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品書.書品

品書.書品
9789868120372
蘇睦詔
風行文化
2006年11月25日
73.00  元
HK$ 58.4  






* 叢書系列:Savant Life
* 規格:平裝 / 204頁 / 12k菊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avant Life


[ 尚未分類 ]









閱讀有深度,生命有高度!
如何在人生中多讀點書?
如何在書中享受更豐富的人生?
本書集結知名愛書人的技巧與故事,
讓你輕鬆擁有質量兼備的「喜閱人生」。
愛書人喜閱推薦:李家同、洪蘭、邱天助、簡靜惠

.你常抱怨「好書太多,時間太少」嗎?
.你常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卻完全不記得書中內容嗎?

.你常抱著所謂的大師作品,一邊讀一邊罵,卻不敢輕易放棄嗎?
.你羨慕愛書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采嗎?
如果你想加入「喜閱人生」的行列,卻不得其門而入,就讓本書引導你輕鬆地「品書享閱

閱讀生涯的規劃:堆砌自己的書城,打造自己的人生
你常因沒有足夠時間閱讀而苦惱嗎?這本書聽見了你的呼救。

  本書專為重度閱讀上癮者打造,告訴你如何輕鬆準確地找到合你口味的書,同時如何能夠讀得質量兼備──讀得多也記得多,讓書墊高你的生命厚度和視野廣度。

  你常苦於沒有足夠時間閱讀嗎?你也常因人生苦短,無法閱盡群書而輾轉反側嗎?快讀這本書吧!本書教你如何利用有效的技巧從更多書中獲取無限,並活出激越不凡的自我。

各界愛書人佳評推薦

★本書彙集了如何打造豐碩閱讀人生的精華秘訣,讓愛書人得以在有限的時間中,充分享受的閱讀的樂趣,累積人生的智慧!
——李家同(暨南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這本書誠如書名所示,會改變你的一生,因為它有很多觀念顛覆過去的傳統,……希望這本書能夠讓父母看到閱讀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把它當作家庭娛樂,全家一起來閱讀。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有三個階段:買書、看書和品書。本書以小品的形式、流暢的筆調,告訴我們如何享受閱讀的要訣,值得在讀書門裡門外的人買來細細閱讀。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主任)

★這本《品書》有相當的水準及論述,讓我們透過閱讀,使我們的心靈生活更豐富、更快樂。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好的閱讀工具就像偷到更多閱讀時間

  我與太太蘿莉共同創立李文哲公司(Levenger Company),專賣各種「愛書人的專屬閱讀工具」,客戶開心地購買各式各樣美麗的閱讀燈、書架、筆記本,但有一個大宗需求,是我們多年來無法滿足的。經常有許多客人問:「我真正最需要的閱讀工具其實是時間,真希望你們能賣給我。」

  於是我將週遭許多愛書人的技巧與故事收集起來,與同為愛書人的顧客們一同分享。既然我沒辦法賣時間給顧客,但卻能從這些經驗集結中,發展出有效的工具,讓愛書人能在有限時間裡閱讀更多書。

  生而為人,對書熱愛的這股能量,不僅能作為日常消遣、激勵自己嘗試新的挑戰,更能藉以在人生旅程中作出重大決定,甚至對人類都能有些許貢獻。

  這就是閱讀可愛之處,可以是單純的興趣,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讀了什麼樣的書,就有怎麼樣的人生。

作者簡介

史帝夫.李文(Steve Leveen)

  李文哲公司(Levenger)的總裁與創始人之一,該公司專賣各種「愛書人的專屬閱讀工具」。他承認自己是晚熟型的讀者,直到近幾年才成為真正的愛書人。史帝夫出身加州,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並於康乃爾大學取得社會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您可以上網閱讀史帝夫的專欄(英文): http://Levenger.com/wellreadlife

譯者簡介

蘇睦詔

一九七五年生於台北──一個全世界最不喜歡但最離不開的城市。
書架上有的書都想讀,地圖上有的地方都想去。
英文翻譯、寫作、網路、行銷是專長,自助旅行、攝影、電影、空想是興趣。



