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亞洲名牌聖教──破解奢華爆炸的密碼

亞洲名牌聖教──破解奢華爆炸的密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948954
羅哈?切哈、保羅?赫斯本
天下雜誌
2007年6月27日
127.00  元
HK$ 107.95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6*23.5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天下財經


[ 尚未分類 ]









掌握亞洲消費趨勢,不可不參拜的名牌聖殿

  名牌在亞洲如同「宗教」般收服人心,名媛貴婦們捧著現金,心甘情願等待五年就為了愛馬仕手工柏金包;限量精品發表,大家趨之若鶩,搶不到的扼腕,買到的如同帶著耀眼的戰利享受到大家崇拜的目光。

  名牌、奢華、品味以勢如破竹之姿成為主流價值觀。為什麼名牌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可以造成如此「瘋潮」?本書帶你窺探名牌產業的核心操作手法,領悟他們如何實現了行銷人的夢想:一面標榜昂貴的獨家限量產品,一面卻將商品賣給所有消費大眾。

  《亞洲名牌聖教》是第一本專書,探究「奢華爆炸」現象如何撼動亞洲,不僅橫掃上流社會階級,連祕書小姐都要省吃儉用買下Burberry皮包。

  奢華名牌聖教的影響力來勢洶洶,全球產值已高達800億美元。為何這些名牌能不斷哄抬自身產品的崇高地位,同時又把大量商品賣給消費大眾?作者解開這個弔詭,破解了聖教的密碼。書中提出一個名牌發展模式,據此說明奢華名牌產業如何席捲已開發國家如日本、香港,並預測名牌產業在開發中國家如中國與印度將如何進展。運用這一套實證方法,你也能打造出引領風潮的品牌。

  作者是業界的國際知名專家,寫作方式通俗易懂。他們和各國的奢華產業專家進行超過一百五十場訪談,在十個國家進行市場調查,更融合了本身在亞洲各國累積的多年經驗。本書帶你瀏覽各國的奢華品牌零售現象,從東京金碧輝煌的名牌旗艦店到首爾水洩不通的當地市集;不僅如此,還帶領讀者了解各國各階層的消費者族群之所以購買奢華品牌的內在動機。本書也顯示,整個亞洲當前的經濟與社會變遷,正在顛覆亞洲幾世紀以來難以撼動的傳統社會階級制度;今天,香奈兒套裝或卡地亞手錶已扮演了重新定義社會階級的重要角色。

  無論你是鎖定亞洲消費者的企業專業人士、喜歡發掘流行趨勢的行銷人,或是鍾愛奢華品牌的血拚消費一族,本書都將為你打開成功之門。

作者簡介

羅哈?切哈(Radha Chadha)

  是亞洲首驅一指的行銷與消費者心理專家。她曾與廣告龍頭企業如智威湯遜、奧美、葛瑞與達彼思等共事,2000年在香港自創品牌顧問公司(www.chadha-strategy.com),執掌策略規劃工作,並為許多重要企業提供品牌策略的顧問服務,包括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美國運通、英國航空、葛蘭素史康(Glaxo SmithKline)與文華東方飯店等。不僅如此,切哈也為北京清華大學與奧美廣告共同合作創辦的「清華奧美品牌計劃」擔任講師。羅哈是印度管理學院(Indi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的商管碩士,主修行銷;以及新德里的聖史蒂芬學院(St. Stephen’s College)的數學學士。

保羅?赫斯本(Paul Husband)

  是亞洲頂尖的零售商場規劃與開發顧問。他於1988年赴香港擔任太古廣場行銷經理,太古廣場堪稱亞太地區最成功的零售商場。目前,保羅與他領導的企業不僅為遍布香港、新加坡、台灣、中國、韓國、印度、菲律賓與泰國等地的客戶提供服務,每年並針對奢華品牌在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情形出版年報(www.husband- retail.com)。保羅為國際購物商場協(ICSC,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er)擔任亞洲講師,也是位於華盛頓的都市土地機構(Urban Land Institute)的成員之一。他與妻子現居香港,家裡設有寬敞的衣帽間。

譯者簡介

藍麗娟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學士。曾任《天下》雜誌副主編、資深記者、記者。《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副主編、召集人、資深記者。民視新聞部企編中心編輯、節目製作人。現專事創作。2001年以《Cheers快樂工作人》4月號<誰偷了你的工作?>、<臥虎藏龍,兩岸爭鋒>等系列報導,榮獲中華發展基金會舉辦之第五屆「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雜誌類首獎。並著有《不上班去釀酒》與《老闆為你泡咖啡》。

推薦序者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 洪明洲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風格社會》作者 劉維公
時尚名人 孫正華



導 言 將成就穿上身

第一篇 亞洲名牌聖教興起

第1章 就是愛名牌
第2 章 在 LV包裡尋找意義

第二篇 掃瞄亞洲各地的名牌瘋

第3章 日本:對奢華品的渴望永不滿足
第4章 香港與台灣:相隔兩岸大不同
第5章 中國:從共黨制服到Armani西裝
第6章 韓國:情定奢華品
第7章 「一季姊妹」: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與菲律賓
第8章 印度:下一個中國?

