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包公遺骨記

包公遺骨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70743
陳桂棣、春桃
究竟
2007年2月27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歷史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報導文學









包公遺骨記
陳桂棣、春桃 著

  沒想到竟會有人專門研究「墳墓」,更想不到在清理包公墓的過程中,會出現那麼多坎坎坷坷、曲曲直直、令人髮指、淒然淚下之事……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是何面貌?什麼時代會產生包公這樣的清官?

★800 萬冊暢銷書《中國農民調查》作者,再度攜手挑戰執政者良心
★美國《時代週刊》2005年亞洲英雄人物、柏林「尤里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得主
★ 亞洲週刊、博客來……一致推薦最有影響力的作家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後,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
—— 2000年中共總理朱鎔基回答丹麥記者提問

四百年來第一戰,要把台灣變青天!
——1994年台灣已故法務部長陳定南競選省長口號
  
  家喻戶曉的包拯,大家更習慣稱他為「包公」,生於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即西元九九九年。雖為二品小官,卻享千年盛名,每當世風腐敗、小人得志、百姓水深火熱時,大家就會想到他——「包青天」。
  陳桂棣、春桃繼《中國農民調查》之後再度合作,這次是尋找包公遺骨。文革期間,合肥一家鋼鐵廠只是要建一座石灰窯,舉世聞名的包公墓就得搬走,這個中國文明史上最荒唐的事,不只挖出了包公幾代人命運多舛的真相,也挖出了一部中華民族的秘史!

宋有勁正之臣,曰包公。
——包公墓誌銘

發掘包公墓的幕後故事反映出中國四十多年來的歷史悲劇,也可看到人性光輝的一面,希望讀者從中得到?發,以史?鑒。
——作者陳桂棣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

中國社會確實需要包公這種質素的人才來推動法治。
——作者春桃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
          
我一直覺得《包公遺骨記》如果拍成Discovery影片必定精采非凡。這故事不僅有著古墓密碼式的精彩情節,並且,靠著許多幽微的人性光亮累積成一把火炬,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包公。中國面臨著黑心處處的考驗;在台灣,數十年來的前帳未清、後帳又湧來。我心痛的想到包公在臨死之前,擔心後代會受到朝廷恩寵,格外的放心不下,他寫下一份算是遺囑的最後文字,要求刻在大廳牆壁上,讓世代人都能來監督包家子孫,如有貪贓枉法,將受到中國傳統家法最嚴厲的制裁……。
——Blog讀家「WC看看」,台灣

我們祖宗祠的東壁真的有這句話:「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刑石,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
—— 包氏族人,中國

作者簡介

陳桂棣(1942年生)

  安徽蚌埠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1986年開始從事創作,迄今長篇小說、報導文學、散文、電視劇本等作品已有四百萬字之多,代表作有《中國農民調查》、《包公遺骨記》(與妻子春桃合著),以及《悲劇的誕生》、《淮河的警告》等,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和當代文學獎等獎項。

春桃(1963年生)

  本名吳春桃,湖南醴陵人,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作品涵蓋小說、散文、報導文學、電視劇本,曾獲當代文學獎。夫婦二人均為合肥市文聯專職作家。

  陳桂棣與春桃合著之《中國農民調查》,曾獲2004年德國柏林頒發的「尤里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亞洲週刊》「2004年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好書」,以及同時被台灣三大書店(金石堂、誠品及博客來)推薦為年度十大好書。該書雖然在大陸被禁,但地下流通近千萬冊,影響社會巨大,二人因此獲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2004年度亞洲之星的輿論領袖,以及美國《時代週刊》2005年度亞洲英雄人物。
  兩人都因為《中國農民調查》及《包公遺骨記》開罪不少權貴:
  《中國農民調查》出版後被地方高官控告誹謗,大批農民到場聲援,法院至今不敢宣判,讓政府傷透腦筋,甚至造成整個安徽省政府刮起廉政風暴。
  《包公遺骨記》繼《中國農民調查》之後再掀波瀾,安徽發行量最大的《新安晚報》因受到壓力突然停止連載,同一天,作者的住宅遭到石塊攻擊,報警無效下只好遠避他鄉。文化界一方面對《包公遺骨記》佳評如潮,一方面又不得不感慨:陳桂棣夫婦的遭遇跟包公遺骨的故事何其相似。



