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換一種眼光看美

換一種眼光看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416858
鄧伯宸
立緒
2009年8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藝術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世紀叢書•藝術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欣賞









  這本書原書名是【美的濫用】,很遺憾的是,讀者似乎並沒有發現它。但我們很想讓讀者了解它的價值,我們替他重新取一個書名【換一種眼光看美】。

  審美不只是藝術家的事情,是一種社會生活,一般人每天都被他影響著的生活方式。
  它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視覺領域裡,除了電影電視之外的各種生活層面,在吃穿用品等各種時尚之中。
  這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美的問題,從上世紀以來即在美學的觀念上發生了重大的革命。

  這本書所講的就是今天已經深深介入我們生活的前衛藝術,為甚麼它離我們所認識的美哪麼遠。我們周邊的商品各種視覺形象,它們到底象徵著甚麼?表現著什麼? 什麼才是藝術與美之間合理的關係?

  這本書解答了我們對當代藝術的迷惑。

  好的藝術未必美
  Good art may not be beautiful

  一個世紀之前,美被視為藝術的最高標的,甚至是藝術造詣的同義語,幾乎是一致公認的事。然而,時至今日,美之為物卻成了一種美學的罪惡,作品只要稍有追求美的嫌疑,藝術家就會成為評論家交相撻伐的對象。

  然而,在過去幾年當中,卻有一些藝術家、評論家與權威人士站了出來,開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美。討論的結果經常莫衷一是,在藝術權威人士的眼裡,有時候把美看成是藝術家對其本然角色的背叛,有的時候,卻又想方設法要在明顯怪異與噁心的作品中去尋找美。

  本書為美國當代哲學家兼藝評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繼《在藝術終結之後》(After he End of Art﹞又一部有關現代藝術與審美的力作,在本書中他說明了反美革命的濫觴,以及現代主義的前衛是如何將美給拉下寶座的。按照丹托的說法,否定美之於藝術是必要的,現代主義者可說是言之成理,但是,他也強調,美之於人類的生活乃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必要從藝術中予以全盤排除。

  在本書中,丹托延續這種反傳統藝術、反傳統美學的觀念,進一步針對「什麼是藝術」這個問題提出新的挑戰:「好的藝術未必美」﹝Good art may not be beautiful﹞。他認為,某些東西可以不美卻可以是好的藝術,這項發現乃是二十世紀藝術哲學的偉大觀念啟蒙。

  任何人想要深刻瞭解現代甚至後現代藝術,丹托在這本書中提供了一條有別於傳統的道路。愛藝術就要先瞭解藝術。此書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亞瑟.丹托﹝Arthur Danto﹞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約翰生研究(Johnsonian)榮譽哲學教授,同時也是《國家雜誌》(The Nation)的藝術評論家,著作等身,已出版的書包含《哲學家尼采》(Nietzsche as Philosopher)、《超越布瑞洛盒》(Beyond the Brillo Box)、《未來的瑪丹娜》(The Madonna of the Future),以及《藝術終結之後》(After the End of Art)等書。

譯者簡介

鄧伯宸

  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曾翻譯多本英文著作,包括《影子大地》、《族群》、《環保致富》、《邱吉爾的黑狗》、《生活之道》、《黑暗時代群像》、《舊歐洲、新歐洲、核心歐洲》(以上皆由立緒文化出版)。《環保致富》(原書名:綠色全球宣言)曾獲國立編譯館94年度「獎勵人權教育出版品」獎勵。





* 讀者評鑑等級:

1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mi_blue_k
/ 台灣台北
2008.04.25看mi_blue_k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1顆星
關於美這個定義
藝評家兼哲學家丹托在這本書有很獨特的趨勢觀點
延續他所述在藝術終結之後的核心敘述理論
但這本譯作卻有很大的一個缺失
翻開書中的前幾頁
語意不順是否要確保原著文本的字義暫且不論
譯者的學養明顯不足
首先在第十七頁所述
藝術哲學的立場類似心靈哲學與意義哲學的內在主義 
意義哲學應該翻成意識哲學
內在主義應該照文本語意應為本質主義
接著在第十八頁布勒哲爾的英譯Pieter Breugel 應為Pieter Bruegel
1530-1569應為十六世紀畫家 譯本聲稱為十七世紀畫家
不曉得是出版社校對有問題還是譯者常識不足
建議出版社將此書收回校對與重譯 以免造成中西方文化的誤導
譯者的挑選須更加嚴謹 
不應只是懂英文就好 

謹致 
 在買本書前 需對此書的相關名詞與語意帶有保留 以免誤解了原作者的意思





其 他 著 作
1.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 How God Changes Your Brain: breakthrough findings from a leading neuroscientist
2. 德蕾莎修女教我的事:發現自己的加爾各答
3. 虛無.中性. 男子氣概
4. 生活之道(普及版)
5. 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
6. 寫給青年演員們-以及熱愛表演藝術的你和我
7. 孤獨的聆賞者:音樂、腦、身體
8. 有求必應:22個吸引力法則
9. 恐懼
10. 舊歐洲 新歐洲 核心歐洲
11. 黑暗時代群像
12. (二手書) 邱吉爾的黑狗:憂鬱症與人類心靈的其他現象
13. 綠色全球宣言:讓經濟回到升斗小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