄真實的藝術,有許多傑作,法國攝影家布列松(Cartier Bresson)所拍的四十年代的中國已進入歷史和藝術史。六、七十年代來,攝影從現實中分離而自成藝術,則成了這門藝術主導的潮流。柯錫杰進入這潮流,並逐漸找到他自己的語言。我一九八九年在紐約看到他於一九七九年在葡萄牙拍攝的『樹與牆』,便是一幅純熟的傑作。在現實的瞬間和取景框中,他注入了自己的心象,由陰影突出的白牆和樹葉叢叢,如同夢幻,也不知道是白天還是夜晚,時間和環境都消失了。

  他用照相機取代畫筆,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質性,賦予他的影像以某種繪畫的可能。他用相機作畫;具有傑出畫家的秉賦。『白沙丘』、『葡萄牙房子』、『夢中劇場』這些作品中,景深消失了,令人難以分辨是攝影還是畫。然而,他不擺設畫面,也不圖解他的視象,像美國流行過的觀念攝影那樣,依然是純然的現象,也就是依然還是攝影。

  他對陰影的處理十分獨特,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把陰影變得如此濃厚,消除細節,以致於改變透視,或大面積突出,給人造成巨大的壓迫,或深邃陰冷,同整體明亮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瀚海』、『偶然』、『黑岩』都有這種力度。而他的『黑牆』、『影子和岩石』以及『中國E.T.』都似乎是白日的夢境。

  他喜愛陽光,他的許多作品都在大太陽下拍的,色彩鮮明,透明度極高,線條極為清晰,大自然以不容置疑的姿態呈現在眼前,如此真實,以至於讓人以為是夢。當赤裸的自然毫不含糊呈現在面前的時候,時間又凝聚了,瞬間轉為永恆。

  他不只拍攝自然,也拍人物。他的『老祖母,瑪莉亞』和『婚禮歸來』都堪稱傑作,前者,天邊一顆團團如蓋深黑的樹,一大面刷白的土牆將天空割斷,牆前長不直的一根枯樹,窗裡一位笑盈盈的老婦,都框在荒涼而明亮的景色裡,令人詫異而不免震動。後者,五名面頰摸紅的中年農婦婚禮歸來,年長的一位手拄兩根青竹竿,濃厚的暮色中,閃光燈亮了,有笑容,有注視,有不滿,背後是小山、夜霧和遠處的電線竿。生活的真諦霎時照亮,卻令人不敢辨認。是葡萄牙還是中國貴州,並不重要,民俗風情並非他所好,顯示的是人生的狀態。

  柯錫杰的作品許多是能引發某種形而上的思考,這也同他線條分明的構圖有關。『極』和『白沙丘』簡潔到近乎抽象,背景中的地平線同前景似乎置於同一平面,就不再只是現實的圖像,再加以色彩或透明度來取代質感,攝影也就不止複製現實而取得相對獨立的意義。他好在不為技巧而技巧,便從這不容易取得自由的攝影中取得自由,達到更高境界。

  他那幅『等待維納斯』此刻就在我眼前,希臘已不再那麼遙遠,堊白的牆窗戶緊閉,當正中紅線處兩扇窗打開,就可以看見維納斯從幽藍的海裡昇起。

  當超級現實主義如同波普(POP)藝術,訴諸日常的、通俗、拜物的調侃也好,自得其樂也好,柯錫杰的攝影倒遠離了美國,自有他超然物外的世界。

  當唯美主義變為種種當代形式主義,他作品中的線條、形狀、色塊和面積卻都凝聚了一種心境。

  他出身於台南,受過日本的教育,去美國從業,跑了大半個地球,從撒哈拉沙漠到戈壁灘,如今又回到了台北,找到了他自己的太陽和月亮,色彩和陰影。

                           2005年5月26日於巴黎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Elsen Ho
/ 台灣台北
2006.07.28看Elsen Ho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我大致看完了,作家高行健的這篇介紹,寫的很不錯頗有專業藝評的口吻,很適合在觀賞柯錫杰作品的前後閱讀。就攝影的技術層面而言,柯錫杰是用正片減一格跟小光圈拍,正片一般都是減半格拍,但是他則是減到一格,有些人可能會很好奇這樣會不會造成曝光不足,但我個人的分析是:減一格可以讓兼容度低的正片保住亮部的細節,同時他的低感光度底片和小光圈,再加上他著名的暗房技術「轉染法」可以保住暗部細節,然後提高飽和讓畫面不會過於灰暗。但關鍵還是在他的構圖上,他對光線的選擇很準確,能掌握陰影並將之融入構圖內,而不會去強求暗部細節,這也是柯錫杰最強的地方,暗部可以不只是暗部而是他構圖時可以使用的色塊之一。其次則是對空間感的掌握,他可以可準確的利用光圈視角跟構圖來形塑他想要表現的空間感,有一些圖像裡面他似乎刻意的將空間給平面化,然後再用色塊跟光影重塑空間感,高行健會說他的東西有點抽象派的味道,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從作品來說,本書涵蓋大師從早期一直到近年的本土作品,尤其是收入相當多最值得賞析的70、80年代左右,也就是他世界跑透透的時代的作品,色彩鮮明開放主題的作品。本書印刷精良、圖像品質極好,附上英法文對照說明(法文部分編輯較佳),值得收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