引言:青山何處埋忠骨
1.一里三公
2.挖出了包公墓
3.關於包公墓的三個傳說
4.想起了包河
5.恩生女
6. 包氏家譜
7.一個真實的包公
8.包夫人的一大失誤
9.包公兒媳其人其事
10.包公的臨終遺囑
11.發現了包公遺骨
12.六座無名墓
13.守護包公墓的傳人
14.河南也有個包公墓
15.大包村小包村
16.遺骨偷埋
17. 包公被平反昭雪
18.海外來信
19.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20.燃起心中的聖火
21.重建包公墓
尾聲:真正的包公墓,你在哪裡?

附錄: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誌銘



從禁書到包公遺骨

主編/黃暐勝(本文刊於《聯合報.讀書人》版)

  2007年伊始,華文出版最重要的新聞,當屬中國大陸發布「八本禁書」,以及《中國農民調查》作者陳桂棣、春桃夫婦被控毀謗案的戲劇發展。

  一月十日,中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北京全國圖書訂貨會開幕前一天,以「內容越線」為由,宣布八本書的禁書令,包括章詒和《伶人往事》、胡發雲《如焉》、曉劍《滄桑》、朱凌《我反對──一個人大代表的參政傳奇》、國亞《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袁鷹《風雲側記——我在人民日報副刊的歲月》、朱華祥《新聞界》及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的「年代懷舊叢書」。

  八本書遭禁原因不一,有些還諱莫如深,如章詒和《伶人往事》就被認為是針對作者個人而來,鬧得沸沸揚揚,章詒和還親上火線,高呼「堅守獨立自由寫作立場」,獲得作家劉曉波、劇作家沙葉新、民運人士陳子明等各界聲援。被劉曉波痛斥「出版自由之敵」的新聞出版總署官員見勢頭不妙,二月一日透過新加坡《聯合早報》否認此事,宣稱「這次我們一本書都沒有查禁」。

  這場中國大陸頻繁上演的「年度禁書大戲」,歷史顯示,受傷害的肯定是專制政府的形象,得益的一定是禁書──越禁越引發民眾好奇心,想一窺究竟。這是出版市場想要都要不到的強力宣傳。

  像陳桂棣、春桃夫婦的《中國農民調查》,2004年出版後與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同遭禁令,據稱地下流通就有八百萬冊,不但德國柏林頒給「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美國《時代周刊》推選兩位對抗權勢的作者為2005年亞洲英雄人物;繁體版在台灣推出後,同時被三大通路(金石堂、誠品、博客來)相中為年度好書;更譯成英、日文流通世界各地。榮譽無數,影響無遠弗屆,越禁越紅。

  《中國農民調查》出版時,由於勇於揭弊,得罪了不少地方官,尤其安徽阜陽市政協副主席張西德提出「名譽侵權」訴訟最受矚目。這場官司引發大批農民到場聲援被告的陳桂棣春桃夫婦,案子一拖三年,法院不敢宣判,陳桂棣說:「中國沒有一部法律允許一個案子拖這麼長的時間不判。」

  讓人詫異的是,陳桂棣夫婦今年元旦得到消息:張西德「名譽侵權」訴訟案雖然還未宣判,但原告張西德已經得到被告之一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五萬元人民幣賠償費。陳桂棣打電話向人民文學出版社求證,聽說張西德當時提出的賠償金是十萬元人民幣。陳桂棣夫婦至今一直沒收到法院的正式通知,猜測張西德可能因此撤銷訴訟。是否中共動用黨紀和行政手段,以致寫書的第一被告沒人敢判罪,卻找了出版的國營機構開刀交代的怪現象。

