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其實,我們給得太多

其實,我們給得太多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47724
金德倫博士
新手父母
2007年8月11日
83.00  元
HK$ 66.4  







* 叢書系列:好家教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好家教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如何面對溺愛世代?

該怎麼愛才適當,而能避免愛之適足以害之

  本書是《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作者之一丹.金德倫博士(Dan Kindlon)的又一力作,針對時下最熱門的教養課題──如何避免過度寵愛子女,提供重要的指引。
「我們給子女給得太多,要求的回饋卻太少。」心理學家兼暢銷書作者金德倫以此為出發點,深入問題核心,從進行開風氣之先、對青少年、家長及教師所做的研究著手,進而探討父母如何愛之適足以害之,以致剝奪了兒女從困境中學習的機會。

  儘管今日青少年享受到富裕社會所有的便利:行動電話、信用卡、電腦、汽車,卻不必負什麼責任,但學習負責有助於人格的培養。另一方面,他們又承受著必須追求完美與成就的強大壓力,哪有時間去聆聽內在的聲音。而崇尚急功近利的社會文化,也使他們無法定下心來,慢慢用心的去學習,提升自尊自重和培養完整人格的技巧。

  在這本立論精闢、發人深省的書裡,金德倫要說的是,被寵壞的幼兒如何長成被寵壞的少年,再進而變得太過自我中心,易於沮喪焦慮,無法自我節制。本書根據對教育人員的訪談,提供了在第一線與家長打交道者的心得。為人父母者多以為,可以用金錢保證孩子成功,保障他們人生幸福。但是《其實我們給得太多》一書中也有孩子的心聲,他們因父母的疏離與漠不關心而感到痛苦迷惑。

  當然父母本身包括金德倫博士本人,也有話要說,他們不願意用規範去限制子女,他們想做子女的朋友,不要做道貌岸然的長者,對於自己竟日為工作忙碌的生活則深感內咎。面對所有這些顧慮及動輒得咎的教養地雷,今日父母究竟應當怎麼做,才能培育出品格才能兼具的子女呢?

  金德倫博士把他的研究結果在本書中揭露,並詳細解說父母必須注意子女的哪些行為。《其實我們給得太多》提出實用的方法,引導父母如何去接近子女,如何教導他們從事有意義的活動,如何促進他們的情感成熟度與建立自我價值感。它提供讀者智慧與啟發,替父母與子女的心靈和思想點燃一盞明燈。

  「我們給子女給得太多,要求的回饋卻太少。」心理學家兼暢銷書作者金德倫以此為出發點,針對時下最熱門的教養課題──如何避免過度寵愛子女。深入問題核心,從對青少年、家長及教師所做的研究著手,進而探討父母為何會愛之適足以害之,以致剝奪了兒女從困境中學習的機會。被寵壞的幼兒如何長成被寵壞的少年,再進而變得太過自我中心,易於沮喪焦慮,無法自我節制。本書根據對教育人員的訪談,提供了在第一線與家長打交道者的心得。為人父母者多以為,可以用金錢保證孩子成功,保障他們人生幸福。但是《其實我們給得太多》一書中也有孩子的心聲,他們因父母的疏離與漠不關心而感到痛苦迷惑。

  《其實我們給得太多》提出實用的方法,引導父母如何去接近子女,如何教導他們從事有意義的活動,如何促進他們的情感成熟度與建立自我價值感。它提供讀者智慧與啟發,替父母與子女的心靈和思想點燃一盞明燈。

作者簡介

金德倫博士

為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已於該校任教近二十年,教授兒童心理學與行為研究。金德倫博士是一位先驅的研究者,本身也從事男孩與家庭的心理治療,十餘年來,他一直擔任波士頓地區一所獨立學校的男童心理諮商顧問。他參與寫作的《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目前與妻子及兩個女兒定居波士頓。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