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旅行,旅行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247414
羅宏.葛哈弗
馬可孛羅
2006年10月07日
73.00 元
HK$ 58.4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 規格:平裝 / 13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EUREKA文庫版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有時你會感到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晨碎(限量贈品,典藏燙金精裝版,颶光典籍系列外傳)
火宅之舞
晨碎(颶光典籍系列外傳,限量典藏燙金精裝版)
小鎮醫生
內
容
簡
介
三十幾歲,前途是什麼?
老是覺得還有地方想去,還有一個什麼地方沒玩到——是的,你一定三十幾歲了。
前中年,不年輕,也還未老,人生的樣子,已摸清一二,應該說,也讓步八九了,但還是有一個心願,絕不說說就算!
那就是,戴上墨鏡、拋下一切,旅行去!
心意已決,我們的主人翁就要出發。去哪兒呢?很遠很遠的地方。什麼時候走?時候到了就走。
巴特西克,三十幾歲,歐吉桑初級班,在法國諾曼地一家賭場上班當莊家發牌員,著手策畫著自己遠走他方的旅行。
從買皮箱到打預防針(也許會去亞瑪遜河流域),從隨身小刀(可以削削馬達加斯加的水果)到遮陽帽(泰國海灘一定用得到),巴特西克一步步打點採買、準備就緒。
他自己一個人租房子住,房間內的家具沒個幾樣、幾乎家徒四壁——是的,這次旅行可是遠走高飛,將日常生活用品減到最低,就沒有無謂的牽絆,隨時可以就戰鬥位置,提起皮箱說走就走。
作者簡介
羅宏.葛哈弗(Laurent Graff)
法國備受矚目的新生代小說家,作品簡潔精悍、坦率怪異,專以處理現代人荒謬的人生處境見長;其往往在輕盈迷人的喜劇中,以小搏大,時時探問「在好死與歹活之間,現代人可有怎樣的轉圜空間」?並且屢屢透過極簡主義般的獨白情節,不停逼視現代人心靈祕處的寂寞與創傷。
他的經歷,說起來沒什麼好提的。職業是檔案管理員,卻從來都沒上過班。行事謹慎低調,只願做個城市隱士,這都是為了好好觀察人類,發展出一種以人類為研究對象的動物學觀點;而其觀察心得往往不帶情感、直逼真相,這可以在其著作中看出一二。
生於一九六八年,老大不小,志願是盡可能活得久一點。可喜可賀的是,目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其著作有,《旅行掛車》(Caravane 1998)、《這屬於我們》(Il est des n?tre 2000)、《快樂時光》(Les Jours heureux 2001;中文譯本,美麗殿出版;影星強尼?戴普已買下該書電影改編版權)、《火星生活》(La Vie sur Mars 2003)、《吶喊》(Le Cri 2006)。
序
孤單的力量
旅遊作家-褚士瑩
閱讀羅宏.葛哈弗《旅行,旅行去》,讓我更堅信對旅行的嚮往,似乎是一種孤單力量的凝聚,孤單的力量很微弱的人,通常成不了旅行家,至於那些真的『去到多遠的地方都沒有關係』的行動派,似乎骨子裡都因為巨大的孤單,累積成一種自我毀滅的力量,一旦出發就再也不回頭。
我以前從來不知道,鸚鵡學人說話的模仿天賦,並不是因為從中得到任何樂趣,而是因為孤單的緣故。
『你有沒有注意到會講話的鸚鵡,都是單獨一隻在鳥籠裡?』當我一個對於鳥類知識非常豐富的朋友這樣提起時,我不得不承認從來沒有注意過這件事,但是仔細回想起來,好像的確是這樣沒錯。
『你知道為什麼嗎? 如果籠子裡面有兩隻鸚鵡,牠們就不會無聊,也就不會去模仿周圍環境的聲音了。』
雖然我半信半疑,但是當時我們正在哥斯大黎加山區一個快要收成的玉米田中央,當地農夫們每到這個時候,最苦惱的莫過於大批來偷吃莊稼的成群鸚鵡,整天下來看到起碼上千隻,的確沒有聽到哪一隻鸚鵡會說人話的。
『如果不學人說話,野生的鸚鵡平常在忙什麼呢?』我好奇地問。
『忙著玩啊!』朋友指著我們頭頂上飛翔追逐的鸚鵡,的確牠們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在覓食或是作什麼正經事的模樣。
原來鸚鵡學會汽車的引擎聲,汽水開瓶的聲音,老太太罵人的連珠砲,都是因為無聊到了盡頭,孤立無伴的結果。這樣想起來,好像有點悲涼。
按照這個邏輯來推斷,從小到大班上最活躍最受歡迎,朋友也最多的人,成績通常都不會名列前矛,每次考試都第一名的,原來是最孤單的孩子。
再往下想,難怪我讀過一篇語言學家的研究報告,說是來自貧弱小國或是孤立島嶼的人種,通常學習外語的能力,要比大國或強國的人強,或許這也是同樣的道理,說明了英文為母語的老外,好像學什麼外語都難,但是大部分新疆的維吾爾族人,除了自己的母語外,無論漢語,塔吉克語,哈薩克語,阿富汗語,甚至俄語,都能說什麼像什麼,一學就會,讓人羨慕極了。
『當我們在塔吉克斯坦做生意的時候,有時在山區遇到土匪,萬一讓他們聽出來你不是當地人,那肯定死路一條!』有次在大巴札市集跟一個喀什來的小販聊天,他告訴我為什麼新疆人有語言天賦。
因為求生的需要。因為偽裝自己的必要。
想想好像還真有幾分道理。如果真是如此的話,孩子英文單字文法片語背得亂七八糟,是不是也情有可原,可以作為家長給了一個快樂童年的佐證?