推薦序 閱讀是一生的志業,全家的產業  洪蘭
推薦序 買書、看書與品書        邱天助
推薦序  念書、戀書           簡靜惠
前言

1.書海茫茫,哪本書會改變你的一生?
2.字句麻麻,如何榨出更多精華?
3.用耳朵享受閱讀樂趣
4.以書會友
5.閱讀,提升生命高度



推薦序1

閱讀是一生的志業,全家的產業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二○○六年七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一篇重要的文章,作者為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海克曼(James Heckman)及三位神經學家。他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美國看到目前世界的趨勢是非技術性的產業都外移到工資便宜的國家去,剩下來的是技術性的高科技產業。那麼政府該如何製定政策以提升國家的競爭力,至少保持現有的優勢呢?經濟學家研究的結果發現:國家的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階段是零到十歲的時候,也就是說,要提升產業水準必須提昇教育水準,要提升教育水準,最有效的是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正直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

  因為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所以美國自柯林頓任總統以來,希拉蕊就在大力提倡閱讀。這本書就是美國大力推行閱讀的產物,是作者身體力行的心得。它改變了很多父母不正確的閱讀觀念,把許多徘徊在閱讀門外的孩子拉進來,所以我非常願意推薦它。尤其看到書中所推薦的書,台灣幾乎全都有中譯本,不禁為我們的出版業感到驕傲,有的書甚至是和國外同步出版,如「奈米獵殺」,國人不看書真的是沒有藉口了。

  這本書誠如書名所示,會改變你的一生,因為它有很多觀念顛覆過去的傳統,如不喜歡看的書不必一定要看完;閱讀不是速讀,要讀進去才有用,不是翻完便了事;閱讀也不是一定要用眼睛,它可以用聽的等等。最後這點對我們台灣很重要,有聲書在台灣還不流行,只有盲人協會在做,其實聽故事是人類最早的文化活動,每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英雄神話故事,所謂的「Saga」。只是聽的比較慢,因為視覺是平行處理訊息(parallel processing),聽覺是序列性處理訊息(sequential processing),兩者的速度不同,但是只要訊息有進入大腦,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盲人不是用手指頭點字嗎?)。台灣仍有一些父母老師認為閱讀應該正經八百坐在桌上讀,這是不需要的,書只要讀進去就好,任何方式都可以。

  這本書最好的地方是點出了閱讀的樂趣,作者發現愛讀書的人都不是書呆子,反而是神采奕奕的人,因為閱讀豐富了他們的人生,打開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的人生更有意義。事實上,讀書真的會變化氣質,就算是上帝沒有給他一張吸引人的臉,滿腹經綸的人讀書消化所轉換成的人生智慧其實更吸引人。所以作者鼓勵每個人挑他喜歡的書坐下來,跟作者作心靈的溝通,他認為書不會背叛你、不會在背後嚼你舌根,又是隨傳隨到,值得做為你終身的好朋友。的確,一個人若是能在閒暇時,打開書來看,他永遠不會寂寞,所以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給他一個閱讀的習慣,他一輩子受用不盡。

  我最同意他的一點是他強調不要迷信暢銷書,要去找自己喜歡的書來看,他說一本書無論如何高度評價,都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強迫自己去投人所好會扼殺閱讀的樂趣。我記得一九九八年閏八月曾經是暢銷書,但是現在已經無人問津了,所以,要去找你自己喜歡的,能夠使你一讀再讀,改變你內涵的書最重要。作者說「明智閱讀,學習強迫放棄一本書」我覺得很重要,今天台灣的學生不愛閱讀,很多原因是過去的強迫閱讀打壞了他們的胃口,讀書跟交女朋友一樣,是自主性很強的行為,勉強不來的。

  最後,我很贊成作者說的讀書不是速讀,如果只靠眼睛沒用大腦,這本書對你的助益微乎其微。台灣社會急功近利,什麼都要量化,研究算點數、閱讀算本數,其實讀多少本不重要,讀進去了大腦改變了思想才重要,希望這本書能夠讓父母看到閱讀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把它當作家庭娛樂,全家一起來閱讀。

推薦序2
買書、看書與品書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台灣的生活文化裡,閱讀是一項既奢侈又吝嗇的行為。一些想看書的人,往往抱怨騰不出時間來閱讀,一些不想看書的人,寧願閒扯、發呆,也不會翻開任何書本。長久以來,台灣缺乏閱讀的常民文化,閱讀變成文人階層追求秀異品味的遊戲。我總認為,如果閱讀仍然只是一群文化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的活動,而不能成為常民文化的一部分,那就是歷史的倒退、文明的歿落。

