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台北市古蹟巡覽上冊

台北市古蹟巡覽上冊
9789867034359
台北市文化局策劃
藝術家
2007年1月29日
67.00  元
HK$ 60.3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4*22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尚未分類 ]









133處最新登錄的台北市古蹟.133個串聯台北城市記憶的圖文導覽
台北市文化局策劃,全書中英對照,附彩色圖文與區域地圖

建築的記憶.記憶的建築

  城市居民在每天上班上學、逛街玩耍的生活路線中,都會與大街小巷中的無數建築打照面。隨著年紀漸長,這些或者高聳睥睨、或者低矮素樸、或者艷光照人、或者規矩土氣的學校、醫院、辦公大樓、工廠、飯店等建築,都可能會因為慣例的造訪,或和某段往事的祕密連結,而逐漸成為記憶的攀緣支架,隨著人的生長歷程而在記憶中鮮明、變貌、崩殞,一如人在建築裡的生老變化。

  城市和古蹟的故事,一如人和建築的故事,都是由人和建築實體兩方共同建構起來,關於人地濡沫相親的記憶。我們可在古蹟中辨別自己的足跡,而古蹟則透過文字的敘述銘記意義。

  本書進入台北市民與古蹟之間的喁喁私語,走訪133個台北市至目前為止登錄的所有古蹟,以彩色圖文方式勾勒每處古蹟的演變與現況。全書敘述並以中英對照方式呈現,希望透過簡潔的雙語簡介,為個別古蹟和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歷經國民政府時期、日治時期至現代化時期,而呈現多元文化影響的台北建築史,留下所有中文與海外讀者皆易於親近的紀錄,同時作為人們實地走訪古蹟、進而了解台北城市的起點。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依行政區劃分分別走訪60多處古蹟。上冊除探訪眾人熟悉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艋舺龍山寺、北投溫泉浴場、建國啤酒廠、西門紅樓、芝山岩遺址外,還包括最新加入的陳天來故居、歸綏街文萌樓和大稻埕千秋街店屋等古蹟地點,使讀者可在最新更新的古蹟介紹中,描繪一個更具歷史景深的台北城市。



Historical Sites in TaipeiⅠ
台北市古蹟巡覽 上冊

Preface — Relating the Story of Taipei City to the Distant Land(Lee Yong-Ping)
序言 — 將台北的古蹟故事,傳向遠方?李永萍

Beitou(北投區)
  Zhou Family Widow’s Memorial(周氏節孝坊)
  Beitou Hot Spring Public Bath(北投溫泉浴場〔今北投溫泉博物館〕)
  Beitou Presbyterian Church(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Puji Temple of Beitou(北投普濟寺)
  Old Taiwan Bank Dormitory(北投台灣銀行舊宿舍)
  Grass Mountain Teachers’ Training Center(草山教師研習中心〔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Yinsong Pavilion(吟松閣)
  Former Japanese Military Hospital, Beitou Branch(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今國軍北投醫院〕)
  Taiwan Folk Arts Museum(北投文物館)
   Beitou Grotto for the Buddhist Deity Acala(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The Beitou Granary(北投穀倉)
  The Zhong Shan Building, Yangmingshan(陽明山中山樓)

Shilin(士林區)
  Chih-Shan-Yen Prehistoric Site(芝山岩遺址)
   Chih-Shan-Yen Gate(芝山岩隘門)
  Huiji Temple, Chih-Shan-Yan(芝山岩惠濟宮)
   Cixian Temple, Shilin(士林慈諴宮)
  Grass Mountain Royal Guest House(草山御賓館)
  Shilin Public Market(士林公有市場〔士林市場〕)
  Tomb of Pan Gong-chou(潘宮籌墓)
  Official Residence of Chiang Kai-shek and Soong Mei-ling, Shilin(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Grass Mountain Waterworks(草山水道系統)
  Pan Family House, Shilin(士林潘宅)
  The Yen Hsi-shan House(閻錫山故居)
   The White House, Tianmu(天母白屋)

Neihu(內湖區)
   Tomb of Lin Xiu-jun(林秀俊墓)
  Neihu Qing Dynasty Quarry(內湖清代採石場)
   Neihu Village Public Hall(內湖庄役場會議室〔今內湖區民眾活動中心〕)
  Guo Family Estate(內湖郭氏古宅)

