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華嚴文學創作論文集

華嚴文學創作論文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307270
躍昇編輯部
躍昇
2007年7月01日
300.00  元
HK$ 255  







* 叢書系列:華嚴作品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華嚴作品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華嚴是六十年代初崛起的一位著名女作家。在寫作態度上,一向予人構思嚴謹、文筆講究、言之有物、餘音繞樑之深刻印象。她的小說對話生動俏皮……



智慧光芒的無限折射(代序)
華嚴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 現場紀實
劉秀美◆花蓮教育大學助理教授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於廣州舉行﹁華嚴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來自海峽兩岸三地的學者共提供了二十三篇論文,會議當天發表十九篇。這是兩岸第一次舉辦全面性討論﹁華嚴作品的會議,與會學者熱烈討論盛況空前,華嚴也親自出席了這場會議。

出自台灣、香港、中國的評論視角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梁桂全在開幕致詞中表示,華嚴是台灣知名的作家及文化活動家,數十年來創作不斷,堪稱著作等身。她的作品也在中國大陸發行,此次會議有助於中國評論界對華嚴作品進一步的認識,也有助於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增加兩岸文學界的互動與學習。

  中國現代文學館在賀詞中,鑑於華嚴創作之影響力,特邀請入館成為典藏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楊義因不克出席,由助理研究員李娜代為宣讀賀信,賀信中提到,華嚴四十多年間創作了將近二十部長篇小說,態度認真、心誠文妙,作品發揮了人文教化之功效。華嚴作為現代啟蒙思想家嚴復的孫女,因而將其家學淵源,包括父輩、祖輩對家國民生、文化傳統的關注和憂思注入了文學作品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劉斯奮則說,華嚴的小說文化筆韻豐厚,儒家哲學的滋潤使得作品迥異於時下的一般作品,加上佛家思想的智慧提升,其作品蘊涵著豐富的思想,使閱讀者能獲得心靈滋潤。香港作家聯合會創會會長曾敏之認為,華嚴的創作始終將國家、民族視為放在心中不能忘懷的點,也期待這一次研討會能為一向不太重視文學的香港開啟推動的作用。

  中央大學教授李瑞騰代表台灣學者致詞,他首先感謝主辦單位對此次會議的用心。他提到從台灣一路與華嚴來到廣州,在整天舟車勞頓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作家從容、冷靜、包容、體恤他人的長者風範。她的文學作品中展現了一種珍貴的特質,此特質表現在觀察社會、人際關係的方式上,用一顆純真的心,永遠期望一種人生的理想性。她的作品中表現了想達到人生尤其是婚姻、愛情的圓滿是困難的,但要努力爭取。因此,作品便呈現出一種向上提升的力量。他也提到華嚴的作品在台灣擁有廣大的讀者,但屬於學術性的研究卻是寥寥可數。這一次會議有二十幾篇論文從各種不同面向探討華嚴的作品,是一場非常難得而且必要的討論會。

綜談小說的主題特色

  會議論文以主題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華嚴文學創作綜論,共計七篇論文。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金岱華嚴的藝術觀與華嚴的小說創作,從藝術角度觀察,認為華嚴的小說顯然是接近知識分子的藝術觀。台灣文訊雜誌社總編輯封德屏靄靄停雲華嚴在台灣的文采風流,從宏觀的角度全面論述華嚴作品,並以陶淵明詩句中之﹁靄靄停雲呈現出華嚴半世紀以來的文學風采。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陸士清華嚴小說藝術片談,論及華嚴小說具有人物鮮明之特色,在靈動簡潔的筆觸下呈現出哲理性。廣州中山大學王劍叢教授姻緣道上的現代想像論華嚴的小說,針對小說論及婚姻部分提出解讀,認為小說結尾往往瀰漫濃厚的悲劇氣氛。台灣中原大學副教授李宜涯藹藹含光,淡而有味華嚴小說析論,以淡而有味對於華嚴作品的﹁不以濃膩取勝,不以對立媚俗特色提出看法,﹁彷彿一顆被遺忘的珍珠是她認為作家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與為她在台灣當代小說史上取得定位之因。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雷鐸一個女作家生平創作的慧眼慈心與藝術變奏,從作家的慧眼慈心切入探討華嚴作品,認為其作品呈現時代的脈動,在愛情和婚姻的主題下,顯現出愛的生命,也傳達作者的詩心和佛心。台灣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許琇禎殉道與恕道論華嚴小說的人境與藝境,論述了華嚴小說中所勾勒的人生境界三階段的轉變,從見山是山的無知念想到見山不是山的猶豫徬徨,終而獲致了見山又是山的圓熟智慮。

