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阿拉斯加之死

阿拉斯加之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179121
莊安祺
天下文化
2007年5月31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文學人生
* 規格:平裝 / 14.8*20.5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人生


[ 尚未分類 ]









名人推薦

  令人震懾,卻又令人感動……。描述人類心靈深處的追尋,足以令人心碎。--《紐約時報》

  所有曾經想流浪荒野、擁抱自然的人,都該讀這本扣人心弦的書。--《華盛頓郵報》

  這是一本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的書,就如同你很難用三言兩語把生命的本質和人類最潛在的心靈世界描繪完整。……它觸及到人類彼此的了解和成長的苦痛,但是更多的時候,它觸及到人類更內在的神祕呼喚和生命的躍動。--名作家 小野

  本書表面上呈現的也許只是一個意外,一項單純的死亡。不過,我認為潛藏在事件背後的動機,和引發的各種人為因素,才正是每位閱讀者應該去深思探究的。……透過本書,我相信也提供了許多父母和青春兒女心靈語言的另一種省思。--專欄作家 陳美儒

  我們曾經有過夢:流浪、狂戀或歡唱。多數的人很快學會了謹慎,如此便能保證人類社會以目前的方式繼續演化不致滅絕。卻有另一些(形體上或精神上的)遊民,放不下自己的純美固執,在都市的底層或心靈的邊緣,持續那個浪漫得一塌糊塗、卻美麗高貴的夢。願我們也是。

  《阿拉斯加之死》於1997年在美國出版後,迅即登上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甚至在《紐約時報》榜上近兩年,並引起大眾熱烈討論。天下文化於1998年出版的繁體中文版,同樣感動了許多心底有夢的讀者,成為長銷多年的口碑之作。

  在原書出版的十年後,當世間的紛亂有增無減,

  我們願再次介紹這位以全心擁抱生命、追尋至真夢想的年輕人。

一九九二年九月初,在阿拉斯加一輛廢棄的巴士裡出現一具男屍,
他是來自華府、大學剛畢業的克里斯.麥克肯多斯。
生前,他家境富裕,前途似錦,
但他卻拋開一切、走向曠野,從此踏上不歸路。
他的所作所為是虛擲生命,抑或擁抱生命?
他的死是自絕生路,還是意外、命中注定?……

  既是登山家,也是記者的本書作者克拉庫爾,對克里斯的死亡之謎始終無法釋懷,於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藉由克里斯留下的信件、日記、書本等蛛絲馬跡,以及深入的調查採訪,試圖還原真相,留給世人一個公斷。

  作者重返克里斯死亡之旅中踏過的路徑,甚至回到他的命喪之所;也一一探訪克里斯的家人、熟識,及與他萍水相逢的過客。為了拼湊出故事完整的圖像,作者更坦然寫下年輕時與克里斯相仿的心路歷程,並回顧另幾位走入曠野、一去不返的旅人。這使得本書超越了一般的報導文學,成為細膩動人的生命紀錄。

作者簡介

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

  美國作家和登山家,以野外和登山報導著稱;曾任《戶外》雜誌(Outside)特約撰述,同時也曾為美國數家報章雜誌撰寫文稿。《阿拉斯加之死》出版後,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兩年以上,也為他贏得傑出探險類作家的名聲。

  他以一九九六年親身經歷山難寫成的分析報導,在《戶外》雜誌發表後,榮獲「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之後擴寫成《巔峰》(Into Thin Air)一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並入圍一九九八年普立茲獎。

  除上述兩本暢銷書外,尚著有:《愛格爾峰之夢》(Eiger Dreams)、《在天堂的旗幟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等。現與妻子住在科羅拉多州。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地安納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有《愛之旅》《感官之旅》、《鯨背月色》等書。現任職傳播媒體界。