  陳桂棣夫婦為中國大陸帶來的震撼還沒結束,緊接著2005年《包公遺骨記》再度刺到黑官痛處。這部記錄發掘一代清官包拯身世的報導文學,對照揭發貪腐官員黑暗劣行的《中國農民調查》,真是完美的諷刺。

  《包公遺骨記》背景是1973年,在清官被指比貪官更壞、連包公也成為批鬥對象的文革年代,合肥一家鋼鐵廠為建一座石灰窯,長眠九百多年的包公墓就得搬遷。在這段政治黑暗期間,一批文物工作者冒著風險,清理出包公的遷葬墓和原葬墓,還發現包公的衣冠塚,考證出包公家族史真相,大大補足《宋史》記載的不足。然而,發掘出的包公遺骨送回包公出生地肥東大包村時,當地政府怕惹麻煩,竟不准包公遺骨入土。包氏後人幾經努力,還是無法為包公遺骨覓得安葬之地,大部分遺骨至今下落不明。

  「發掘包公墓的幕後故事反映中國四十多年來的歷史悲劇,也看到人性光輝的一面,希望讀者從中得到?發,以史?鑒。」與包公同鄉的陳桂棣與春桃,重現這段包公遺骨的流浪經歷,以及包氏後裔和家鄉父老千方百計保護包公遺骨的動人傳奇。

  《包公遺骨記》在大陸問世後佳評如潮,文化界曾感慨陳桂棣夫婦的遭遇跟包公遺骨何其相似:安徽發行量最大的《新安晚報》受到壓力突然停止連載;作者住宅不斷遭到石塊攻擊,報警無效只好遠避他鄉。目前陳氏夫婦一家已離開安徽。

  《包公遺骨記》因為內容曲折動人,合肥市政府以「促進旅遊」著眼,邀請中央電視台CCTV- 10「百科探祕」節目製作兩集《包公遺骨漂流記》專題,2006年十二月十六日播出。