析論言情與哲理的交織揉合

  第二單元為﹁華嚴小說的言情與哲理,計有八篇論文。蘇州大學教授曹惠民(情愛、佛理、人性華嚴小說的一種觀察角度),他認為就情愛而言華嚴肯定的是真愛的存在,透過佛理的宣揚,其作品又蘊涵著哲理性,對於人性也多所著墨。廣州暨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王列耀(以悲憫之心言說眾生論華嚴的情愛小說),以﹁悲憫之心為題探討華嚴小說中的兩性關係,認為作家始終以悲憫的情懷俯瞰筆下的眾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吳愛萍(女性視野與教化功能華嚴小說中﹁人文關懷的一種解讀),探討作品中女性的反思,表達的是華嚴對於女性性別意識的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李娜(一九四○年代的女學生論華嚴《智慧的燈》),以作家的寫作時間︵一九六一年 ︶、地點︵台灣︶與小說中的女學生身分︵戰後第一代的上海女大學生︶互相交錯的歷史為主,討論作品具有的文學史意義。台灣花蓮教育大學助理教授劉秀美(論華嚴《智慧的燈》之嚴肅性與通俗性),從﹁點到﹁面的論述方式,總體討論華嚴作品的嚴肅性與通俗性問題。廣州暨南大學副教授李鳳亮(世俗生活的哲理思索台灣作家華嚴言情小說淺析),論及情節部分以情節性強、富神祕感、吊讀者胃口評價華嚴的言情小說,且認為小說語言具有簡潔精悍、乾淨俐落的特點。本單元另有二篇由暨南大學碩士生提供,但未做口頭發表的論文,分別為吳宏娟(他和她的﹁情思論華嚴小說的愛情哲思)、趙自雲(呼喚人性。啟迪人生解讀華嚴的小說智慧)。

探究敘事風格與語言挑戰

  第三單元為﹁華嚴的小說藝術與其他,共計七篇論文,一篇研討會論文通論。廣州中山大學金欽俊教授(論華嚴小說的敘事風格),從語言、體裁、結構、形象等構成的具體話語情境為切入角度探討華嚴的作品。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登翰及助理研究員劉桂茹聯合發表(對話.言情.想像的位置台灣作家華嚴對話體小說解讀),以華嚴的對話體小說為主,除了探討對話體小說的表現形式外,也關注一系列對話體小說所具有的濃厚現實感。台灣中央大學教授李瑞騰(對話之必要論華嚴小說(樂園之巔)),探討(樂園之巔)之餘,認為華嚴的對話體小說尚有發展空間。華嚴自己認為小說是﹁說出來的,一人說,兩人說,甚至眾人說,李教授認為她至少尚未運作﹁眾人說。香港《文學研究》主編林曼叔(從一滴水看大海從華嚴的短篇小說(可憐蟲)說起),秉持著從一篇短篇也可以看到作家創作性格的理念。論文以一篇短篇小說為出發點,觀察作者筆下描繪大時代的企圖及其嚴肅的創作態度。台灣電視公司徐圓圓(人性化與生活化華嚴原著電視劇的堅持與哲理),闡述華嚴作品從書面搬上螢幕,作家卻始終堅持﹁寓教於樂的文化素養,不因爭取商業效益而違反了小說所表達的人性化與生活化。其他未及於會議中發表的論文,有香港作家協會主席黃仲鳴(冒險的旅程:華嚴的全對話式小說)及暨南大學碩士生陳小妹(華嚴小說書寫的﹁對話情結)。