序 生命豈止是三言兩語 小野 I
作者序 一個唯美旅人的殞落 V

第一章 走入曠野 1

第二章 旅人之死  11

第三章 亞歷山大超級遊民 21

第四章 解放與冒險 35

第五章 嶄新的生活 57

第六章 老人之愛 73

第七章 惺惺相惜 97

第八章 朝聖的旅客 111

第九章 追尋美與孤寂 135

第十章 死亡消息 155

第十一章 少年克里斯 163

第十二章 媽媽,救我! 185

第十三章 無盡哀思  201

第十四章 年少輕狂 211

第十五章 不安的靈魂 229

第十六章 返璞歸真 247

第十七章 探索靈魂的原鄉 271

第十八章 永遠的曠野 293

跋 313
中英地名索引 321

附圖一:克里斯.麥克肯多斯旅程圖 蝴蝶頁
附圖二:阿拉斯加全圖
附圖三:史坦必德小徑及廢棄巴士附近地圖 15
附圖四:猶他、內華達、亞利桑納、加州及墨西哥交界圖 43
附圖五;科羅拉多河流域附近地圖 150



一個唯美旅人的殞落

  一九九二年四月,一名出身美國東岸富裕家庭的年輕男子,一路搭便車到阿拉斯加,單獨步入麥金萊山北邊的曠野。四個月之後,一群麋鹿獵人發現他腐爛的屍體。

  就在屍體發現後不久,我應《戶外》(Outside)雜誌之邀,報導這名青年死因之謎。這個青年的全名為克里斯多福.強森.麥克肯多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在華府近郊一個優渥的社區長大,不但成績優異,也是運動菁英。

  一九九○年夏,克里斯以優異成績自艾默瑞大學畢業,此後家人就失去他的音訊。他改名換姓,把銀行帳戶中兩萬四千美元的存款悉數捐給慈善機構,放棄了車子和大部分財產,還把身邊的現金全都燒掉。

  此後他開始全新的生活,自處於社會邊緣,在北美大陸漂泊,追尋超越物質的原始經驗。他的家人完全不知道他的下落,也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遭遇,直到他的遺體出現在阿拉斯加。

  為了趕上緊迫的截稿時間,我寫了九千字的文章,刊登於一九九三年一月的雜誌上。但我對克里斯的興趣,卻在書報攤換上新雜誌之後,仍縈懷不去。我對這個男孩餓死的細節,以及我們生命中某些隱約令人心神不寧的相似之處深感困惑。我不願就此放棄,於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著了魔似地重新探索使他走向阿拉斯加松林的死亡之路,並追蹤他旅程的細節。為了要了解克里斯,我勢必也要反省其他更深更廣的課題:曠野對美國人的吸引力、高危險活動對年輕人的誘惑、父子之間的沈重關係。這些曲折的調查結果就是讀者面前的這本書。

  我不能說自己是個不偏不倚的傳記作家;克里斯奇特的故事打動了我個人的心弦,因此要不動感情地記述這個悲劇是不可能的。在本書中,我已經儘量減少作者的存在──而且我想大致上也成功了。但我還是要提醒讀者;我將自己年輕時的片斷穿插在克里斯的故事中,主要是希望我個人的經驗能夠為克里斯的謎,作一點詮釋。

  克里斯是個極端熱情的年輕人,頑固的理想主義使他無法適應現代生活。他著迷於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作品,特別景仰這位偉大的小說家能夠拋開財富和特權,優游於貧窮的世界。在大學時,克里斯就開始仿效托爾斯泰的禁欲主義,和道德上的剛正不屈,其程度使親近他的人先是驚訝,後來轉為憂慮。當他前往阿拉斯加松林時,並未幻想前往滿溢奶香與蜜糖的沃土;相反的,他想追尋的是危險、逆境以及托爾斯泰式的克己,在此行中,他正充分體驗了那一切。

  只是在十六週的嚴酷考驗中,克里斯太過堅持自己的理想。的確,要不是由於一、兩個看來並不明顯的疏忽,他可能已經在一九九二年八月走出了松林,一如他在四月間步入松林時一樣不為人知。然而,他無心的錯誤卻成為無法挽回的關鍵,以致於他的名字上了小報的頭條,並留下不知所措的家人為他承受痛苦。

