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撒下好命的種子:寫給年輕人的祝福(附CD)

撒下好命的種子:寫給年輕人的祝福(附C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32383
證嚴法師
圓神
2008年3月31日
103.00  元
HK$ 87.55  







* 叢書系列:圓神文叢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圓神文叢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好命的孩子是福報,青春歲月不留白!
證嚴法師首度寫給年輕人的 12 堂好命祝福。
希望大家都懂得惜福、造福,共創大愛!

★ 隨書超值典藏→證嚴法師送給年輕人的「慈濟弟子規」CD

★證嚴法師期許:每個年輕人都可以成為好命的孩子,一起散播大愛!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在尋找自我時迷失了自己,他們感到憤怒時就訴諸暴力;遇到是非而覺得不快樂時可能開始吸毒;覺得被誤解、生命沒有出口時,甚至可能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們不禁要問:我們可以為這些孩子做什麼?

  證嚴法師有感於時下年輕人的生命困惑,父母師長也不一定能找對方法,幫得上孩子的忙,決定透過 12 堂好命智慧課,包括:爭時間、重孝順、顧好心、美人文、入慈濟、做志工、說母語、善人生、明情緒、不吸毒、絕非行、顯佛法,來為迷途的孩子加持祝福。

  希望透過 12 個不同面向的開導啟示,從個人的小愛,拓展到為他人付出服務的大愛,讓年輕人對生命課題不再無所適從,能盡快找到人生的方向,讓生活更有定見,更能夠肯定自我的價值,活出好命的人生,也撒下大愛的種子!

  ◎特別企畫:每篇文章最後的「小撇步」提醒,正有如「靜思語」般,值得省思並深獲啟示。

◆證嚴法師寫給年輕人的12堂課
第 1 堂◎爭時間→不思前、不想後。
第 2 堂◎重孝順→成為父母的希望。
第 3 堂◎顧好心→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第 4 堂◎美人文→心中常有一句好話。
第 5 堂◎入慈濟→慈是教富,濟是濟貧。
第 6 堂◎做志工→身體力行的一種生活教育。
第 7 堂◎說母語→多一種語言,多一分方便。
第 8 堂◎善人生→懷抱感恩心,付出無所求。
第 9 堂◎明情緒→調理自己的習氣。
第 10 堂◎不吸毒→去除壞習氣,養成好習慣。
第 11 堂◎絕非行→犯了錯要及時回頭。
第 12 堂◎顯佛法→福慧雙修,利他第一。

本書特色

  1. 證嚴法師首度為年輕人量身訂做、第一本配上插畫家繪製的現代水墨精美圖文書。

  2. 法師殷切希望現代年輕人都能具備的12堂處世智慧。

  3. 從個人的小愛開始學習,拓展到為他人付出服務的大愛。由各種角度循循善誘切入,為年輕一輩建立良好的人生價值。

  4. 每篇附有一個「小撇步」,可迅速掌握重點,並做為實踐的準則。

  5. 以一般讀者為主,沒有宗教設限。

  6. 隨書附贈電台主持人美音發聲,專為年輕人設計的「慈濟弟子規」 CD一片。

作者簡介

證嚴法師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台灣省台中縣清水鎮。
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奉持不懈。
一九六六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一九九一年──獲菲律賓麥格塞塞獎。
二○○一年──獲頒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二○○二年──獲頒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學名譽博士學位。
二○○三年──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
二○○四年 ──獲頒加州美國亞裔聯盟亞美人道關懷獎。
二○○七年──獲頒日本庭野和平獎。

  慈濟世界在法師慈悲呵護下,數十年來,一步一步的堅實茁壯,發展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以及國際賑災、環保、社區志工、骨髓捐贈八大腳印,透過親手拔除眾生的苦痛,以善與大愛膚慰人間。



自序 運轉幸福人生

1 爭時間
不思前,不想後;過去是雜念,未來是妄想。
當下這秒鐘、這一刻,
期待人人都能踏實的度過。
一出生就是七十歲
因為昨天,今天才能延續
不思前、不想後的人生
分秒即永恆
珍惜三間: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一生唯一的目標

2 重孝順
孝道不只是在物質上滿足父母,
更要讓父母親的心靈自我提昇。
期許大家都能成為父母的希望、社會的希望。
培養一顆柔軟心
得了「缺愛症」,怎麼辦?
家裡的上人
什麼是孝?

