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把小人變貴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912238
林慶昭
好FUN文化
2007年7月15日
34.00 元
HK$ 28.9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好樂子
* 規格:平裝 / 144頁 / 32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好樂子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同
類
書
推
薦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限量親簽版】
37度,我們剛剛好
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內
容
簡
介
優越感要不得
藐視別人,就是藐視你自己。
──懷特曼
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沒錯,許多心理學家都一致認為,個性對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係,遠較其他一切智識、才幹等的能力為大。
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個性最合於健全標準的人,無論在待人接物或行為處事上,一定會有最好的規範,善於適應環境、深明人情世故,除了能廣受大家喜愛外,更是獲致成功的不二法門。
想必很多人都此經驗,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這樣的朋友或同事,雖然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一說起話來卻令人感到狂妄,往往讓別人很難接受他的任何觀點。
其實說穿了,這種人大多數是因為想表現自己,讓別人知道他很有能力,從而獲得他人的認可,但過度的自我優越感,到最後往往適得其反,讓大家紛紛對你避而遠之。
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礦治工程師赫蒙,在德國福萊堡修完碩士學位後,回到美國找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位沒有學歷又不相信文憑的大礦主赫斯特。
大礦主對赫蒙說:「我不想錄用你,是因為你是碩士,腦袋裡只裝滿一大堆沒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文縐縐的工程師。」
赫蒙聽了,非但不生氣,也沒有展露自己的優越感,反而低聲地對大礦主說:「如果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有個秘密我想告訴你。」
大礦主點頭,赫蒙一本正經的說:「其實我在德國什麼也沒學到,只是在那裡鬼混了三年。」
大礦主笑嘻嘻的說:「好!很好!你明天就來上班吧!」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裡,那些謙讓而豁達的人們,常會贏得更多的朋友。相反地,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別人的人,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無援的地步。
當然,在人的交往過程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在不自覺中會強烈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可是,如果自己的言行舉止,過份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就是對他人自尊和自信的一種挑戰與輕視,而對方也會不可避免產生排斥心理或敵意了。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一點都沒錯,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們還優越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造成羨慕和嫉妒,阻礙雙方的進一步交往。
美國詩人懷特曼說:「藐視別人,就是藐視你自己。」
做人不可太驕傲,也不用太自負,還是謙虛一些好,因為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別人的信賴。你愈是謙虛,別人才不會把你當成敵人,認為你會對他構成威脅,而你自然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大家建立良好的關係。
日本醫學家野口英世說:「謙讓別人就是處世之道。」
學會謙虛,時時有禮,對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不要隨便顯露傲慢,如果能做到這樣,保證你會永遠受到大家的歡迎。
輕鬆好溝通
你愈是謙虛,
別人才不會把你當成敵人,
認為你會對他構成威脅,
自然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序
要別人喜歡自己,自己要先喜歡別人;
要吸引對方的注意,就要先去注意對方。
尊重他人的意見,尋找共同的立場,
多多包容與主動讓道,不要只是爭先搶道。
日本鈴木大拙博士說:「想想別人,看看自己,
多體諒別人,就不會有藩離。」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沒有什麼高深學問,
只要把心從種種束縛中解脫出來,
抱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態度,
小人也會變成你的貴人。
登天難,做人更難。
人為什麼覺得相處不容易?原因是太在乎自己,輕忽別人,如果我們能多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相信很多的無謂爭執都可避免。
紅樓夢第一回有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子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要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雖然每個人心中各有一把尺,但我們永遠有太多忘不了、放不下的牽絆。
沒錯,這就是人的本性,就像明知道生氣會傷身,卻仍然喜歡生氣;知道怨恨別人,自己也會痛苦,卻仍然不肯原諒別人。
於是,很多人經常堅持自己的主張,即使是偏見,也會強詞奪理死不認錯,不願虛心檢討自己,光會怪罪別人。
聽不進別人的忠告,為了自己的生存,一味地否定他人,這種人是不可能受到大家喜愛,而且只會惹人嫌惡。
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應該學會將心比心,從相互尊重做起,真誠待人。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守候:心情圖文書
2.
只要淚痕不要傷痕:關於愛情的二三事
3.
這樣做,生活好快樂:健康可持續性的32種生活方式
4.
樂觀人生的32個心靈妙方
5.
領悟生命自在的20堂課
6.
脾氣沒了,福氣來了3 :擁有自信人緣的47個黃金法則
7.
堅持到底:煩惱沒了,好運來了
8.
放愛一條生路:全天下男女都要學會的愛情課題
9.
真愛:心情圖文書
10.
為生活加一點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