  被克里斯生與死的故事感動的人,出乎意料地多。在《戶外》雜誌那篇文章刊出之後的數月中,讀者來函的數量遠超過該刊任何一篇文章的回響。正如我們所預期的,這些來函反應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些讀者非常讚賞這個男孩的勇氣和崇高的理想;有些人則嚴詞譴責他是個瘋子、是個有勇無謀的白癡、是個怪人、是個因驕傲和愚蠢而毀了自己的自戀狂,根本不值得媒體小題大作。我個人的看法將在以下的文書中表達,但我願讓讀者擁有他們自己對克里斯的意見。

一九九五年四月於西雅圖

生命豈止是三言兩語 小野

  這是一本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的書,就如同你很難用三言兩語把生命的本質和人類最潛在的心靈世界描繪完整。這本書不像梭羅的《湖濱散記》,它缺乏主角克里斯本身大量對大自然親身體驗的喜悅的敘述;也不是像傑克倫敦的《白牙》或《野性的呼喚》,因為它沒有小說般的複雜情節;更不是梅爾維爾的《白鯨記》,因為它想表達的不是像亞哈船長內心世界狂烈的原始獸性,它想表達的人性可能更高尚、道德些;當然它也不是托爾斯泰的《家庭幸福》,雖然它觸及到人類彼此的了解和成長的苦痛,但是更多的時候,它觸及到人類更內在的神秘呼喚和生命躍動。本書像是一本報導文學作品,甚至更像是一本偵探小說。

  作者克拉庫爾花了許多的時間,追蹤一個逐步走向阿拉斯加冰封的曠野中,不再能活著出來的克里斯的故事。克里斯向來唾棄人類所建造的文明世界,鄙視文明世界所建構出來的那一套關於政治、社會、經濟的學理規範,厭惡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一切主流價值,包括他自己受人尊敬的父母親。他嚮往曠野,嚮往回到最原始簡樸的生活方式,於是他在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不但沒有再繼續深造,連一般「正常人」所要遵循的、進入社會的、按部就班的法則也懶得理,直接讓自己成為一個「亞歷山大超級遊民」,隱名埋姓,不斷更換自己的名字,從自己的家鄉亞特蘭大向西流浪。經過美國南方和墨西哥的邊境,穿過西部大沙漠到達加州,也曾經繞到中部的南達科他州迦太基市,經過一、兩年的打工生活,最後終於向北行,穿過加拿大直接去了阿拉斯加,開始他短暫生命之旅的最後一段挑戰,他想證明他可以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他求生的意志超乎常人的堅強,可是他終究沒有通過飢餓的考驗,誤食野洋芋種籽而亡,他沒有機會再回到人類的文明社會中生活。

  三言兩語就說完的簡單故事,卻被作者克拉庫爾用極細膩精密的文筆,帶領我們緩緩進入了克里斯這一路自我追尋的過程,作者所採取的訪問方式,加上他個人的推繹,使得整本書的寫作形式風格儘量吻合他「想像中」的克里斯內心的探索。作者不斷從這一路上收留克里斯,或曾經用車子搭載克里斯的陌生朋友口中,客觀地了解克里斯,也從克里斯所閱讀的書中劃線的部分,反覆推敲克里斯當時在想什麼?克里斯閱讀的書很多,其中就包括了我前面所提到的《湖濱散記》、《野性的呼喚》、《白鯨記》、《家庭幸福》。雖然作者一路儘量用客觀的訪問來架構這本書,甚至引用了歷史上像克里斯一般,進入曠野之後又返回文明社會的幾個不同故事,來理解克里斯的動機和內在世界,但是最終還是要回到作者本身也曾經有過的相似經驗──作者曾經在二十三歲那年,受到本身內在輕狂的熱情,和一些書籍內容的啟發,決定獨自一人去攀登一座六千呎高的「魔鬼拇指山」,這是一座被古冰河所覆蓋的山,從來沒有人爬上它的北麓,作者被這一路上可能遭遇到的艱難所深深吸引,就如同克里斯被阿拉斯加無垠的曠野所迷惑一般,作者就自身的體驗,去揣摹克里斯進入曠野的強烈喜悅感。