3 顧好心
心若顧好了,身體就不會做錯事,嘴巴就不會說錯話。
一個人不說錯話也不做錯事,
就是一個能自愛的人。
愛心──愛好自己的心
人生不脫軌
你是聰明還是智慧?
發揮「奈米良能」
真正的靜
十四歲的死刑犯
一個沉迷網路的女孩
如何去除占有心?
走過貧窮路

4 美人文
每一位青少年都應該發一個願──
「我要解決社會問題,
不要製造問題。」
不要掉入「商業陷阱」
問題終結者
做個好命的孩子
心中常有一句好話
我做到了耶!
甜蜜的回憶

5 入慈濟
大家做志工付出的同時,應會自我反省──
既然都能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了,
為什麼不能愛周遭的人呢?
一日三說慈濟
慈濟=教富+濟貧
二十年的恨與怨
佛教新血輪
宇宙人生大學
點亮無盡心燈

6 做志工
佛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與日常生活不分離的教育。
要將很深的學問,化成生活教育。
做志工,就是在身體力行佛教。
做志工體會人生
用眼睛「聽」,用耳朵「看」
珍惜生命
給的傲慢V.S.學的謙卑
洗澡隊
洗慈濟頭
大林囝仔仙

7 說母語
台灣各族群都有自己的語言,
台灣人應該要會說自己的母語。
人人都說母語,台灣文化的根才會堅固。
勇敢開口說母語
為什麼要說母語?
孝、敬、愛老人的方法
多一種語言,多一分方便

8 善人生
做為一個人,怎樣才是幸福?
懂得為人群付出的人最幸福,
懂得懷抱感恩心且付出無所求的人更是幸福。
不做草莓做鐵珠
打開幸福門
眾生與人生
網咖V.S.捐髓
愛的力量最大

9 明情緒
人心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好心」,
我們要多利用健康的身體及時行善,
好好調理自己的習氣。
惡習氣出現時
感到憤怒時
說話與聽話
要「理直氣和」,勿「理直氣壯」
遇到人我是非時
當心裡太在意時
覺得不快樂時
被誤解時
感到生命沒有出口時

10 不吸毒
為什麼青少年會吸食安非他命?為什麼會吸毒?
這都是源於心理狀態。
如果人人自心淨化,吸毒的問題也就消失了。
家有吸毒兒
戒毒者的自白
販毒者的心理
拒毒,不能少我一人

11 絕非行
錯誤的念頭一起,要趕緊停止,才不會犯下罪行。
若一念差、一步錯,
要往回走的道路就非常辛苦。
防非止惡
自我減壓的方法
用愛祥和社會
偏差人生
莫貪杯中物
拒吸二手菸
將刷卡的手轉來做環保

12 顯佛法
在日常生活中,
行佛所行之行,說佛所說之語,懷佛所懷之心。
若能如此,則瞬息之間所遇的一切,都是佛法的真理。
善盡己能
四攝法
修行速成班
不自輕、不自大
見佛聞法一念間

附錄 慈濟弟子規



運轉幸福人生

人生方向,要自己運轉,不要被人所轉──
能活、能動,又能開心付出,
讓生命每一時刻都充滿意義,
就能運轉出幸福人生!

  現在的年輕人真幸福,但是知不知福呢?常聽到年輕人說壓力大,我十分不解:何謂壓力?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僅僅是一種心理感覺,卻讓人如夢魘般掙脫不了。深究原因,平時沒有依止的方向與目標,心思就會隨著貪念、瞋怒、愚昧而四處亂竄。所以年輕人要學習生命的價值觀,以及正確的人生目標。

  現在社會亂象叢生,猶如模糊而龐大的夢遊世界,讓人失去方向。如何指引年輕人步上正軌?當務之急,人人應淨化己心,回歸清淨的本性。

  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諸如賺大錢、住豪宅、開名車,這些真的是快樂人生嗎?其實生命的真諦是苦多於樂,即使有再好的順境,也會受到磨鍊、遇到挫折,更須接受生命嚴酷的考驗。需明白的是,苦樂唯心造,只有心靈開闊方能創造出生命的燦爛。

  我們要珍愛自己,看到別人走錯路,應引以為鑑;看見別人走出一條成功的道路,就好好的學習,並以感恩心,樂觀接受人生的考驗。若能做到樂觀又善解,珍惜又勇敢,更能感恩又尊重,我想任何人都有無限的潛能。

  青春就是福,千萬不要留白,要慎選人生方向,在人群中發揮年輕人那分美麗的光輝,對世間有貢獻;選擇對了,就要立志、立願去行動。

  年輕人一定要具備「誠正信實」的美德,而且對上一輩即將交付的重責大任,要有承擔的力量。現在的青少年日後會長大,目前的青壯年以後會變老,所以年輕人要有承擔、有傳承。

  對於女孩子,我期待個個都是懿德典範。懿德就是品德,要養成女性品德,從少女時就要規規矩矩受教育,尊師重道、孝順父母。日後不論成為職業婦女或家庭主婦,都要守在崗位上,做出人品典範。如此,不僅能對上承擔,亦能向下傳承這一分美善人文。

  總而言之,去除貪念、拋掉瞋怒,內心自然不愚昧,掃除心靈的陰霾,即能顯現亮麗的本性。期待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向清淨、踏實的人生邁進,發揮燦爛青春的良能。

★一出生就是七十歲

  每次看到年輕人來慈濟醫院擔任志工,就覺得社會的未來充滿希望。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從小就被父母、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物質上不虞匱乏。因此,當青少年朋友來醫院做志工,看到許多人有著欠缺的人生,看到許多人受著風霜雪凍,真實的看到世間苦相後,才能體會到自己的福分有多大,就會更加的惜福。懂得惜福,才知道要造福;知道造福,才能確切發揮人生的使用權。