Zhongshan(中山區)
  Yuanshan Prehistoric Site(圓山遺址)
  Former U.S. Ambassador’s Residence(前美國大使官邸〔今台北之家,亦稱光點台北))
  Taipei Third Girls’ High School(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中〕)
  Huguo Chan Buddhist Temple of the Linji School(臨濟護國禪寺)
  Old Taipei City Health Department(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今身心障礙福利會館〕)
  Zhongshan Presbyterian Church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中山教會〕)
  Yuanshan Villa(圓山別莊〔今台北故事館〕)
  Tsai Jui-yueh Dance Research Institute(蔡瑞月舞蹈研究室)
  Jianguo Beer Factory(建國啤酒廠)
  Qihai House(七海寓所〔蔣經國故居〕)

Datong(大同區)
  Dalongdong Baoan Temple(大龍峒保安宮)
  Dadaocheng Traffic Circle Air Defense Reservoir(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圓環蓄水池〕)
  Xia Hai Cheng Huang Temple of City God(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Chen Dexing Ancestral Shrine(陳德星堂)
  Chen Yueji Ancestral Mansion(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Taipei Confucius Temple(台北孔廟)
  The Railway Division of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Bureau of Transportation(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台鐵舊舍〕)
  Old Police Headquarter of Northern Precinct(原台北北警署〔今大同分局〕)
  Old Taipei City Hall(台北市政府舊廈〔今當代美術館〕)
  Dadaocheng Gu’s Family Mansion(大稻埕辜宅〔今榮星幼稚園〕)
  Dadaocheng Presbyterian Church(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禮拜堂〕)
  Chen Tian-lai Residence(陳天來故居)
  Uen Meng Building on Guisui Street(歸綏街文萌樓)
   Dadaocheng Qianqiu Street Stores(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Wanhua(萬華區)
  Manka Lung-Shan Temple(艋舺龍山寺)
  Manka Qingshui Temple(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Manka Dizang Temple(艋舺地藏庵〔地藏王廟〕)
  Manka Qingshan Temple(艋舺青山宮)
  Hsue Hai Academy(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Xi-Men Red-Brick Chamber(西門紅樓〔今紅樓劇場〕)
  Manka Hsieh Family Residence(艋舺謝宅)
   Lao-Song Elementary School(老松國小)
  Manka Lin Family Residence(艋舺林宅〔萬華林宅〕)
  Ciyun Temple(慈雲寺)
  Taiwan Sugar Company Taipei Warehouse(台糖台北倉庫)
  Manka Hong Family Ancestral Shrine(艋舺洪氏祖厝)
  Nishihongan Temple(西本願寺)
  Manka General Zhushun Temple(Jinde Temple)(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
  Xinfu Market(新富市場)

Songshan(松山區)
  Songshan Market(松山市場)

A List of Historial Sites in Taipei(台北市古蹟一覽表)



將台北的古蹟故事,傳向遠方

◎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李永萍

  城市是一個龐大的記憶體。在其中,人們的生活經驗彼此交雜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沉澱,逐漸攢聚成一股情感重力,與其他城市匯流為一股緊密結合彼此的精神力量。

  城市的每一處古蹟都隱含著歷史的厚度。它們曾經或至今仍為人們生活經驗的活動所在地。它們包括了公開的祭祀場所、辦公地點、教學機構,和私人的樓閣住宅、營業處所、倉庫設施;包括了遙望過去的牌坊遺址、洞窟關塞,和煥然更新的舊廠改建、府邸翻修。這些公私俱有、橫跨古今的古蹟建築,訴說著一般市民生活的故事,和它們隨著物質生活型態的改變而產生的時代變遷,而它們所形成的集體情感與記憶,即是那股將置身其中的人們結合起來的力量之所在。

  台北市目前已擁有133處蘊涵著豐富生活記憶的古蹟,得以充分彰顯出台北城市的文化脈動。2007年初,台北市文化局與藝術家出版社合作出版《台北市古蹟巡覽》,在這分為上下兩本的手冊裡,我們一方面希望能夠透過這些古蹟的個別記憶,去辨認、發掘與細究這股脈動的源頭,記下一個特屬於台北市居民的城市故事,讓它作為傳頌台北城市文化的起點;另一方面,透過本書的中英文對照,我們也希望經由語言的羽翼,將台北城市的文化底蘊傳向遠方。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