  作者把這些征服大自然的驅動力,解釋為自己在成長中受到父權的壓迫:「男性的權威人物激起我心中受抑制的憤怒,但同時卻又渴望取悅他們的錯綜複雜的情緒。」

  這就是答案了嗎?如果只是如此簡單,那就太看輕成長及生命本身的複雜性了,也太簡化了這本書用如此抽絲剝繭的方式去接近事實的核心,如果我們就用「真理」來形容核心,那麼「真理」也不應該只有答案而已。有時候,「真理」只能「漸漸貼近」,而不是真正找到。

  這本書其實就是作者花了很多心思,讓自己和讀者藉著「克里斯之死」去「漸漸貼近」真理的過程,我讀後深受感動。尤其是到了最後,當克里斯生前所痛恨的親生父母華特和比莉搭著直升機,來到克里斯最後死亡的地方──史坦必德小徑上廢棄的巴士,母親比莉堅持要再走一遍兒子曾經走過的小徑,並且想了解兒子為什麼做了如此的選擇,那一刻真是令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為她一掬同情之淚:「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是如此的艱難?可是,為什麼克里斯感受不到來自母親比莉的愛呢?克里斯臨死前爬進了一個母親親手為他縫製的睡袋,彷彿重新回到生命誕生前的那個原點。如果克里斯可以感受到這些,一切事情會有所改變嗎?

  當然這一切都已經是個謎了。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7,共有7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nephofeline
/ 台灣台北
2009.11.07看nephofelin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我們最感到好奇的就是--死。那是生存到最後,最勇敢的體驗。我認為,在所有認識和體驗中,只有能讓我們豁出生命的東西才值得追求,才能給予我們滿足。 -赫塞,關於旅情-


如果說"越過自身經驗的邊界,就是世界",那麼克里斯所擁有的世界(視界),遠超過我們可以想像的廣大。無論是年少輕狂對危險刺激的趨之若鶩、被未知與無所知的旅途吸引,或是基於對物質至上與現實社會的憤世嫉俗,克里斯的行為在客觀立場上雖不足以為典範,但在主觀上(至少之於我),他實踐信仰的勇氣令人激賞與佩服。我認為,每個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都有其考量,也需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當我們怨天尤人,當我們對看似必然的妥協屈服,且看克里斯給隆納德的信寫下:

"...這麼多人活得很不快樂,卻不主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受到安全、服從、保守主義的生活制約。這樣的生活雖然表面上能夠給人心靈上的寧靜,但其實安全的未來,最傷害人心中冒險的靈魂。...."(p89-90)

"...若你以為歡樂只來自或主要來自於於人際關係,那麼你就錯了。上帝把它安置在我們四周,它存在於我們可能體驗的任何所有事物中。... "(p90-91)

與電影的浪漫煽情相比,偏向於紀實文學的小說提供了更多的克里斯旅程的細節。如果電影算是一種進行式,那麼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循線追尋的訪問記錄,像是對過去式的一種追憶。兩者都有其可取之處,譬如小說提到克里斯與珍的互動、八十歲的隆納德視他如己出般的喜愛,電影裡面轉化為畫面,不帶隻字片語,情感的流動卻益加顯著深刻;譬如書中提及他泛舟延科羅拉多河一路向南的過程,在大峽谷附近差點喪命在激流中的畫面,透過電影演繹更顯震撼。導演兼編劇西恩潘(Sean Penn)選擇性地省去一些細節: 明信片、短暫地求職碰壁,取而代之的是絕美攝影下的瑰麗色彩、大自然光影交疊的紋理、生命蓬勃的春夏、層次繽紛的秋天、萬籟俱疾的雪白冬季、成群遷徙的飛鳥、阿拉斯加無垠的曠野...等等,這些媲美國家地理雜誌照片的片段,常使觀者陷入正在觀看探索頻道的錯覺。男主角艾米里荷許(Emile Hirsch)與真實的克里斯的確有幾分神似,的確也將這個大男孩眼裡發光的火焰詮釋得唯妙唯肖,美中不足的是書中提到克里斯本身偶爾沉鬱孤僻的特質,在電影裡並沒有特別強調。看到電影最末主角消瘦瀕死的模樣,雖不及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在黑暗時刻(Mechanist)或邁克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在飢餓(Hunger)裡那樣讓人倒抽一口氣,對這孩子的心疼與不捨卻油然而生。