從小我就是個被認為學習語言有點天賦的孩子,回想自己學習過程,是不是覺得在自己的語言世界裡喑啞? 我記得每次學習一個新的語言,總是迫不急待地希望能夠趕快學好,才能世界上另外一群人溝通,進入另外一個全新的世界,到頭來是不是孤單的力量促成的?
或許我沒有很好的答案,但是當我下一次發現自己學什麼不如別人的時候,甚至無緣無故停止旅行,可能不會那麼自卑,因為搞不好是因為我過得比別人快樂的緣故。
『出發,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一種人生。這是一種沒有目的地、什麼地方也不去、甚至完全不動身的出發。處在啟程的狀態,就好像時時都在路過某地。我們是時間的旅人,乘著某艘人生之舟;一出發,就朝死亡接近一點。而我呢,我已經死夠多了。』羅宏.葛哈弗藉著書中的主人翁巴特西克的口中這樣說。
或許收拾好皮箱,隨時處在啟程的狀態,就能將旅行最美的剎那無限延長,再也不用擔心被孤單追趕到角落的時候,無處可逃。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燒魚
/ 台灣台北
2008.12.05看燒魚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輕鬆地看完的一本小書。
起先吸引我的,是封面那些怪異卻很清楚的圖案,
文字間時而特寫描繪、時而用遠鏡的方式呈現這個準備旅行的人的生活點滴流轉,
看到輕快的時間蒙太奇,挺妙的∼
看完本書,
不禁想起自己也常常在生活中做許多準備,
準備考試、準備當爸爸、準備慢跑、準備做這個、準備去那裡...
似乎可以沒有止境的準備只要你願意,
或者,只要你不願意出發。
最迷人之處就在,準備的當下∼
出發,宣告許多可能性結束;
等在前方的是令人措手未及、毫無準備的未知。
2.
馬西
/ 台灣台北
2006.11.01看馬西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法國作家總是讓人驚艷不已!這次羅宏葛哈佛帶給我們的是相當詭異的旅行紀實與閱讀經驗。乍看書名的時候,以為是充滿旅遊氣象萬千,裡頭穿插奇風異聞的浪漫小說,實際讀了之後,才發現裡頭別有所指,在意外的內容下,讓人大呼過癮。
未來式的小說,也許不是一個新鮮的寫作手法,但若無其事寫這許多名人的作古,我看到查爾斯王子已經死掉的內容,還一度以為是真的!的確讓人噴飯以及更增顯這本小說的荒謬性。
旅行看似只是一個動詞,也許它更大的重心只是一個名詞。一個看似很稀疏平常卻也許很難實現的念頭。人類有想要出去的心,但是仔細想一想,自古人類的遷移,都是在天災或人禍等不得不走的時候才離開自己的熟悉之地。因此,也許人類本身是很侷限性的生物,不過還是對頭上的天空充滿好奇,但是,最後只市停留在好奇階段而沒有付諸行動。作者一針見血地道破人類的困境,不願離開,或者說不敢離開,有許多理由,而究其根本,也許是寂寞二字,人類雖是群居動物,但並竟是孤單的,應該習慣寂寞卻害怕寂寞,因此書中最後主角終於展開了旅行,是他的骨灰到了外太空•••。收尾的內容著實讓人深切地想起關於自身的人生瓶頸。
作者以輕鬆的筆調道盡人生嚴肅的議題,偶而的嘻笑怒罵,更加深沉重的反省,旅行是為了重新開始,藉由不同的觀感來喚起自我的靈魂,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再度深思這個問題。另外,這本書的翻譯非常流暢,但願這位作家能夠在台灣掀起風潮。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