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兒戲

兒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1964
子玉
遠流
2007年12月16日
117.00  元
HK$ 99.45  







* 規格:平裝 / 41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小說 > 懸疑/推理小說 > 歐美懸疑/推理小說









  貴朵琳.洛馬斯的兒子在二次大戰期間失去蹤影,而她一直不肯接受兒子已死的事實。她的信念,在立下遺囑時依舊不肯妥協,仍將家族財富留給她心愛的兒子,只是在但書註明著:倘若在二○一五年之前未能尋獲她的兒子,財產則平分給三個民間社團。

  不久,她撒手塵寰人,同時在家族中投下一顆炸彈。得知遺囑的內容之後,希望落空的親屬各懷鬼胎的聚集在墓園送終。不料,一個身穿義大利西裝的中年男子卻冒出來攪局,跪在墳前大哭「媽媽!」

  於是故事展開,三個應可繼承遺產的機構、想分一杯?的親屬,以及律師等各路人馬大顯神通,上演一場錯綜複雜、爾虞我詐戲碼,然而一場宛如兒戲的爭奪,卻一步步籠罩上死亡的陰影……

作者簡介

雷金納.希爾(Reginald Hill,1936 ~ )

  英國媒體讚譽為「英國在世最優秀的犯罪作家」。牛津大學聖凱薩琳學院畢業,之後任職教育界。一九八一年起專職寫作,著名之最具反差性格卻最有默契的「狄埃爾&巴仕可」警探系列,於焉登場。這套以英國約克夏為故事場景的系列作品,至今已創作二十餘部,聲勢至今不墜,此成就也使作者成為推理文壇重鎮。

  希爾的小說中時常展其深厚的文學功力及周密的佈局思考,角色塑造鮮明生動,對白機智風趣,擅長描繪人性的恐懼與失落,在營造緊張氣氛上則熟練而有節奏;故事結構往往多線交錯,卻時時點綴從未失手的幽默氛圍,然而謎團的設計合情入理,予人相當真實的感受。

  除了「狄埃爾&巴仕可」警探系列,希爾也創作包括歷史、間諜、軍事、驚悚等等題材的小說,是個具有實驗精神的作家。

  一生得獎無數,一九九五年獲頒歐美推理小說界最高殊榮「鑽石匕首獎」,堪稱當代最受歡迎的重量級推理大師。

譯者簡介

子玉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譯作包括《生命戰士的智慧秘笈》、《暗世主德克》、《駭客大騙局》 、《黑街駭客》、《轉業聖經》等。



導讀
故事總在葬禮後開始
-談雷金納.希爾的《兒戲》
既晴

  一般人對英國推理的瞭解,多半離不開創造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的亞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或赫丘勒.白羅(Hercule Poriot)的母親「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確實,若以維多利亞王朝以及大英帝國的歷史榮光之象徵,或是「虛構偵探人物的死亡」所能引起的軒然大波來評價,這兩位作家的指標代表性,可說是無人能出其右,當之無愧。

  見多識廣一點的推理迷,或還可以屈指數出G.K.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理查.奧斯汀.傅里曼(Richard Austin Freeman)或桃樂絲.榭爾絲(Dorothy Sayers)、約瑟芬.鐵伊(Josephine Tey)、米涅.渥特絲(Minette Walters)等人。

  然而,在走火入魔的推理迷之間,口耳相傳、仰慕已久的英國名家裡,其中最令人期待作品大量引進台灣的,莫過於一九七○年代期間出道的「古典推理之三大巨匠」了。

  一位是擅長處理歷史題材、重視詭計趣味的彼得.拉佛西(Peter Lovesey)。代表作有《冒牌警探狄友》(The False Inspector Dew,1982)與《Bloodhounds》(1996)等。

  一位是強調解謎過程、偏愛多重逆轉情節的柯林.德克斯特(Colin Dexter)。代表作有《最後的衣著》(Last Seen Wearing,1976)與《The Dead of Jericho》(1981)等。

  還有一位,正是撰寫本書《兒戲》(Child’s Play,1987)的雷金納.希爾(Reginald Hill)。

  這三位作家,之所以被稱為「古典推理之三大巨匠」,並不光是指陳他們繼承了英國推理崇尚智能、理性至上的典範精神,而更是在讚譽他們在保有美好傳統以外,還能精益求精,加入更多新穎的戲劇效果,緊緊跟隨著時代的脈動,不斷自我改造,無懼於美國的冷硬革命、法國的暗黑浪潮大舉壓境,繼續在 推理文學版圖佔有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從這三位作家的作品在歐美各國屢屢獲獎的耀眼紀錄來看,的確無人可以否認,英國推理的古典況味已經在他們的筆下脫胎換骨,再次發揚光大。