與電影有著相輔作用的小說,可以讓讀者循著麵包屑思考克里斯之所以蛻化成亞歷山大超級遊民的原因(雖然我們僅能臆測)。父權家庭下的強勢控制欲、父母的不和睦,或許因此導致"逃避的兒童發展成為以尋找人生意義和秩序為目的的成人,而這種意義和秩序並非全然來自於人際關係。"(史托,孤單:回歸自我),但我們實在不忍苛責(至少我不忍)克里斯自私地選擇離棄愛他的家人,只為自而活的道路。我非常喜歡西恩潘沒有選擇像小說一樣紀實的風格來呈現克里斯的故事,如此一來,藉觀影和閱讀,同時擁有了兩道風味截然不同卻又各自相襯的菜餚。小說讓人驚喜的部分,是克拉庫爾在追麵包屑的過程中,用第八章和第九章記錄下"嬉皮灣市長"回到新石器時代的實驗、特立獨行的登山者約翰、過度樂觀的卡爾、步入沙漠的艾佛瑞特、在冰島尋求精神上寧靜的愛爾蘭修士等類似的人物,並稍微討論了這些流浪者的異同處。第十一章到十二章則敘述克里斯行為異於一般人的童年/青少年時期,並試圖拼湊他一步步下定決心脫離現實社會的蛛絲馬跡(第一次遠行、發現父親隱藏的另一個家庭等)。克拉庫爾的用字遣詞簡單(或許譯者故意如此呈現?),搭配上對電影的印象鮮明,竟然可以讓我在 24小時之內,邊分心工作、邊完成了此次毫無窒礙感的愉快食書經驗。

其實克里斯並不是全無準備地進入荒野白白送死。相反的,他自學或向獵人討教打獵技能、製革和燻煙肉類的技巧,準備了獵槍與植物圖鑑,魚網與白米。他甚至也向成為摯友的韋恩保證,結束阿拉斯加的冒險即會回到南達科他州,他也想要安定下來,想要寫作。他積極實踐想要體驗的生活,在荒野因著本能求生,捕獵、採果、集水,看似回歸到原始的動物性狀態,精神毋須洗滌靈魂卻更加純淨澄澈。他也會因為飢餓而抓狂,甚至發現身體的不適是誤食有毒的野洋芋(根據筆記推測)而感到絕望憤怒,試著求救。但遺言顯示克里斯最後接受了自己無法逃離死神召喚的命運:"我已過了快樂的一生,感謝主。再會,願上蒼保佑所有的人。 "我想,克里斯當初由史坦必德小徑進入他的"樂園",一定設想過可能會喪命在阿拉斯加。或許他太年輕就死亡,沒有機會體驗其他的人生歷練,所以無從比較不同生活的優劣,但他真心喜愛自己所選的道路,對多數汲汲營營但不快樂的人而言,他是如此滿足與幸福。

我們終究不會是另一個克里斯,如此極端地盡量捨棄一切多數人所依賴的文明,只為追求一個無論在身體、精神上都都逼近全然的自由,但他所提供的是一個方向: 我們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我們是否有勇氣去追尋?
2.
鄭閔中
/ 台灣台北
2009.10.14看鄭閔中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我從來沒有寫過書評(在自己的網誌或任何書信中).
一直以為我是沒有能力寫書評的人 -我老是想不出我認為值得讀者看的文句.

