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密宗的源流《密法內在傳承的密意》

密宗的源流《密法內在傳承的密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936241
洪啟嵩
全佛
2007年10月05日
80.00  元
HK$ 64  






ISBN:9789866936241
  • 叢書系列:密乘寶海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6k菊
    密乘寶海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密法從原始佛教開始,就在佛教中開展,而在大乘佛法發展到最高峰之後,接續成為佛教的主流,並不斷的發展出高峰。

      密法從印度開展而出,在唐朝時經開元三大士傳揚到中國,而開出金胎兩部大法,並東傳至日本而衍生東密及台密。而後期的密法則流傳至西藏,成為當今無上瑜伽密教的主流。

      本書內容清楚地說明密法形成的因緣、其發展的情況,以及如何修證密法的體系,並且介紹密教各部派的經續,幫助讀者清晰一覽密法的源流,掌握正確的密法見地,得到完整的密法傳承,最終迅疾圓滿無上佛果。

    作者簡介

    洪啟嵩

      自幼參學各派禪法,尋求生命昇華超越之道。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致力推廣禪定教育,從學者無數。於1993年為宗教界發起器官損贈及環保護生。

      曾任台灣各大專院校,及司法官訓練所、外交部、新竹地方法院講座,及法務部全國監所教化人員坐禪課程講座。並曾應邀至各扶輪社、萬通銀行、史克美占製藥、企業經理人協進會等各大企業、社團,教授坐禪及壓力管理,備受推崇。

      1996~2002年,洪老師講授佛法高階禪觀課程,內容包含了六十餘種大小乘三昧禪觀,可說是當代最完整深入的佛教禪法大觀。

      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國防部及內政部消防署並以洪老師的放鬆禪法及睡夢禪法,做為救災人員心理輔導教材。

      2003年SARS風暴席捲全球,曾以放鬆禪法幫助台灣的醫護人員抒解壓力。

      現為佛法禪法修證教師及專業作家,對人間未來的發展以及人類身心之昇華有其獨特的體會。







    第一章 密宗殊勝的源流

    密教的形成與因緣趨勢

    寬廣方便的密法

    第二章 密法的發展

    第三章 顯教與密教的異同

    以判教說明顯密異同

    顯密修法的異同

    第四章 密教根本心要經典

    密教經典的分類法

    中期(中國)密教重要經典

    後期(西藏)密教重要經典

    結語

    附錄






      密法在人間的流傳,如同黑夜中秘密的燈明,導引著眾生走向究竟的正覺;佛陀就像虛空中,冉冉升起的明月,普照著大地;而歷代的菩薩祖師,就像天空中的明星,或大地上的燈光一般,讓我們在生死的漫漫長夜中,得到溫暖的慰藉,讓我們在迷妄的路途當中,得到正覺的指引。

      密法從原始佛教開始,就在佛教中開展,而在大乘佛法發展到最高峰之後,接續成為佛教的主流,並不斷的發展,從雜密、獨部密法、胎藏、金剛界及無上瑜伽等秘密佛法。在時空因緣的流續中,密法不斷開展出高峰。

      而這些密法也在祖師大德的熱情弘傳,從印度流傳到中國、東南亞及後起的西藏。雖然現在在東南亞地區,如錫蘭、緬甸、柬埔寨、印尼等國,已經沒有早期密教的弘揚,但是從許許多多的遺蹟,都可以觀察到當年密法弘傳的興盛景像。

      密法從印度開展而出,在唐朝時經由開元三大士,傳揚到中國,而開出金胎兩部大法,並東傳至日本而衍生東密及台密。而後期的密法,則流傳至西藏,成為當今無上瑜伽密教的主流。這兩支密法在當代依然繼續的澎渤發展,成為現代密法的主體。現今,想要圓攝這一期密法的行者,應當全體觀察這些密法大流的因緣及其內義。

      為了讓大眾能夠迅疾體悟並掌握密法,本書將密法的發展因緣、修證體柔、密續經教等,做成完整的介紹,希望有緣者能依此,而深入密法的大海,並得證圓滿的悉地成就。

      所以本書中除了將密法形成的因緣,發展及修證體系,做了說明之外,更期望透過介紹各部及各派的經續,讓大家深刻體悟到密法內在傳承的密意。畢竟只有在正確的密法見地當中,才能完整的傳承密法。也只有無上的正見,才能圓滿無上的正覺果德。

      希望此書能幫助大家,圓滿成就無上的密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