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散步美學-宗白華思想新探

散步美學-宗白華思想新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2419
王德勝
台灣商務
2007年12月01日
117.00  元
HK$ 99.45  







* 叢書系列:通識叢書
* 規格:平裝 / 44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通識叢書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欣賞















  中國的美學家宗白華(1897-1986),畢其一生,悠悠然,散步於美學和藝術的林間花徑。宗氏的美學思想是以中國為出發點來探討美的課題。作者就此一特點論述了宗氏的審美本質論、美感論、藝術美論、中西比較美論、詩歌美學論、美學理想和風格等,提出了宗氏獨創的「化景物為情思」的意境說;「錯采鏤金」和「芙蓉出水」兩種美感類型以及「時空合一」的空間意識。並著重宗白華不從抽象哲理,而從藝術實際出發、重視資料發掘、不講虛妄之理的學術風格。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宗白華(1897-1986)的美學思想,影響當代美學至深。是對美的共同理念,1982年的朗潤園宗寓裡,一位年輕的美學研究者與這一位美學大師,共同激發出了對美的曼妙。兩位對美學堅持的老少,少年對長者的孺慕之情,讓長者在不經意間將其畢生對美學研究之精髓傾囊而出,兩相輝映。王德勝的宗白華研究於是深邃精湛;宗白華的美學思想得以完整呈現。

編輯的話

  輕鬆自在、無牽無掛。散步是靈感閃現、精神自由的時刻。也是宗白華美學研究方法的自我寫照。宗白華的美學思想,道道地地的解讀了東方的美學情調,他的「意境」之說,更是靈犀的點出了美和藝術的鑑賞熱情。本書作者為大陸當代傑出的美學研究工作者,現為中國首都師範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從北京大學求學期間,即與宗氏結下了深厚的學術情誼,二人從師承關係至美學的追求,終在此書開花結果,讓宗白華的美學思想得以嚴謹、淋漓的呈現。除了學術情懷,經由宗氏家人的熱情協助,作者並整理了一份完整而無可取代的「宗白華學術年譜」附於書中,提供了寶貴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王德勝,1963 年生於中國上海市。文學博士。

  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美學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學》及《中國美學年鑑》主編。多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教育部重大項目、北京市規劃課題,著有《擴張與危機》、《文化的嬉戲與承諾》、《美學的歷史》、《宗白華評傳》、《當代處境中的美學問題》、《視象與快感》及《美學原理》等,發表論文160餘篇。曾獲中國「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北京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青年優秀美學學術成果獎」及「新時期20年優秀文藝理論論文獎」等。





版自序
中文摘要
導 論 廿世紀中國美學及其研究的幾個問題-宗白華美學的啟示

第一章 宗白華美學的哲學背景

第一節 叔本華、康德的影響
第二節 素樸的唯物論立場
第三節 崇「真」的科學觀

第二章 宗白華的審美本質觀

第一節 美學對象:人生、生活與藝術創造
第二節 美的性質:客觀特性與主體體驗的統一
第三節 美的形式:被賦予自由生命意義的抽象

第三章 宗白華的美感理論

第一節 美感類型:「錯采鏤金」與「芙蓉出水」
第二節 美感發生:「移情」與「靜照」第四章 宗白華的藝術美論

第一節 「藝術貴乎創造」
第二節 意境創造:「化景物為情思」
第三節 藝術空間:節奏化、音樂化的「時空合一體」

第五章 宗白華的中西比較美論

第一節 中西美學形態:生命的活潑與理性的嚴肅
第二節 中西審美空間意識:弛情入幻、追求無窮與無往不復、飲吸無窮
第三節 中西藝術創造理想:模仿自然與氣韻生動

第六章 宗白華的詩歌美學觀及其創作

第一節 詩美的尋訪
第二節 詩美的創造

第七章 宗白華的人生理想及其美學追求

第一節 歌德的啟示
第二節 人生藝術化
第三節 淡泊寧靜的優美靈魂

余 論 宗白華美學的風格
附錄一 宗白華生平及學術年譜
附錄二 論宗白華關於哲學史問題的一般觀念
參考文獻

top

今年,正是宗白華先生誕辰110周年。

  在這樣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候,這本小書能與臺灣的讀者見面,雖屬機緣湊巧,倒也令我別有一番感觸:在我從事美學研究的二十年時間?,雖已陸續出版了十幾本著作、百多篇文章,卻有好幾個「第一」是同「宗白華」聯繫在一起的:第一篇學術處女作、也是我的大學畢業論文,是發表在1984年第四期《文藝研究》上的〈宗白華美學思想初探〉,它也是當時大陸學界第一個專題研究宗白華美學的成果;我的第一本學術著作,是1987年香港新聞出版社的《朱光潛宗白華論》;我寫的第一本人物評傳,是由大陸商務印書館2001年出版的《宗白華評傳》;而第一次在臺灣發行的,則是這本專事討論宗白華思想的《散步美學》。

  感觸之餘,也有幾分欣喜;早在三十一年前,南京鍾山書局1933年出版,宗白華與周輔成合作編輯並被當時學界譽為「國人介紹歌德最大最光榮的成就」的歌德研究文集《歌德之認識》,就曾在臺灣重排出版。及至1981年,宗先生名著《美學的散步》,由洪範書店在臺灣正式刊行。今天,在臺灣讀者對「宗白華」這個名字已不陌生的時候,這本小書又得以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在此地印行,藉使宗先生的思想獲得更多讀者認識與響應,至少,對於我來說,實在是有一種特殊的意味,不為別的,只因為心?那份永遠的記憶:

「那是一段叫人如何能夠忘懷的時光!