看了Alex的故事之後, 震懾之餘 才恍悟原來是因為我還沒遇到
這樣的一本書, 可以讓我的心跳可以隨著文字的起伏而脖動


如果你明天將死去, 你會不會有遺憾?
* 大概許多人都有.

但是追根究柢, 你的遺憾會是什麼?
這樣的願望可以讓你對明日的逝去 也甘之如飴
* 我想說得出口的人可能會比上面的人少得多.


曾經我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極度的厭煩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工作睡覺工作睡覺....
完全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著
厭煩到我認為 就算我只剩下兩三天的壽命, 也沒什麼關係


Alex的故事對我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影響
我終於了解了, 其實我不是並沒有夢想, 只是還沒找到
我一直錯過身邊經常被忽略, 而且確實被我忽略的

--品嘗生命甜美的機會--

一位遊民, 一位雜貨店老闆, 陌生人偶然的一段對話
又, 哪怕是一張紙屑, 一顆星星, 或一點將滅的灰燼之火


無法實現的夢想固然遺憾
根本不知道夢想是什麼 豈不是更為可惜?
或也許 根本不知道原來夢想是要被找出來的? (而不是他自己找上你)
3.
Scorpian
/ 台灣台北
2008.05.04看Scorpian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一本非常棒的書,報導文學式的寫作方式,主題環繞在一個被發現死在阿拉斯加的年輕人,有人認為他是反社會性格,有人認為他低估了阿拉斯加惡劣的氣候,有人認為他是自殺的,透過作者深入的追蹤,讓我們自己去做一個判斷,究竟,那個年輕人為什麼會死在阿拉斯加?

其實他是怎麼死的都不重要,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幾千幾萬人死去,如果不是我們的親朋好友,會有人在意嗎?

不過這本書之所以好看,並不在他試圖去追究死者真正的死因或者是他為什麼前往阿拉斯加,而是作者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敘述了那個年輕人的成長背景、家庭狀況,同時,也讓讀這本書的人知道,歷史上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人存在著!

對於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情,我們或者選擇反擊,或者選擇視而不見;對於未知的世界,我們或者當作不影響我們存在而不去瞭解,或者勇敢的去探索;對於幸福的生活,也許有人需要名車、大房;也許有人只需要三餐溫飽。世界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人,也會有各種的想法。

而這本阿拉斯加之死,帶給讀者更多思考的角度,同時,也帶領讀者前往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去的蠻荒地帶探索一番。這不是一本旅遊書,但卻有旅遊文學的味道;這不是死者的傳記,但卻有相同的功能。
4.
黃楚惠Sabrina Huang
/ 美國加州
2007.12.23看黃楚惠Sabrina Huang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一個有關Christopher McCandless的真實故事. 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男孩, 將原本該用在哈佛法學院的存款, 美金二萬四全數捐給慈善機構, 放棄他的車, 信用卡等個人物品, 燒掉皮夾內的現金及證件, 改名換姓, 在他畢業的1990那年暑假, 離開他成長的富裕家庭, 在美國各地旅行, 尋找人生的意義. 二年當中完全沒有和家人連絡, 1992年八月他死於飢餓, 九月初才被獵人發現他在阿拉斯加的屍體, 享年24歲.”

如果這樣故事就說完了, 那我這篇就沒有寫的必要了.

我昨晚和朋友去看完這部電影後, 一晚反覆難眠, 因為太多想法在腦袋裡,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因為它讓我再一次重新思考及體會, 人生的意義 .

當我半夜睡不著而爬起, 我上網搜尋更多有關這本書, 這部電影, 這個主角的資訊, 我看到所有看過這個故事的人分為二派: 一派是認為這個男孩是傻瓜, 沒做好萬全準備, 太過自信才導致它的死亡, 根本不值得大眾的關注; 另一派則認為他很勇敢, 堅強, 善良, 他讓大眾重新思考我們居住的這個物質主義, 暴力和不公平的社會.