第三篇 解開打造名牌聖教的密碼

第9章  打造名牌聖教
第10章 以假亂真的名牌贗品
第11章 奢華品的未來



亞洲眾神膜拜園區/洪明洲

  「時尚名牌是一組現代的象徵符號,亞洲人用來重新定義其認同與社會地位。」這是本書最發人深省的一句話,也是亞洲人為何崇拜西方奢華的主要註解。亞洲人熱切地想要擺脫貧窮或社會底層的枷鎖,不管是否真正脫離,靠著穿戴名牌,外在上,宣示了地位與身分,內在上,提升了自我認同與自我價值感。名牌不僅是「牌」,而是「神」,凡人都必須靠它加持。

  然而,將「西方奢華」當成「時尚名牌」,是亞洲人的病態、還是所有地球人的常態?本書隱約有些答案,但真正的答案還要由讀者自己回答。

  西方奢華品牌幾乎是西方先進國家的「專利」。歐美國家的歷史、文化、人文、經濟實力等因素,為名牌提供了發展的沃土。但是,這些名牌之所以成為亞洲人的崇拜對象,也未必是這些名牌大廠精心經營出來的成果。可以肯定的是,亞洲人自己種下讓這些奢華品牌在亞洲大放光芒的「果」。換言之,奢華品牌只要帶有標示西方血統的標籤、等待亞洲社會的開放與發展,就能坐享其成。名牌在亞洲的成就大都源於亞洲人將之當成「聖教」的「崇拜」心態,少有出於精心專為亞洲人打造、設計,而耕耘出來的結果。

  即使像日本人這樣懂得經營品牌,工藝水準高超,又有東方堅厚的人文風情為基礎,卻未必經營得出像西方一樣能耐的「奢華品牌」。例如豐田汽車的Lexus,算是東方人出品的「奢華名牌」,它的支持者都相當務實、沈潛,Lexus是「名牌」,還不夠資格成為眾人膜拜的「聖教」。我毋寧相信,是一群有相當社經地位的消費者墊高了Lexus,而不是Lexus墊高了這群消費者。

  但是,西方奢華品牌卻都由亞洲人把它們墊得比它們原先的高度還高(當然,它們原先的高度並不低)。試想,一個800億美元的奢華時尚名牌產業,竟然一半以上的營業額來自平均國民所得只有名牌「原產地」一成左右的亞洲,意涵何在?

  其中的意義是,亞洲人崇拜這些名牌的熱度是「原產地」的十倍。換個角度講,LV、亞曼尼或凡賽斯在「原產地」只是一個品牌,但是換成亞洲,卻成了「神」。亞洲人的購買或消費不是經濟行為,而是宗教行為。

  本書詳盡解說這種宗教行為,也帶出亞洲人崇拜西方奢華名牌的背景、緣由,這些都是身為亞洲人熟知的事實與歷史。但是,作者將這些現象和「名牌聖教」串聯,更讓我們認識名牌的「神祇」價值與「信徒」本色。我特別喜歡本書介紹香港成為「名牌聖教」膜拜地的背景描述。我對香港發展的理解是,香港人從西方請來「眾神」,在自己家園建成一個「眾神園區」,然後己立立人、邀集各地信徒一起來此參拜,香港的經濟因此更加突飛猛進。這種新經濟發展的嶄新模式,許多國家還搞不清楚箇中道理,香港卻已經捷足先登。

  作者對台灣人崇拜西方奢華名牌的描述不多,且與香港做為對比,台灣只是名牌的「小廟」,市場只有10億美元。但是,也不要因此小看台灣人,香港「眾神園區」的發達,有很高的比重是靠台灣人血拚「拜」出來的。

  本書最後一章以很少的篇幅稍微討論亞洲人是否有可能創造出類似的「名牌聖教」,讓東方人自己來「崇拜」?立論觀點仍然圍繞在「亞洲崛起」。由於亞洲人的製造與品牌經營能力已非吳下阿蒙,作者因而指出:「合理期待的是,一些亞洲奢華品牌將在往後幾年內出現。」作者列舉若干東方奢華名牌(例如台灣的夏姿)逐漸進軍歐美市場,得出頗為樂觀的預期,甚至大膽預言,「極有可能」將出現讓西方人崇拜的亞洲奢華品牌。

  我並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除了釋迦摩尼、默罕默德等「真神」,我想不透西方人有需要崇拜亞洲奢華品牌之「假神」的道理。

  翻讀這本書,一股淡淡哀愁經常伴隨有關「名牌聖教」生動且深刻的描述。沒錯,這是一本解讀亞洲人崇拜西方奢華名牌現象與結構的財經書,也是一本結合行銷、社會、心理、文化、全球化趨勢等面向的分析報告。對多數亞洲人而言,這本書陳述出「名牌信徒」心中最底層的吶喊:西方名牌雖然昂貴,但是,如果用來塗裝靈魂深處身為東方人的卑賤,「名牌」太物超所值了。還有什麼比穿戴「西方奢華名牌」,更能彌補這份缺憾呢?

(本文作者為亞洲管理經典研究中心總顧問、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退休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