  從大學二年級起,因為與幾位外系同學共同創辦學術社團『學海社』的緣故,我開始了與宗白華先生長達兩年多時間的接觸與交往。記得『學海社』初創,同學們在一起商量聘請校內外知名學者擔任社團的『學術顧問』,我提議請哲學系的宗白華先生,得到大家一致同意。1982年冬的一天,我們第一次來到郎潤園宗先生的寓所。宗先生正坐在門前的平臺上,手捧一冊《浪詩話》,直襟長褂,風範儒雅。待進入屋?,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那擺在書案上『低眉瞑目,秀美慈祥』的唐雕佛頭。那天,宗先生不僅欣然答應了擔任『學海社』的顧問,還熱情地同我們談美學,談藝術,談中國文化,談怎樣做有真價值的學問……言語間流露出許多的鼓勵和期待。幾天以後,我在宗先生那?拿到了他特意為『學海社』所寫的題詞:『泛舟學海,孰為指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因宗先生手顫,落在十六開白紙上的字跡稍稍有些斜,然意味深長,殷殷之情無限。我們把宗先生的題詞刊在了『學海社』社刊《學海》創刊號上,大家為之鼓舞。

  自那以後,我便時常有事無事地往宗先生那?跑。或是在他的書房?聆聽美的教益,或是一起在未名湖邊散步、閒談,於樹影湖光間留連賞玩。在這位爽朗、健談、和藹的前輩面前,我很少有那種如謁嚴師的緊張與拘謹。這期間,宗先生曾同我有一次很長的談話,講到研究中國美學史要注意對實物的考察,尤其要重視考古文物,講到研究中國文化不能忘記同西方進行比較,要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講到做學問應該走自己的路,不要走人後塵,只要多嘗試就一定會有所得。至今,他那句深情的話仍記在我的腦海?:『未來的美學研究是你們的,未來的一切科學研究都是你們的。堅持走下去吧!』後來,我把這次談話內容整理了出來,經宗先生審閱並親自定了題目,發表在《學海》第二期和《北大校刊》1983年11月23日的學術專版『紅樓』上。這也就是現在收入《宗白華全集》?的那篇〈漫談中國美學史研究〉。

  1983年冬,『學海社』成立一周年之際,我專門到宗先生那?,想請他出席慶祝會。奈因當時宗先生身體不好,無法親往參加活動。但他仍當即提筆寫下,『學海忽已一載,望來年更能以爭鳴活躍北大學術空氣』的祝詞,表達了對青年後學的期望。

   19874年6月。畢業前夕,我又一次來到朗潤園的宗寓。當得知我要回上海時,宗先生顯得頗有些動情,悠悠的,又一次對我暢談起自己二○年代在上海的生活:少年中國學會、《學燈》、郭沫若的詩、『大世界』?熱鬧的氣氛和藝人的演出……興奮中,夾了那麼一絲淡淡的感傷。在我那本自製的畢業紀念冊上,宗先生以深情的筆調,寫下了『勿忘北京四年,德勝同學』。

「無以淡忘的記憶。難以忘情的歲月。」

  上面的這段文字,轉引自我在大陸商務印書館版《宗白華評傳》「後記」中的記述。這?特地摘抄下來,以向臺灣讀者表白我的心緒,同時也是想說明,與宗先生的學術緣分,其實系於我自己內心深處對於他的精神人格的感動、思想學問的服膺。即如我在一份「學術自述」?所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朱光潛、宗白華兩位在精神上完成了對我的美學啟蒙:朱先生的《西方美史》和《談美書簡》,是我最早讀到的美學書籍,它把我引入光彩斑斕的美學聖殿,心儀於那一片充滿生命誘惑而又神秘深邃的審美世界,從中感悟人與自然的偉大創造;宗先生在《美學散步》中的那種雋永超逸的思想體悟、博大深厚的生命關懷,及其空靈出塵的人格智慧魅力,則深深感動了我對『美』的追躡之心,啟迪了我對審美人生的不悔探尋」。確乎此!許多年來,緣於這份永遠的記憶和精神的導引,我在「美學」這一學問堂奧?樂而不疲,且一直把探尋由宗白華等一輩現代思想大師所構築的現代中國美學學術歷史,作為自己的研究領域。這,不能不說是因了宗白華先生的緣故。

  也因此,當年在山東大學曾繁仁教授門下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再一次把「宗白華美學」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完成了博士論文《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的寫作。現在的這本小書,就是在這篇博士論文基礎上,經修改、增刪而完成的。其所欲嘗試的,是把宗先美學思想置於整個廿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中,放在對現代中國美學理論建構的整體認識之上,作一番認真的審視,以呈現宗白華美學深邃的學理精神和歷史價值。當然,較之宗先生學問的深刻、思想的精妙,我在這?的思考和討論,仍是相當膚淺的。

  本書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此次臺灣商務印書館重新印行,除刪去了原版中「英文摘要」及「附錄」之三、四、五以外,其他均未作改動。

  藉著這本小書在臺灣出版的機會,我要謝謝曾繁仁教授。由於先生的悉心指導,我不僅提前一年完成了博士階段的學習,且論文獲得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榮譽。

  謝謝大陸美學界、文藝理論界諸多前輩、專家的厚愛。本書的前期研究工作,曾得到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汝信先生的熱情肯定。其他還有聶振斌、陸貴山、胡經之、童慶炳、杜書瀛、陳傳才、夏之放、朱立元、梁一儒、滕咸惠諸先生。

  謝謝陳智英女士。她不僅是本書大陸版的責任編輯,也是我在學問旅途上的一位良友。

謝謝臺灣商務印書館,讓這本小書跟臺灣的讀者見面。
祈望臺灣讀者能夠喜歡它。
謹以此書紀念宗白華先生誕生110周年。

王德勝 2007年10月識於北京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