  所有論文結束發表後,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翼心針對會議論文做一通論式的總結。他將學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台灣和香港學者,這些學者大多曾經接觸過華嚴的作品,也瞭解作家的生活環境,包括她的文學生態。過去在台灣雖然有一些關於華嚴作品的評論,但是這一次的論文應是突破了過去的水準和層次。整體而言,台灣學者的論文有縱、有橫、有深度。

  論及大陸的論文,許翼心認為這一次的議題是一個挑戰,因為過去研究港台文學的學者並不曾系統的閱讀華嚴的作品。這一次研討會有機會提供完整作品的閱讀與研究,對於研究港台文學多年的內地學者可說豐富了視野,這些過去對港台文學有較完整認識的學者如曹惠民、陸士清、王劍叢等,在原有的研究基礎下,很快的便為華嚴作品找到一個明確座標,並給予適當的評價。

  至於過去不曾接觸過台灣文學及華嚴作品的學者,他們的論文感覺隔了一層,但是﹁隔的好處便是少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如金欽俊、金岱、雷鐸三位教授,一位是研究現代文學史,一位是研究文學理論,另一位則是哲學專業,他們從不同角度探討華嚴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視角。難能可貴的是有一批年輕學者也提供了論文,論文中也呈現了年輕人的朝氣與視角。

小說家蒞臨現身說法

  會議最後高潮是華嚴的發言,她首先感謝與會學者對於作品的讚賞,並言自己半世紀以來的創作秉持的只是﹁盡自己的心。至於作品寫出來的究竟是什麼?能否得到他人的讚譽?不是她所想的,也不太計較這些,從創作的第一天開始只知道﹁一直寫,直到今天。(樂園之巔)是與會前才剛剛脫稿的短篇小說,若問以後是否還持續寫?華嚴的答案是自己也不知道,因為她自認是會場中年紀最大的,究竟還有多少時間能寫,並不去想。

  對於與會學者大加讚賞她的作品,她充滿了感謝之情;至於部分學者提出不同意見及認為作品有所不周,她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正如一面鏡子般在攬鏡自照時能一一擦去臉上的斑點。華嚴也以自己的婚姻生活為例,幽默的陳述自己的經驗,夫妻即使個性並不相近,但要懂得欣賞對方的優點。她提到之所以寫《智慧的燈》,是在婚後驀然回頭檢視過往的傷心日記,發現完全不認識日記中曾經痛苦的自己,發現才短短幾年便產生了如此的變化,遑論十年、半生甚至一生,既然如此,當時又何必難過呢?因此便將此種想法灌入小說內。

  她說自己一生受到四個男性的影響,第一位是祖父,她在高中時因為祖父的名氣影響才得以順利轉入二年級就讀;第二位是父親,她曾經大方的引用父親寫過與﹁禪坐有關的文章完成了一篇作品,爾後這篇文章成為頗受讀者喜愛的作品之一,更重要的是她開始禪坐即自此時開始;第三位是另一半,生活中經常會舉出她的不是之處,但是相守近一甲子;第四位是兒子,兒子曾經反對她出版《千心映影》,兒子自有理由,而他就想辦法非達到自己的堅持不可。身邊的人經常是獲得生活智慧的來源,她認為人的潛力本是無窮的,不管體力或智力皆由修煉而來。論及此次會議的因緣,她特別感謝﹁勤+緣企業總裁梁鳳儀對於會議不遺餘力的協助。

  這是一場精采的研討會,在聽了這麼多篇精采的論文後,還能與作家有著近距離的互動,親身體會作家的智慧言說,是令人難以忘懷的。

原刊於二○○六年九月《文訊》二五一期【本書特色】
改造=簡單+環保+實用+流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