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 ,同性戀的英文字,如果你和我一樣無聊喜歡翻英文字典,請翻到韋氏大字典第587頁,這裡你會看到,在成為「同性戀的」(名詞和形容詞皆可)之前,這個字的意思是快樂的;愉快的;鮮明的(顏色)和揮霍的無度的。沒錯,這就是我們創作「Go Go G-boys」原始劇本時的心情。
陽光、沙灘、椰子水加健美的古銅色肌膚,「Go Go G-boys」創造出二十一世紀最in的同性戀形象,他們不再只是社會歧視下只能生存在新公園陰暗角落的孽子,也不再只是揮舞著彩虹旗、聲嘶吶喊捍衛同權的街頭鬥士(當然這也是不可少的)。二十一世紀的G-boy註定要是愉快的、鮮豔的、有血有肉的,他們和任何一位身陷戀愛的少年維特一樣,徘徊在愛戀的狂喜與傷悲之中;他們和身處家庭問題的青少年一樣,面對家人過度的關心與介入,顯得徬徨。簡而言之,在他們身上,你會看到所有自己生活中同樣的感動與悲喜。二十一世紀,快樂的人,你的名字是GAY!
電影導演
于中中,1978年生,知名MV導演 曾與張惠妹、陶?、鄭秀文等重量級歌手合作。除音樂影像作品外,亦活躍於商業廣告界。【GO GO G-BOYS】是其第一部劇情長片。
我自己很喜歡青澀的東西,我覺得現在年輕人想看的東西也不需要深沈。所以我覺得演員的演技越青澀越好。甚至只要十三歲的小女孩喜歡這部片子就好。我自己非常喜歡易智言導演的【藍色大門】,我當時甚至幫他作了些幕前幕後的東西。【藍色大門】基本上是一部青澀的電影,在拍攝【GO GO G-BOYS】時我也希望能傳達出那樣青澀的感覺。現在年輕人演戲只要能演活自己,就夠了,至少我這樣認為……
回到電影。我覺得同志兼有男人的粗壯與女人的細膩,我一直在想要怎樣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兩種特質?「雌雄同體」嗎?不對!我覺得是「天使」,我甚至想過可不可以用【天使男孩】來當作中文片名。我以前很愛去Gay Bar玩,因為他們非常Peace,其他地方則不然,很多人喝醉酒就會來撞你,甚至口出惡言。所以我在電影裡最後一場音樂會的戲裡安排他們掛上電影翅膀,結果效果非常搶眼。在我看來,同志片不見得要像【斷背山】一樣驚天動地,只要能拍出好玩有趣的部分,【GO GO G-BOYS】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