是的, 我認為他很傻, 僅帶著不到五公斤的米, 一隻.22 caliber rifle, 幾盒子彈, 一台底片相機, 一些簡單的露營裝備和幾本書 (包括一本當地可食用植物介紹), 就跑去長期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獨居四個月, 不但沒有帶地圖或指南針, 對當地狀況沒有足夠的了解, 也沒有足夠的求生技能.

但是, 生命本身就是很難預料的. 我完全了解他不帶一般登山露營者會帶的裝備的原因. 他要的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挑戰, 一種不仰賴物質或器材裝備, 純粹靠著人類原始的求生方式, 來尋求生命的意義. 如果他今天準備整套的裝備, 四個月的食物, 那他就在住家附近的露營區露營就好啦, 而今天這本書和電影也就不會產生了. 何況他在追求生命真諦的過程, 既沒有傷害到他人, 也沒有妨害到他人. 也許他犯的一些錯誤導致他喪失生命, 但我們平常不也犯下一些錯誤, 只是不知道何時這些錯誤會導致失去我們的生命罷了. 而我相信他並不後悔他所作的決定, 即使結果也許不是他所計畫的.

誰應該為他的死負責? 他自己? 他的父母? 或是整個社會?

我沒那個立場評斷, 我只知道我沒有那個勇氣去做他所作的事, 但是他的行為卻對我有很大的震撼. 有多少人一生當中曾經認真的問過自己, 何謂有意義的人生? 我如此認真工作, 究竟是為了什麼?

如果沒有作者Jon Krakauer和電影導演Sean Penn (西恩潘), 我們今天就不會得知這一個好故事. 他們二位都從McCandless的故事中看到他們自己本身對人性的理念. 導演西恩潘花上十幾年的時間, 耐心等待及溝通, 只為了得到McCandless家人的同意將其故事拍攝成電影, 而他也是唯一一位導演真心希望故事被忠實的拍攝, 而不只是電影票房而已.

McCandless在生命盡頭終於領悟, “只有分享, 才真正快樂” (happiness only true when shared), 而他的遺言, “感謝主, 讓我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再見, 上帝保佑大家“ (I have had a happy life and thank the Lord. Goodbye and may God bless all). 有多少人在臨死時能夠真心這樣說?

Christopher J. McCandless (February 12, 1968 – August 1992).

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故事, 也希望你有機會也能看這本書.

註: 此書作者Jon Krakauer的另一本書 Into Thin Air 也很值得一讀.
5.
葛立書
/ 台灣台北
2007.08.14看葛立書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坦白說,看完這本書數遍,又過了一陣子之後,此刻,我仍然無法具體說出我對克里斯的意見。或者說,我毋寧相信,我們不能只用一個標籤貼在他身上。

我毋寧相信他是一個追求「至真」的人。

他揚棄所有世俗規範,卻和與他萍水相逢的旅人,交會出溫暖的光芒。

他拒絕走別人為他安排好的道路,即使那條道路明顯會走向比較安全的生活。

他忠於自己的夢想,而且執著(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他知道這中間的困難,但沒有一次因為懦弱而退卻。

「安全的生活,最傷害人心中冒險的靈魂。」克里斯說。確實,很多沉重的傷害,是以愛之名進行的。因此,他切斷了親情的綑綁。當然,他的父母是最心碎的人,更心碎的是,他們可能在克里斯死後,仍不明白他們的愛是如何傷害了克里斯。

作者以同為戶外探險家的心情來寫這本書,自是充滿了同理心。更可貴的是,作者坦誠道出自己年輕時,也走過與克里斯相仿的路:想嘗試自己的極限、與父親緊張的關係、在曠野隻身與死神搏鬥...... 因此,這本書已經不是一般的報導文學,而是非常細膩動人的生命紀錄。

巧合地發現,Amazon.com上的許多網友po的書評,常見兩個共同的形容詞:tragic but inspiring.

這個故事雖然有它的悲傷之處,但充滿激勵人心的力量。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克里斯終究是輸給了大自然,但我認為他贏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他贏得了自我。這是他終其一生要做的事情。

* 看更多讀者書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