  這一生有這個人身,儘管它有許多功能,但假使不去使用它,功能也無從發揮,生命還是一樣不斷消耗。日子一天天的逝去,壽命總有完盡的一天,因此佛教徒做晚課時,都會唸到一段經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就是在警惕我們「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人生就像一條魚,人的壽命則像大缸裡的水。但這大缸卻有漏洞,水一滴一滴的流失,如同我們的壽命隨著時間逝去而減少。每過一天,就像魚缸內的水漏掉一部分,直到漏盡。然而,魚在水中游呀游,絲毫不覺水在漏失;就像許多人活在世間,也未察覺一天過去後,壽命便減少了一日一般。

  我常聽年輕朋友說:「我今年十九歲,明年二十歲。」其實這種「多加一歲」的算法是錯的,人生應該要倒算,若有倒算的觀念,就會變得很積極。所以,假如一個人的生命有七十年的話,當他出生時,就是七十歲;過了一年後,只剩六十九歲,如此逐年遞減,就是倒算的人生。

  壽命若是採用逐年增加的算法,往往會產生「今天沒做,明天再來做」的想法。其實,明天做是發揮明天的功能,而不是今天的功能。今天不用它,等於今天的時間白白浪費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發揮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變積極的撇步:對時間採用「遞減法」的倒算方式,就會把握時間,積極做事。

★愛心──愛好自己的心

  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成長、更有成就,因為人間有學不完的學問,最好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每一刻遇到的人與事,就像我們在走路一般,應該注意的是將每一寸的路走好,將每一步的腳步踏穩,要如此,一定要把心照顧好。

  我常說:「修行要具足愛心。」什麼是愛心?就是反觀自性,顧好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假如照顧好,今天就會比昨天更成長,人生會更好,也會更惜福、惜緣,更懂事。

  此外,還要培養「三無的心」──天下無我不愛的人,無我不信任的人,無我不能原諒的人。假如每天都能用「三無的心」去面對人、事、物,即使短時間內還未達到「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的境界,至少已經懂得去愛人。

  懂得去愛別人,別人才會愛我們;能信任別人,別人才會信任我們;知道要原諒別人,別人才會原諒我們。總之,人生的人、事、物都是相對的,自己要先做到,才能影響別人也做到。我們不要一味要求別人,應該盡量要求自己付出。

◎具足愛心的撇步:反觀自性,顧好己心,就是愛好自己的心。

★ 你是聰明還是智慧?

  從前為了興建慈濟醫院,我會到台灣西部的大醫院去訪問,了解醫院運作的種種事項。有時院方的人會對我說:「法師,我們有慈濟畢業的護理人員在這裡工作。」

我就問他們:「慈濟的學生怎麼樣啊?」
他們回答:「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我接著問:「哪裡不一樣?」
他們說:「笑容不一樣,每一位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

  我聽到後,感到很安慰。這表示他們的愛是發自內心,因此無悔無尤的在照顧患者,所以做再多的事,也不會埋怨;與同事相處,也不會計較,臉上常常掛著真誠的笑容。這就是慈濟的學生不一樣的地方,也是慈濟的教育目標。

  一般學校聘請老師來教育學生,是為了讓學生得到常識,教導學生具有謀生的功能;但在慈濟的學校,我們以灌輸學生智慧與發揮人生良能為主。我們以宗教的智慧,來轉變學生學習的常識;我們用佛教徒最誠懇的愛所發揮的良能,來轉動學生的功能。

  那麼,智慧與常識有什麼不同?良能與功能又有什麼差異呢?

  常識是聰明與知識,一般人若只有常識,心裡容易產生計較,而且聰明、常識不一定能利益人群。相信大家都聽過「智慧型犯罪」,我要對大家說,智慧絕對不會犯罪。智慧是佛心,是最高超、最清淨的智慧,所以智慧絕對不會犯錯。因此,不應該說智慧型的犯罪,應該說是「聰明型的犯罪」。

  所謂的「聰明」,稍一偏差,很容易有污染的欲心,有了污染的愛,因此會為了利己而傷人,這就是聰明。慈濟希望能透過教育,讓青少年轉常識的聰明為智慧。智慧是不計較的,智慧是只問付出,有智慧的人懂得志願奉獻人群。

  良能是無悔無尤,知道奉獻人群是他的人生目標;功能則只是為了生活而上班。上班打卡只求能趕上時間就好,下班打卡則是時間一到就爭先恐後,趕緊打了卡就要離開。這種人在學校學得常識,之後為了生活,不得不上班,這只是勉強具備了功能。

  我很希望能將每個人內心的智慧啟發出來,讓人人知道最幸福的人,就是身體健康、有力量能夠付出給人群的人,這才是人生的價值。

◎一定要幸福的撇步:對事不計較,與人不比較,就是幸福的人生。




其 他 著 作