  在我的概念裡,閱讀是生活的技巧,也是生命的邂逅。我曾在人生低潮時,閱讀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的《薛西弗斯的神話》,生命豁然開朗;我曾在夏日煩躁時,閱讀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清涼由心而生;我也曾在極端憤怒的時候,閱讀到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的《基度山恩仇記》,情緒因而舒坦。閱讀,往往能讓我找到生命的出口。

  閱讀有三個階段:買書、看書和品書。買書是一種消費,看書只是觸及文字的表層,唯有品書才能達到心靈的交會,成為書的知己。如果,有一天,捧著書而有惺惺相惜的感覺,就進入品書的境界了。

  如何成為「品書人」?當然,多閱讀是必要的過程。除此之外,也需要一些技巧。美國推廣閱讀的專家史帝夫˙李文(Steve Leveen)的《品書?書品——小技巧精鍊豐富的「閱讀人生」》一書中,透過名人的訪談以及親身的閱讀經驗,以小品的形式、流暢的筆調,告訴我們如何享受閱讀的要訣。李文引用法國十九世紀的作家古斯塔夫?福婁拜(Gustave Flaubert)的一句話:「閱讀是為了活下去」(Read in order to Live),說明閱讀的重要性。福婁拜認為人的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並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從悲歎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和對未來輝煌的期盼的那些日子。閱讀,常常能夠幫助人走出生命的困頓,去面對不得不面對的人生,甚至重新享受生命的愉悅。

  台灣的教育環境,閱讀往往得不到內在的滿足,它只是獎懲的一種工具,閱讀變成異化性的發展,遠離了真實生活的情境。多年來,推動台灣讀書會發展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台灣閱讀文化的貧乏。「如何選書」往往是想要成為「讀書人」的第一道障礙,令許多人因而裹足不前。李文引用紐約大學教授亞沃˙湯森(Artwood H. Townsend)的說法:「別強迫自己去讀你不喜歡的書」,認為閱讀應該始於快樂,這可說是進入「閱讀這一行」的基本守則。接著,李文又介紹一些如何享受閱讀的技巧,包括朗誦、演書、參加讀書會等等,非常受用。因此,這本書值得在讀書門裡門外的人買來細細閱讀。

推薦序3
唸書、戀書
簡靜惠(洪健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我樂於向大家推薦這本《品書》的最大理由是:書中提到的許多與書有關的觀念與我的想法非常接近。

  從小我就是個愛書人,進入中老年之後,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的要睜開眼睛起來看書。我看的書很廣:文學、歷史、藝術、財經新知、宗教哲學等都看,清晨我通常先看一小時的宗教經典,再看一小時比較有點份量的書諸如:文學、財經新知或心理學習等,看書時間過得很快,常是很不情願的放下書本再開始一天的作息;而晚間的閱讀是我一天裡最輕鬆的時刻,也是我的靈修時間,這時我看各類雜誌或小說,萬籟靜寂心情十分的愉悅充實,我想我八成是與書在戀愛了。多年來買書、看書、讀書會與我的身心相連,是生活的重心,閱讀讓我看盡人情百態、賞識大自然的鳥語花香、流轉在萬古江河的寶藏深淵,我是個幸福人。

  進入閱讀的世界如同進入一座寶山,而?迷的心情如同戀愛一般的義無反顧的浸淫其間。法國思想家蒙田說:「友誼與戀愛都是不可靠的,因為它需要依賴別人而難以獲得;唯有讀書才是可靠的。它一直屬於我們,即使年老或孤獨的時候,書籍都可以伴隨我們。」看來戀書比戀人還久遠。

  本書的另一章:「以書會友」,說到讀書會相關的例證與見解,讀來真是「心有戚戚焉!」在讀書會中找到自己,甚至由此再開展人生,這樣的例子在素直友會(洪建全基金會推動的讀書會群)中太多了。打破對「讀書」、「讀書會」的刻板印象,這是一個彈性的人與書聚集的團體或場域,有著共同的關懷與承諾,不必拘泥於討論議題的對錯,而是在分享討論的過程中,超越原有的見解而覓得生命的意義。讀書與讀書會的學習可幫助很多人在現時代多元價值混沌中,蘊育正當的價值觀。

  這本《品書》有相當的水準及論述,讓我們透過閱讀,使我們的心靈生活更豐富、更快樂。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