  不過,雖然與其他兩位作家同屬英國古典推理的領旗者,但在希爾的作品中,更為顯著的風格則是謎團的佈局設計、人物的縱深刻畫,以及豐沛的文字操縱技巧。

  希爾總是在一部作品中,設置多個路線不同的謎團,讓它們同步進行,呈現出警察辦案工作中緊湊、複雜的實況。這些看似渺不相干、類型有異的案件,有些確實會獨立發展,化為引人入勝的驚奇插曲;有些則會隨著偵查的腳步漸漸地盤根錯節起來,甚至峰迴路轉,在最後出現意外的接點,集結成龐大的謎團,並且一口氣在結尾痛快淋漓地全數破解,將劇情推升到最高潮。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黃國華
/ 台灣台北
2010.02.02看黃國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情節簡介:貴朵琳.洛馬斯的兒子在二次大戰期間失去蹤影,而她一直不肯接受兒子已死的事實。她的信念,在立下遺囑時依舊不肯妥協,仍將家族財富留給她心愛的兒子,只是在但書註明著:倘若在二○一五年之前未能尋獲她的兒子,財產則平分給三個民間社團。
  不久,她撒手塵寰人,同時在家族中投下一顆炸彈。得知遺囑的內容之後,希望落空的親屬各懷鬼胎的聚集在墓園送終。不料,一個身穿義大利西裝的中年男子卻冒出來攪局,跪在墳前大哭「媽媽!」
  於是故事展開,三個應可繼承遺產的機構、想分一杯?的親屬,以及律師等各路人馬大顯神通,上演一場錯綜複雜、爾虞我詐戲碼,然而一場宛如兒戲的爭奪,卻一步步籠罩上死亡的陰影……。


這本「兒戲」是我第一次閱讀所謂「古典英式冷硬派」的警探推理小說,按照台灣偵探書評家既晴為本書所作之推薦序文中可以得知,雷金納.希爾稱得上是古典推理界的大師級作家,既然是古典派別的作品,自然就會想起「哥德式小說」(The Gothic Romance)之流的文風,歌德派小說往往有鬼影幢幢的華麗巨宅、有隱藏橫跨數世代的秘密、有糾纏難解的謎題、以及精神病患、心靈脆弱的女主角等等都是這類小說常見的元素,只不過本書換的只是神秘的古老豪宅,忱帎於喪子之痛而無法自拔的老富婆和身世怪異的老管家。

除了營造古典的歌德詭異風格之外,書上眾多角色之間英式幽默與尖酸刻薄的對話也是閱讀樂趣之一,各方人馬覬覦龐大遺產的情節本來就是眾多創作的常見來源,本書不免俗地讓各方人馬捲入,且不斷地有人死亡,作者成功地營造出複雜的謎團氣氛,也成功地描寫出人物間各懷鬼胎、活靈活現的互動。

不過本書的角色略顯偏多,且作者一開始便讓整個家族人士與遺產受益相關的關係人一古腦地全部登場,讓讀者產生些許閱讀上的障礙;但所幸,作者沒有讓故事過於複雜,還穿插了同性戀警察出櫃的心路歷程,所以在故事的安排上尚稱中規中矩,而故事到了後半段便開始加溫,用快轉的速度一一掀開真相,只是真相完全和故事前半段所設定的主題完全不一,作者成功地擱置「讀者早已經知道的真相」,急轉直下地去開展那些藏在眾多伏筆當中的故事。

當然到了最後,相關的故事真相大白,整個故事就有如書名「兒戲」,該失望的終究還是得失望,至於家族中相關的靈魂有沒有得到救贖,那就不重要了。
至於這本書適合哪些讀者閱讀呢?我認為是那些喜歡英國風格的,讀膩了日式本格推理想要回歸推理原點的讀者,喜歡諷刺對話與醜陋人性的讀者,應該都可以一試,不過,當讀者進入閱讀時請自行畫好人物之間的親屬或關係圖表,這樣會比較快進入閱讀狀況。





其 他 著 作
1. 藍色警戒區
2. 第三祕密
3. 不眠的紅月
4. 憂鬱病,就是這樣--一個憂鬱病患者的自白
5. 血河變奏
6. 這一年,我只說YES!
7. 遊民法官推理系列03-擺渡人
8. 失憶幽魂莎莉
9. 馴魔幻遊記
10. 沼澤傳說-三大冥神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