  「老百姓喜歡清官,對清官的企盼應該是永恆的主題。」陳桂棣夫婦說出這句話,想必是心有戚戚焉。《包公遺骨記》二月底由究竟在台灣推出繁體版,相對於大陸的「禁書令」,兩岸中國人一千年來追求公理公義的長路,似乎還沒有走到終點。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5,共有5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曹信逸
/ 台灣台北
2009.02.26看曹信逸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看看中國正當外患威脅的北宋時期!!
一名清廉之士如何一展理想?
?千秋萬代留下了深厚的清廉影子!
2.
木谷
/ 台灣台北
2007.05.30看木谷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2顆星
  如果你對歷史上的包拯沒什麼特別的興趣,那麼,這本書對你來說可能會有點無聊。
  就像愛讀《三國演義》的人不一定會喜歡《三國志》或三國史,歷史上的包拯當然和《七俠五義》裡包公不太一樣。沒錯,他們同樣都是清官,但在史書裡,沒有那些個御貓和錦毛鼠,自然也沒有其他的那些英雄俠士,更不提什麼日斷奸臣夜判鬼的傳奇故事了。
  所以,找包公的墓,會不會有些無趣呢?
  其實,這樣的題材並不新鮮了。幾年前,岳南等人所寫的《風雪定陵》等書,尋找古帝王之墓,掀起一股中國考古熱。但只用膝蓋想想,大概也猜得到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是寫不完的,數千年的歷史,哪兒沒有埋過人呢?而比起前人之作,陳桂棣和春桃的《包公遺骨記》並未更勝一籌。
  回頭想想,即使沒人搞得清楚莫札特的遺骨到底在哪兒,他的音樂依舊感動人;而包公廟裡的虔誠信徒們,大概也不會在乎包公死後究竟葬在哪一座墳裡吧。
3.
杜偉新
/ 台灣台北
2007.05.08看杜偉新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悲慘世界、一己之力、黨同伐異、貧富差距,這樣的時代都能產生包公!我們又要為自己的墮落推辭到何時?法律是權力遊戲的規則,他崇高,因為凌駕一切階級,使野蠻自大的殺伐絕緣,使蠢蠢欲動的邪惡、貪枉、猥瑣受到控制。人民相信的是法律背後的公義,相信法律藉公義發揮最高約束力,不過許多司法人員為了虛張權力,將此種約束力與執政者的行政權混為一談,披上戰袍,他們似乎在為法律代言,實則,他們儘管意氣風發儼然有衣錦之勢,卻早已聽不見百姓心中那殷殷吶喊,成為無法還鄉的遊魂。包公,就在歷朝歷代、不可計數的權力遊魂遠離人世時,當上了萬年閻羅。 節錄自杜偉新〈司法人格的典型─包公〉
4.
cooljerry
/ 台灣桃園
2007.04.08看cooljerry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包公遺骨記》所述的文物出土,還原了許多有關包公的歷史真相,尤其記錄寶貴資料的包公墓誌銘,在文物工作者程如峰的推論考究下,更道出了包公與宋仁宗的君臣互動,當朝勇於直諫、公正凜然的事蹟,以及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有機會為包公撰寫墓誌銘的陰錯陽差。透過歷史的還原,發現包公家族似乎不太好命,包公的高風亮節、清風之氣延續其兒孫,但其兒也因清廉過度勞疾而病逝,相對於貪官的橫行嘴臉實在諷刺,似乎唯有史書才能還清官公道吧!但最令人感到悲傷無奈之處,便是迂腐的文革批鬥、破四舊等愚蠢之暴行,程如峰與包氏子孫為了保存包公遺骨,在當時風聲鶴唳的危險處境下舉步維艱,包公遺骨隨時都有慘遭粉碎之舉,一代清官竟落得如此慘況,很令人欷噓又難過!

整個包公遺骨事件,從挖掘團隊至包家後代子孫,參與者眾,每個人物環環相扣,正如同大歷史般遷一髮而動全身,任一處環節都存在著故事。《包公遺骨記》一書能夠如此精彩,除了整事件本身極具戲劇、傳奇色彩外,作者陳桂棣、春桃的絕佳文筆功力,以及縝密的邏輯架構,才真正讓這段歷史事件躍然於紙上。《包公遺骨記》雖為報導文學作品,但故事中的人物個性刻畫鮮明,文革時代背景的詭譎凝重,加上劇情峰迴路轉,參雜著無數的悲傷和歡樂,尤其傳奇性的歷史題材與流暢的文筆,讓此書儼然是部中國式的懸疑、解謎小說,精彩程度連《達文西密碼》都不及,期待此書被拍成紀錄片或電影的那一刻。

如果讀者們正在排列採購書單,《包公遺骨記》絕對是不可遺漏的一本!

同文發表於部落格:http://blog.yamc.com/cooljerry
5.
廖國堯
/ 台灣台北
2007.03.04看廖國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再次認識包公的一個途徑。這本書有個缺點,圖片少,我覺得他可以多放些圖片來佐證一下,看圖說故事會比看字亂想好,有些照片不懂為什麼會放在某些頁面上,編排上絕的怪怪的,但還是不失為一本知道包拯墓的書,書中略講到宋朝當時的狀況,宛如歷歷在目,因為台灣的亂象就跟包拯那個時代很像,可惜在古時候有包拯為民喉舌,現在則無。另外,從本書中得知當時參與挖覺得程如峰先生有對包拯集做補遺,可惜這本書在台灣只存於圖書館之中,我認為包拯文集也是另外一本該讀的書,算是本書的延伸閱讀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